第6章 苏东坡高考:学霸也作弊
- 大宋群星闪耀时(下册)
- 陈望北
- 2671字
- 2024-11-14 17:54:02
1
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
在宋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这是一个大年,因为在这一年,“唐宋八大家”中将有四位正式出场。
这一年还是大宋朝三年一度的高考年——科举。
按照惯例,全国已经中举的学子都需要在本省先进行初试,取得资格后才能入京会试,曰“草试”。
“草试”关系到进京的船票,十年寒窗不就是想一朝金榜题名嘛,所以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从初冬开始,四川成都郊外的官道上那些背着行李匆匆赶路的学子们就没有断过。
作为天府之国,四川自古才星辈出。前朝乡党陈子昂开创的“风雅兴寄”“汉魏风骨”的文风灌注在两川七十二州学子们的心中,凝化在他们的笔端,随着一叶叶北上的扁舟,又散布到全国各地。
想当年大宋初建时,避祸两川的西蜀政权就尚文成风,连当时那个“伪皇帝”孟昶也是享誉天下的文艺青年。
远的不说,就是现在大宋朝文青界的扛把子欧阳修,也出生在四川,这让四川的文人们格外有面子,言必称“醉翁”。
人一多,原本就有些拥挤的成都显得更加热闹。尤其是那条著名的玉林路上,各个酒馆门口的灯笼就不曾熄过,巷子里酒香四溢,人满为患。
这些人里面有两兄弟特别引人注目:他们青袍纶巾,卓尔不群,别人泡酒馆,他们在读书;别人逛勾栏,他们在读书;别人声色犬马,他们还在读书。
这两兄弟中的哥哥今年刚满二十岁,名叫苏轼,弟弟今年十九岁,名叫苏辙。
2
彼时的苏轼和苏辙还不出名,只是万千学子中的一员。
在座的各位举子也还不知道,今年与他们同桌考试的两兄弟在即将到来的大宋高考中将同榜中第,并将光耀整个华夏文坛。
与他们一同中第的还有另外一名稍微年长的学子——曾巩,曾子固。
不过这是后话。
今年四川的草试题有点难。
宋朝那时候的高考,主要分为诗赋和策论两个部分。
诗赋不用说,那是考大家写作水平,有时候发挥好,再符合座师口味,说不定能考出匹黑马,多少有点撞运气的成分。当年的白居易投卷写的是那首“离离原上草”,就一下子赢得了当时主考官的一致肯定,从此一飞冲天。
策论就不同了,这种文章比较难写,那是考大家的读书量和思想深度。一个题目出来,你得首先知道这个题目出自哪里,知道作者当时的语境,然后自己才能发挥一下展开了写。
今年四川考的就是策论题,题目为“策士轻重论”。
出题目的人名叫张方平,此时是益州(成都)的最高行政长官。史载,张方平“颖悟于书,一览不忘”——他读了很多书,后来也坐到了副宰相的位置。
今年这个题目选自唐朝宰相房玄龄的著作《管子注》。房玄龄毕竟是政客,其政声远超文声,所以学子中读他的书的人并不多。
这一下子难倒了大群的考生,也包含苏轼。其实,苏轼读书很多。
传说苏轼苏辙的父亲苏洵对儿子们的要求很严格,为了让他们好好读书特地找人定做了一把铁戒尺,两个孩子学习稍有懈怠就打手心。在如此严厉的教育下,苏轼苏辙两兄弟日夜苦读,甚至不知道院中的榆树什么时候发芽。
当然,这两人读书也比较有特点——不仅读,而且抄。
遇到好的书他们直接把书给抄下来,然后再背。如此一来,两人的书读得是慢了点,但是书法水平却也进步不少。
不过读的书再多,也不可能记得所有的文章。
今天这个题目苏轼就给忘了,史载“轼不得题解”。
苏轼一着急免不了就像其他人一样唉声叹气,看来今年要折在这个草试上,太丢人了。
苏轼一边叹气,一边偷瞄前面正挥毫泼墨的弟弟苏辙,“对案长叹,且目子由(苏辙,字子由)”。
天天同室读书十几年,这点默契还是有的。苏辙回头一看,立即明白哥哥肯定是把这“轻重论”的出处给忘了。于是,苏辙轻咳一声,把毛笔笔头拔下,对着笔管吹了口气。
史曰“子由解意,把笔管一卓,而以口吹之”。
苏东坡何等聪明,立即明白了——《管子注》……
当然,这些事同考场的其他人包括主考官张方平都不知道。
考试后,张方平还很高兴,没想到自己出的题目这么难居然还有人能够写出这么好的文章。于是,他拉着苏洵高兴地说:“你家俩公子不得了啊!今年必能高中。”
3
考过四川“草试”后,苏洵带着儿子们进京参加会试。
当年的主考官就是名动一时的大文豪欧阳修,苏轼苏辙的文风暗合欧阳修“文必法古”的诗文改革运动。
第一场策论考下来,苏轼和弟弟苏辙共同上榜,一时名动京城。接下来就是殿试——皇帝在皇宫亲自出题考试。
这时候,苏轼和苏辙犯了愁。
俩人从小一起读书,一起习文,其写作风格和特点差不多,如果一起写,两个人的文章势必会分个高下。
到时候,孰优孰劣一目了然,皇帝朱笔一挥,差的那个人就考不上了。
于是,两人就去问父亲苏洵。
听完儿子们的介绍,苏洵呵呵一笑,道:“儿子们呢,你们还是太嫩了。老爹有一个方法可以使你们俩人都能中榜。”
曰:“我能使汝皆得之。”
苏轼苏辙两人从小随父学习,知道老爹说有方法,此言肯定不虚,赶紧追问是什么方法。
苏洵这才严肃道:“不管官家出什么题,苏轼文章的观点都持支持的态度予以论证,苏辙的文章持反方观点进行阐述。”
曰:“一和题一骂题可也。”
果不其然,集英殿御试二苏又皆中。
4
就在苏轼苏辙中第后不久,苏母去世,二人随父回四川丁忧。三年期满后,苏轼苏辙二人一同回京参加制科考试。
这回考试的题目是“礼义信足以成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这句话出自古籍《樊迟学稼注》。
樊迟,也叫樊须,是孔子的学生。周朝末期,礼崩乐坏,很多有识之士皆欲救世却苦无良方,即“思救其弊,而导之无术”。此时,樊迟认为要救世就要让老百姓吃饱喝足。怎么才能让大家吃饱喝足呢?首先就得让他们学会种粮食和蔬菜。所以,别人拜孔子为师都是学习经史子集这些,而樊迟却“请学为稼,又欲为圃”——先学种庄稼,后又要学种菜。
孔子也很无奈,说了一句话:“小人哉,樊须也。”意思是,樊迟这孩子头被门挤了,又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所以,《樊迟学稼注》中才有了这句“礼义信足以成德,安用稼哉?”意思是,那些所谓的政治家们守规矩讲诚信就是对百姓最大的好处了,学什么种地啊!
苏轼对这段典故很熟悉,所以运笔如神,很快写就。
不经意间,他抬头一看,弟弟苏辙一个字没写正发愁呢。看来苏辙是把这句话的出处给忘了!
于是,苏轼不动声色,胳膊肘一拐,书桌上的砚台应声落地,墨汁洒了一地。
还没等监考官过来,苏轼大声对旁边的服务人员吆喝道:“快给我送砚台和墨汁来!”
曰“厉声索砚水”。
你想想参加殿试监考的人都是皇帝身边的服务人员,连公侯将相见了他们都得客客气气的,哪里见过一个穷考生颐指气使地对自己说话,所以他们都没理会苏轼——你爱写不写,考不上活该!
苏轼一看他们不理自己,只好气鼓鼓地交卷了。当他走过苏辙身边时,骂道:“这帮小人!”
苏辙一听,立即意会——“小人哉,樊须也”,此题出自《樊迟学稼注》!
这场考试,苏轼苏辙两兄弟又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