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能改变人生吗?

1 重新审视中年之后的生活方式

我们都说中年是人生的转折点,那是因为这个时期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随着我们步入中年期,体力和精力逐渐衰竭,很难再像年轻时那样活动。我们的心里也会萌生不再年轻的意识,对衰老和死亡感到不安,就好像在数着日子生活一样。

在日本承诺终身雇佣制的社会,随着经济的低迷,我们逐渐变得无法保障退休后安定的生活。即使在工作中也能看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终点,有的人因为思考“这真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吗”,而陷入烦恼,孩子长大成人,母亲想要探索自己新的人生也是发生在这个时期。再比如照顾父母,更年期综合征等,也会产生新的问题。

内心因为这样的变化而产生冲突,从而导致精神上的危机状态。如何克服中年危机这个时期,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建立新的自我。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P110)非常重视中年之后的人生。他认为人们要过上幸福的人生就要将意识上的自我和潜意识下的本我统一起来。他把这个过程叫作个性化,也就是自我成长

中年期的问题也可以看作是发现另一个自己,并由此迈向新的人生,谋求自我实现的契机。心理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促进作用,并找到了解决之道。

必备知识点

创造之病

瑞士精神科医生亨利·艾伦伯格(Henri Ellenberger)发现取得天才般创造性成就的人,在中年期经历了严重的神经症状之后,才能真正发挥出伟大的创造力,并称之为创造之病

实际上,弗洛伊德(▶P98)长年受到神经症的困扰,荣格也在中年期之后因为与弗洛伊德断绝关系,内心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经历了内心几乎处于崩溃的危机。最终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荣格也将自己的心理学进一步深化后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将其发展。

人生的午后

这是荣格的名言。阳光和影子的方向从正午开始发生变化,因此以正午为界将人生分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40岁称为人生的正午,40岁后的中年期称为人生的午后。与青春期(▶P142)相反,这个时期称为思秋期,我们从关注人际关系等外在世界,将目光转移到更关心内在的自我。

由于现在比当时荣格活跃的20世纪前半叶人类的平均寿命升高了,所以现在的正午是45~50岁。

人到中年产生的各种不安

针对35~59岁的1084名男女调查“如何度过我的老年生活”,调查结果如下。

对老年生活感到不安?

如何打消老年后的不安?

(接下来的顺序)提供适当建议的生活顾问6%,土地、不动产5%,其他0.6%

日刊工业新闻网络研究(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