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录片创作理论与实践(慕课版)
- 张倩主编
- 1237字
- 2024-12-30 15:57:03
1.4.1 政治功能
纪录片在观念建构、历史书写,以及社会变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慕课视频
纪录片的政治功能
1. 观念建构
纪录片作为一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大众媒介,通过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承载着传递信息、阐释意义的重要使命。它不仅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改变其态度、思想和观念,更在无形中引导着公众的舆论走向。在这一领域,吉加·维尔托夫的观点尤为引人注目,他强调纪录片应以动态、深入的视角去观察、记录和挖掘现实,进而根据特定的意识形态对真实素材进行重构,以此来引导和塑造观众的意识形态。
在20世纪,中国纪录片承担起了“形象化的政论”这一重要角色。此时,纪录片的使命不仅在于传递信息,更在于服务国家的政治需要。这一时期的纪录片以鲜明的民族立场、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为特色,成为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和记录者。通过它们的镜头语言,观众也能够深刻感受到当时的社会氛围和人民的奋斗精神。
素养课堂
时至今日,一些承载着国家意识和社会规范的纪录片,如《信仰——我们的故事》《旗帜》《复兴之路》《征程》等,在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的宣传,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时代精神的建构,以及公众的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的培养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历史书写
1988年,西方历史学家、哲学家海登·怀特在《美国历史评论》上发文,提出建立“影视史学”的倡议。2000年,在纪录片《百年中国》首播前的座谈会上,历史学家杨天石提出了建立中国的“影像历史学”的呼吁,即以影像为媒介来呈现历史和表达对历史的见解,这充分肯定了影像在历史书写方面的功能与价值。
随后,陈晓卿、肖同庆等一批纪录片导演自觉地响应号召,不断地尝试将历史学的观念和方法融入纪录片创作,致力于以影像叙事的方式构建历史文本,从而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文献纪录片,如《见证·影像志》等。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的解读和评价对决策和意识形态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纪录片通过记录、展示、解读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资料,帮助观众客观地回顾、审视和重新认识历史,并形成对历史的共识性理解和认知。
素养课堂
大型文献纪录片《回望硝烟》,通过100多位老将军的口述,还原和再现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中,或催人泪下或启迪思考或鞭策奋进的战斗故事。老将军们对信仰、事业、人民和战友的坚定意志,以及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等,在熔铸精神之魂,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3. 社会变革
社会变革往往需要公众的参与,纪录片作为一种公共媒体形式,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动员力,能够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和讨论,激发公众的参与意愿,进而推动社会变革。
案例引入
《华尔街》《货币》等金融题材纪录片为现代金融决策提供依据。
农村题材纪录片以探寻展示乡村社会变革的矛盾与问题、新特点与新形势为目标,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自然和生态环保题材纪录片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纪录片《平衡》引发了社会公众对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藏羚羊的关注和保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