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龙盖寺中 茶童生涯

陆羽怀揣着承载使命与期望的名字,踏入龙盖寺,就此开启一段充满挑战与未知的生活。

智积禅师望着归来的陆羽,内心满是纠结。他深知陆羽对茶痴迷至极,这份热爱仿佛是上天注定。每当看到陆羽专注茶事,展现出的执着与天赋,禅师都不禁承认,陆羽在茶学方面有着非凡的领悟力。然而,陆羽的聪慧伶俐又让禅师满心期许,希望他能专心学佛,日后皈依佛门,接过自己的衣钵,传承龙盖寺。

权衡再三,禅师决定让陆羽担任自己的茶童。如此一来,期望陆羽在侍奉茶事的过程中,体悟佛法智慧,同时传授他佛门基础知识,引领他走上禅师所认为的正道。

从此,陆羽的一天在龙盖寺的晨钟声中拉开帷幕。天未亮透,黑暗如墨。陆羽在钟声催促下,从狭小禅房的床上起身。他披上略显破旧的僧衣,借着微弱星光,小心翼翼地穿过静谧的寺庙廊道。廊道两旁的墙壁冷峻,如沉默的卫士注视着他。

他朝着寺庙后的茶园走去。此时茶园宛如沉睡的仙子,被淡淡的雾气萦绕,如梦如幻。陆羽熟练地穿梭在茶树丛中,专注挑选带着清晨露珠的鲜嫩茶叶。在他眼中,每片茶叶都是珍宝。他坚信清晨带露采摘的茶叶,凝聚天地一夜精华,是煮出绝佳茶汤的基础。他轻抚叶片,喃喃自语:“小叶子,为我带来最棒的味道。”

采摘完毕,陆羽惦记着煮茶的水。他听闻竟陵北门东湖边的三眼泉,水甘冽清甜,是煮茶的上佳之选。完成寺中杂务后,他便匆匆前往。

出了龙盖寺,沿着蜿蜒小路前行,不久便来到东湖边。清晨的东湖,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岸边垂柳与远处山峦,宛如一幅水墨画。阳光洒下,波光粼粼。陆羽无心欣赏美景,目光急切搜寻三眼泉。

终于,在湖边角落,陆羽发现了三眼泉。三眼泉呈品字形排列,清澈的泉水汩汩涌出,发出清脆声响。他蹲下身子,仔细观察。泉水清澈见底,水底沙石青苔清晰可见,气泡从泉眼冒出,似大地的呼吸。

陆羽捧起一掬泉水,轻啜一口。顿时,清冽甘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疲惫消散,精神一振。他兴奋地拿出水罐,小心翼翼取水,心中想着:“这泉水定能煮出好茶。”

带着装满泉水的水罐,陆羽匆匆返回寺庙。他将盛着泉水的茶釜置于炉灶上,点燃灶火。火苗欢快舔着锅底,他目不转睛盯着茶釜,等待水的变化。当水发出细微声响,泛起“鱼目”般水泡,他知道水即将沸腾,专注控制着火候。

水温升高,水泡变大翻滚。陆羽看准时机,投入茶叶。刹那间,茶叶在沸水中翻滚,香气弥漫。他根据茶叶翻滚状态和香气,适时调整火候,口中念叨:“再旺一点,不对,小点。”

除了讲究水和火候,陆羽严格遵循唐代煮茶法,精准把握葱姜盐等调料的添加时机和比例。他深知调料稍有偏差,就会影响茶汤口感。多一分则味重掩盖茶香,少一分则味寡层次不足。

智积禅师品尝着陆羽煎的茶,脸上浮现欣慰笑容,亲切称其为“渐儿茶”。这“渐儿茶”融合了陆羽对茶的热爱与独特感悟,虽尚稚嫩,却已展现独特魅力与潜力,俨然是日后非遗“陆子煎茶法”的雏形。然而,看到陆羽沉浸茶事,对佛门诵经和仪规兴致缺缺,禅师眉头不禁皱起。

在寺庙里,陆羽每天除了茶事,还得学习诵经及佛门仪规。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寺庙屋顶,陆羽随僧人们来到诵经堂。堂内庄严肃穆,僧人们手持经卷齐声诵读。陆羽夹杂其中,心却飘到茶园和茶釜,思索着茶叶在不同水温下的变化,琢磨如何改进煮茶工艺。

智积禅师教授佛门基础知识,从佛教基本教义到日常礼仪规范,都要求陆羽认真学习。早晚诵经时,陆羽需跟着禅师节奏,一字一句诵读经文。但晦涩的经文和繁琐的仪规,远不如茶叶清香和茶事奇妙吸引他。

智积禅师多次发现陆羽走神,心中无奈又焦急。他严厉教导陆羽要专心向佛,以佛学为重。在禅师看来,佛法才是陆羽应全身心投入的修行之路,唯有领悟佛法,才能内心平静,传承龙盖寺。可看到陆羽对茶的热爱,禅师又犹豫,担心强求违背天意。

陆羽内心痛苦挣扎。一方面是对茶学的执着追求,与茶接触带给他无尽喜悦满足;另一方面是禅师的期望与威严,其教诲如枷锁,让他感到压抑困惑。他不明白为何茶与佛法不能兼容,为何要在两者间艰难抉择。

叶茗萱敏锐察觉到陆羽的困境,试图调解。她找到智积禅师,诚恳阐述陆羽对茶的热爱或许能为寺庙带来荣耀,通过独特茶事活动吸引香客,让他们感受寺庙宁静与佛法智慧,传播寺庙文化。然而,禅师虽有触动,但认为佛门应以佛法修行和传承为重,茶事是琐事,会分散陆羽对佛法的专注。

叶茗萱调解失败后,情况愈发棘手。龙盖寺部分年长僧人受禅师影响,对她和陆羽投来不满目光。他们觉得陆羽忽视佛门仪规是对佛法不敬,叶茗萱的介入扰乱寺中清净。一场潜在危机悄然降临。

这期间,茶灵似乎也感受到紧张氛围。原本围绕陆羽欢快飞舞的茶灵,光芒渐渐黯淡,传递出不安情绪。每当陆羽偷偷研究茶时,茶灵们便小心翼翼聚集,为他遮挡窥探目光,形成微弱光影屏障。

然而,当智积禅师斥责陆羽时,茶灵们惊恐散开,躲进茶树间。整个寺庙的茶灵气息变得压抑。叶茗萱与茶灵沟通,感受到它们对陆羽处境的担忧,意识到这场冲突或许有深层原因,但茶灵传递的信号模糊复杂。

陆羽并未因外界压力放弃茶学探索。完成寺中繁重任务后,他偷偷躲到寺庙角落或茶园深处,继续钻研茶叶特性。他尝试混合不同品种茶叶,观察煮茶变化;研究不同茶具对茶汤口感的影响,亲手制作简单茶具。每一次小发现都让他兴奋,仿佛在黑暗中寻得希望微光。

夜晚,静谧无声。陆羽独自坐在茶园边,望着满天繁星思考未来。他不禁想起在李公府邸与李季兰相处的快乐时光,那些充满茶香与诗意的日子。他知道李季兰在远方思念他,期待他在茶学上有所成就。这份思念和期待成为他坚持的动力。

尽管身处困境,陆羽心中始终怀揣茶学梦想。他想象着让更多人品尝到美味茶汤,将茶文化传播到更远地方。他坚信茶的世界广阔,与茶灵的神秘联系让他坚信选择的意义。在龙盖寺,他在茶学与佛学的冲突中艰难寻路,信念如明灯照亮方向。

随着时间推移,陆羽对茶学的钻研越发深入,“渐儿茶”不断改进。每次煮茶,他从茶汤色泽、香气和口感中发现问题,努力寻找解决办法。他认真记录茶事感悟,本子写满对茶的热爱与执着。

然而,寺中的压力并未减轻。年长僧人们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目光如芒在背,陆羽在寺中的生活愈发艰难。但他从未想过放弃,将压力转化为前进动力,更加坚定追求茶学之路。

叶茗萱看着陆羽在困境中坚守,心中既欣慰又担忧。她明白陆羽的坚持和梦想,也深知他面临的压力。为帮助陆羽,她更加努力与茶灵沟通,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茶灵传递的信息依旧模糊,但她感觉陆羽命运与茶灵紧密相连,这场冲突或许是成长考验。

在一次与茶灵的深度沟通中,叶茗萱仿佛看到曙光。茶灵们光芒闪烁,传递鼓励支持信号。她意识到陆羽的茶学之路虽波折,但坚持或许能为寺庙带来改变。她将发现告诉陆羽,陆羽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陆羽决定用行动证明对茶的热爱与对佛法的尊重并不矛盾。他开始在煮茶时融入佛法的宁静专注。生火时,他默默念诵佛经,让心境平静;等待水开,他以平和心态观察水的变化,领悟“无常”道理;加入茶叶,他想象茶叶如众生历练。

陆羽将融入佛法感悟的茶汤呈给智积禅师。禅师品尝着茶汤,感受到变化。茶汤不仅有茶香,更蕴含宁静祥和气息。禅师微微一怔,从茶汤中看到陆羽内心转变。这让禅师内心矛盾加剧,一方面看到陆羽融合茶与佛法的可能,或许能为龙盖寺带来新契机;另一方面担忧茶事影响陆羽佛学传承。禅师未立刻改变看法,还需时间观察思考。

尽管禅师态度未明显改变,陆羽并未气馁。他知道改变需要时间,愿意用行动证明选择。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继续在茶学与佛学之间寻找平衡。完成茶事和学习佛门仪规时,不断思考如何更好结合两者。

叶茗萱看到陆羽努力,继续与茶灵保持密切沟通。茶灵们似乎感受到陆羽的坚持,光芒逐渐明亮,传递积极信号。叶茗萱相信,只要陆羽坚持,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化解与寺中僧人的矛盾,为茶学梦想开辟新天地。在古老的龙盖寺里,陆羽的茶童生涯仍在继续,他的故事在茶香与佛法的交织中,缓缓书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