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二位谋士

此言一出,袁术急切的表情瞬间得到了缓解。

他尴尬地笑了笑:“嗯……妙计!妙计!这样吧!和源,就由你出使吕布,不管他提出什么样的要求,都先答应他。”

大不了到时候翻脸不认人便是。

“顺便,再安排个人,给伯符发消息,庐江打不下来就算了,让他先到淮南,准备从侧翼攻击刘繇。”

“再让纪灵他们撤退,先把淮南郡搬空了,绝对不能让曹阿瞒赚到便宜!”

至于与袁绍联合之事,袁术绝口不提!

要让他向袁绍低头?

绝对不可能!

阎象急了,又说道:“明公!岂不闻季历,太伯,仲雍兄友弟恭,才有周朝八百年!刘宠,刘繇,刘表,刘备四人虽同为汉室宗亲,然世系久远,尚且可以同气连枝,更何况明公与车骑将军乃同父兄弟!”

车骑将军是指的袁绍,袁绍在关东诸侯联盟讨董的时候,自号车骑将军。

季历是姬昌的父亲,由于季历少时便展现出贤才,当时的人都认为季历继任西岐会使其兴盛。

但当时还是习惯立嫡长子的,兄终才可弟及。

于是,太伯和仲雍自发出走,既不让父亲为难,也能确保由弟弟继任西岐。

袁术显然知道这个故事,但他并不想承认自己是袁绍这个婢生子的弟弟。

他神情漠然,说道:“元易,汝献策有功,待此次围解,某定然不会吝啬赏赐!”

说罢,便拂袖离去。

“明公!明公!”

阎象抓住了袁术的袖子,哀求着。

袁术不从,提着自己的袖子,皱起了眉头。

“放肆!”

“明公!明公!请明公三思啊!公与车骑将军本是同宗兄弟,袁氏故吏遍布整个大汉,若是能通力合作,又何惧天下英雄?”

阎象不肯放手。

但是,袁术年轻时也做过游侠,像阎象这种一般家庭出身的普通文士,哪有袁术的气力?

他几乎是被袁术推着走,也亏得袁术的袖子材质相当好,居然没有被阎象扯烂。

袁术皱着眉头,似乎恨不得一脚把阎象踹开。

可是,看着阎象苦苦哀求的神情,以及他先前献策的大功,袁术并没有动脚,只是一拂袖……

“嘶啦……”

袁术的袖子终究是承受不住阎象的重量,硬生生被阎象扯得裂开了。

袁术见状,面色更是铁青,像是随时可以滴出水来。

“放手!”

阎象更是不会耍小孩子脾气,他依旧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说道:“明公,君与车骑将军同出一脉,何必如此僵持不下,只要明公愿意服个软,凭借袁氏之威,又何愁大业不定?”

“……”

袁术继续沉默。

他强忍着把阎象一脚踹开的冲动,说道:“莫非君以为,某不如妾生子乎?”

阎象不说话了。

他并不是真的情商低。

他知道,袁术一直很介意自己是袁绍这个妾生子的弟弟这件事。

若是平常,他还可以旁敲侧击地去建议,可是现在……他知道袁术真的生气了。

可是,作为谋士的责任,不就是应该直言劝谏吗?

阎象舍弃掉了自己的畏惧,说道:“莫非君与车骑将军非同宗也?”

袁术:“……”

这话说的……也不怪阎象情商低,只是他恰好击中了袁术的痛处。

袁术直接一脚把阎象踹开了,什么也不说,就这么消失在了阎象的面前。

“明公!明公!明公……”

阎象就这么干嚎着,可惜没有等来袁术的回头……

“明公!明公!”

阎象的体质并不怎么样,被踹了一脚后,却还能爬得起来。从这也能看出,袁术并没有使太大力气。

他毕竟还是心软,担心把阎象踢坏了。

袁术虽然对手下的百姓并不怎么好,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横征暴敛。

但是,袁术对手下的将官还是不错的。

即便他心底对阎象有所不满,袁术依旧没有理睬,甚至连头都不回,就这么离开了。

“明公!明公!还请明公三思啊!”

阎象继续叫嚷着。

可他的叫嚷并没有。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劝谏是对的。

可是,总有人,会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事物。

对袁术而言,就是他身为嫡子的尊严!

但很可惜,阎象纵使神机妙算,也只针对当前的局势,并没有顾及袁术心情的想法。

唯有杨弘……

估计是看在同事多年,一起经历过苦难罢,他拍了拍阎象的肩膀,却并没有说一句话,就这么与他擦肩而过。

“和源!”

最后,却是阎象叫住了他。

“你也知道的吧?”

阎象大喊着:

“明明是向车骑将军求助更好些……明明是向车骑将军求助,更能摆脱明公现在的困境……刘备可不是泛泛之辈。我听说,促成这一局面的人,就是刘备手下的长史……”

“有这样的人辅佐,刘备又可能是易与之辈吗?”

他知道……

杨弘一直知道,阎象说的话就是对的。

可是,奈何不了杨弘一直在跟阎象作对。

他们两个就像宫中的贵人一样,一个专攻一语中的,一个专攻讨袁术欢心,即便都不是笨蛋,奈何都是偏科。

就连阎象此时,都想不到对杨弘服个软只是一味强调刘备的危险性。

“刘备即便现在根基薄弱,但他手下将士用命,论文臣,又有陈仁杰这般高深莫测之人,若论及日后,绝对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即便是现在我们能打退他,等他日后发展起来,也一定会比现在更强……和源!你应该知道的罢!”

杨弘:“……”

他沉默了片刻,良久才说道:“就算知道又怎么样呢?明公不愿意纳谏……我们这些做谋士的,又有什么办法呢?”

“明公就是这么骄傲……就算是面临生死之际,也不愿意低头……”

袁术的骄傲确实难以评价,正史中,他在落魄之时,第一个想要去投靠的,不是风头正盛的袁绍,而是啸聚山林的陈兰,雷薄等人。

杨弘感叹:“我除了陪他赴死,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阎象又说道:“可是……若是有机会让明公能够转忧为安……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退缩!”

他面容坚毅,坚定地说道:“我一定会想到办法,让明公在不伤及自己尊严的情况下,使车骑将军出兵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