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解局!赵佶:吾儿甚是聪颖,随吾(大章)

在入内内侍省都知杨戬走出郓王府大门的那一刻。

赵楷拒旨,不愿成为文曲使的消息,便如一群脱缰的野马,奔向不同去处。

首先得到消息的。

是正在上清宝箓宫静室内打坐的林灵素。

林灵素听到一旁大弟子张如晦说完,眼中满是不理解。

“什么?郓王拒接官家手诏?”

“老夫到底是哪里招惹了这个恃宠而骄的郓王,竟让他为了与我对着干,不惜冒着失宠的风险!”

林灵素想不明白,怎么都想不通,赵楷为何会如此针对他。

他不过就是想好好传道。

若郓王有意与他交好,他绝对会帮扶前者。

但是——

近半年来,郓王处处都在与他作对。

扇他弟子耳光,将咒骂道家的老书生石望坡留在府内,在明堂大飨时抢道,在上元节夜重惩打架的道士……

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表明着郓王非常厌恶他。

一旁,张如晦道:“师尊,郓王拒旨之举,不是与您对着干,而是与官家对着干,官家最爱脸面,他授予道官之职,就连蔡太师都不敢拒,郓王拒之,官家必会严惩!”

林灵素点了点头,喃喃道:“他若真想将本尊拉下去,本尊当下还真不惧他,一个不能参政的亲王而已,十年之内,成不了什么气候!”

……

东宫太子府。

赵桓听到赵楷拒旨的消息,先是一愣,然后看向耿南仲。

“他不会在玩类似‘三辞三让’的把戏吧?”

耿南仲摇了摇头。

“不会。他若是假装谦逊,不会直接拒官家手诏,而是接旨后再假意请辞,恳请官家收回成命!”

“哈哈……这个老三,他是真的很厌恶林灵素啊!”赵桓一脸开心。

耿南仲也是笑着道:“这次,郓王惹得乃是大祸,他再受宠,直接拒官家手诏,也是大错,官家必惩之。”

“郓王府的属臣们真是没脑子,竟然准许郓王做出此等傻事,看来都是日常嚣张惯了,以为受宠便可肆无忌惮……”

赵桓摸了摸鼻尖,嘴角上翘。

“都说老三聪慧,其实不过就是耍小聪明而已,其不如吾,远不如吾也!”

这一刻,太子赵桓的自信心爆棚。

与此同时。

当赵佶得知赵楷拒旨之后,勃然大怒。

自政和以来,还未曾有人敢拒接他册封道官的旨意。

“待这个逆子过来,朕倒要听一听,他到底想要做什么?竟与朕对着干,如此驳朕的脸面,看来是朕对他太好了!”

杨戬听到“逆子”二字,不由得吓一跳。

这是赵佶首次将这两个字用到赵楷的身上,他心中忐忑,喃喃道:“是……是我站错队了?”

……

很快。

此事也传到了朝堂诸相公的耳中。

他们也都意外,没想到赵楷竟然敢拒旨,还是拒这种“厚赏之旨”。

这次。

已不是任性妄为,而是有些大逆不道了。

……

近午时。

赵楷写完一份五百余字的《谢恩书》后,来到了禁中。

他没有立即入禁中请罪,而是先写一份《谢恩书》,乃是因这份《谢恩书》非常重要。

其是赵楷转危为安,化被动为主动的利器。

此刻。

入内内侍省都知杨戬已经在垂拱殿前等他。

赵楷大步走到杨戬面前,高声道:“杨都知,请将此份《谢恩书》呈递官家,待官家看过后,我恳请御前入对。”

御前入对。

乃是士大夫回答官家问题时的说法,基本都是讨论政事。

相当于君臣面对面言政。

赵楷本不应用这个词,但放在当下这个情景里。

赵楷之意是:他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汇禀官家。

杨戬点了点头,快步走入禁中。

……

片刻后。

一个小黄门引领着赵楷来到垂拱殿内。

“儿臣参见爹爹!”赵楷躬身拱手。

赵佶瞥了赵楷一眼,将赵楷的《谢恩书》重重摔在御案上。

“这就是你的理由?”

赵楷在《谢恩书》上表达了两项内容。

第一项,谢恩,谢赵佶封赐他为文曲使,他甚是感激。

第二项,拒绝,言他拒任文曲使的理由。

赵楷拒任文曲使的理由有三。

其一,年轻,无文名,领文曲使之名,实在有愧。

赵楷称他才十八岁,除了科举拿了个第一外,既无名文留世,又无甚学术理念引领天下读书人习之。

往昔被称为文曲星转世者,诸如范希文、包希仁、欧阳永叔等,皆是大家,而他不但与这些名士差距甚远,亦不如当朝的相公、翰林学士们,与赵佶的才华相比,更是有云泥之别,故而他认为自己担此称号,甚是不妥。

其二,太子无封,他却任文曲使,有动摇东宫之嫌。

赵楷认为,此番册封令自己逾矩于东宫之上,于礼法不合,更会使得郓王府与东宫交恶,甚至引发朝廷官员党争,故而他不愿领。

其三,盛名所累,其实易夭。

赵楷借用道家理念,认为名声太重,容易使人早夭,他不愿此名声短其寿命。

……

“朕觉得你担得起,你便担得起!有朕在,谁敢令你早夭,只管接了此名头,东宫若敢说半句不是,有朕为你撑着呢!”赵佶瞪眼道。

在赵佶眼里,赵楷这三个理由根本不成立。

他一言堂惯了!

所有事情,只要他觉得可以,那便可以,他给下的盛恩,必须要接。

赵楷朝前走了一步。

“爹爹,能否屏退左右,儿臣有几句推心置腹的话语想与您说!”

当即,赵佶摆了摆手。

杨戬与数名当值的小黄门与宫女,迅速退了出去,并关闭了殿门。

垂拱殿内,就剩下赵佶与赵楷两人。

赵楷再次拱手。

“爹爹,《谢恩书》上的理由,儿臣只是让外人看的,儿臣拒旨的真正理由,只能单独汇禀给您。”

“讲!”赵佶抬头看向赵楷。

“爹爹,想必您已觉察到,儿臣这半年来总是针对元妙先生,儿臣并不反对您的政教合一主张,与元妙先生也无私仇,儿臣之所以处处针对元妙先生,乃是看到了一些隐患。”

“自儿臣提举皇城司后,知晓的情报消息越来越多。”

“儿臣发现,近半年来,林灵素之势越来越大,其门下弟子已达两万余人,且多为掌权之官员胥吏。另外随着各地州府神霄宫的建立,道士地位越来越高,皆以林灵素为宗,家中悬挂的也是林灵素的画像。”

“若林灵素有反意,则天下必将大乱,故而,林灵素之势不可再涨了,不然天下道士,皆听林灵素而不听您啊!”

赵楷直接呼其本名:林灵素。

“此外,随着道家得势,诸多道士假借您的名头,处处作恶,百姓皆恶之,百官皆恐之,地方州府,已经是民怨沸腾!”

“爹爹,儿臣知晓,您立林灵素为道尊的目的。当下,林灵素于江山社稷稳固,大有裨益,然不得不防啊!”

“林灵素是您提举起来的道家领袖,您若将其驱逐,易引起天下非议,但儿臣可以,儿臣日后愿以私怨之名,除掉林灵素,这个恶名,儿臣来背!”

……

赵楷这番话,可谓是处处都是为赵佶着想。

赵佶看向远处,呈深思状,显然是在认真思索赵楷的话语。

赵佶经常翻阅皇城司的情报。

不可能不知林灵素势大,不可能不知道士们被百姓所恶,百官所恶。

但是为了稳固皇权,他只能听之任之。

今日,赵楷的一番话,为他提供了新的思路。

“爹爹,林灵素不能代表道家,去林灵素之势并不会去道家之势,儿臣今日之言,全是肺腑之言,望您细细斟酌!”

赵佶思考了片刻后,脸色变得柔和了一些。

“楷儿,朕知晓你的心意了,然当下朕与元妙先生如同一人,不可能因你的这些顾虑,让朕走错了路。”

“稍后,你还是去领了朕的手诏,担任这个文曲使,朕就当你是谦虚辞让了!”

赵佶还是笃定——

政教合一是稳固大宋江山的唯一法门,而林灵素是他当下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至于地方民怨沸腾的表现,他并不在意。

民怨沸腾到最后,不过就是造反,他对镇压百姓造反有一套,根本不惧。

他还是觉得,保林灵素一生荣耀,才能更好地稳固他的帝王之权。

赵楷想了想,再次争取道:“爹爹,儿臣知晓您的心意,但朝堂百官的想法,您总不能不考虑吧?”

“当下,百官皆恨林灵素,爹爹若许林灵素一生富贵,那后世史书上,林灵素所做之恶,必然是由您来承担,这群士大夫为博清名,绝对会将当下之乱,归到官家重用妖道林灵素的身上。”

听到此话,赵佶顿时有些慌。

他最爱脸面,最不能接受就是,后世对他有差评。

赵佶顿时变得犹豫起来。

赵楷接着道:“爹爹,不如这样,您稍后将儿臣这份《谢恩书》下发至三省,令相公们给出建议,然后您再做决定。”

听到此话,赵佶顿时恍然。

若将这份《郓王谢恩书》交给群臣让他们给出建议。

必然能看出他们的心思。

支持郓王者,是想随郓王一起去林灵素之势,而认为郓王有错者,则是支持林灵素。

一想到群臣若全都支持林灵素,赵佶不由得感到有些恐慌。

此刻的赵佶,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但他还是想看一看下面官员的想法。

另外,这份《郓王谢恩书》也能给他一个台阶。

郓王拒旨,他不惩不罚,这份谢恩书就是拿给外人看的理由,不知内情者,只会认为赵佶太宠郓王赵楷。

“行!”赵佶点了点头。

赵楷长呼一口气,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随后,赵楷离开。

赵佶望向门外湛蓝湛蓝的天空,喃喃自语道:“吾儿甚是聪颖,随吾!”

此事无论结果如何,赵佶都不会怪罪赵楷。

因为对方处处都是在为他着想,且不惧背黑锅。

这样的儿子,必须厚宠之。

……

片刻后。

抄录了数份的《郓王谢恩书》送到了众相公的面前,赵佶令他们讨论郓王拒旨之事,最迟明日午时,呈递个人意见。

日近黄昏,政事堂,众相公处理公事所在处。

众相公都陷入深思中。

此乃甚是棘手的抉择。

他们不怕得罪林灵素,不怕得罪赵楷,只怕会错了赵佶的心意。

每个人都不关心此事的对与错,而是全在猜测赵佶的想法。

当下。

太宰为余深,少宰为王黼,即左右丞相。

副相冯熙载、范若虚、张邦昌等相公在思索片刻后都看向二人。

余深轻轻捋了捋胡子,道:“诸位,放衙了,老夫先走一步!”

说罢,余深便离开了。

这个老狐狸向来都是惜言如金,有想法,也不会说。

众副相当即围住了王黼。

王黼想了想,道:“诸位,本相觉得当朝最懂官家之意者,乃是老太师,跟着他走,准没错。”

说罢,王黼也离开了。

众相公都有些懵。

王黼与蔡京的关系并不好,他们不知对方说的是正话还是反话。

而若想知蔡京之意,那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当即。

众副相都是一摊手,然后各自离去。

……

入夜,蔡太师府内。

蔡京翻阅着赵楷的《郓王谢恩书》,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此次,不是选择挺郓王还是挺林灵素,而是选择挺官家还是挺林灵素,郓王的脑子真是好用啊!”

老蔡京眯着眼睛,似乎看不清纸张的文字,其实他比任何人看的都清楚。

……

入夜,郓王府书房内。

赵楷看向来回踱步的王佑,道:“先生,你再来回走,我都晕了!”

“殿下,我急啊!若众相公们怯于林灵素之势,全都站在林灵素那边,要求重惩您,咱们该如何是好?”

王佑之所以担忧,乃是他心中明白,当下的林灵素有实权,得盛宠,官家用得着他。

而赵楷这个皇子,虽然受宠,但十年之内可能都不会有任何实权。

那些相公们都五十朝上了,自然更在乎当下的地位,而非十年以后。

故而他们很有可能会力挺林灵素。

赵楷之所以一脸淡定。

一方面是因他知距离林灵素失宠已经不远了,另一方面,他看出官家已是更倾向于在日后恰当时机除掉林灵素。

当朝的相公们,能耐可能都不怎么样。

但揣摩圣意,都是好手。

若赵楷所料不错,今日他走后,赵佶脸上的一系列表情,定然已被某些内侍记下,然后告知某些相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