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是通过有机地整合自身和医疗机构、保健机构、保险组织等医疗保健服务提供者的资源,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即医疗保健服务消费者提供系统、连续的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使消费者能够以最合理的费用支出得到最全面而有效的服务,并且能最终有效地降低健康风险和医疗费用的支出。
健康管理的新理念就是要变对人类健康的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并帮助人们科学地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它要求卫生工作由传统的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类发展为中心,其核心就是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危险因素的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
健康管理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慢性病管理。美国的资料显示,有45%的55岁以上的员工患有慢性病。慢性病也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慢性病患者高达6亿,其中,高血压患者2亿多,糖尿病患者9 000多万。我国已是世界上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已占因病死亡总数的80%以上,根据目前慢性病发展趋势,到2020年,因慢性病死亡的人群占死亡总数的85%。
尽管年龄、性别、遗传等危险因素具有不可控性,但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不健康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精神压力过大、过量饮酒等这些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慢性病危险因素都是可控因素。对这些可控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能够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健康管理是战胜慢性病的最强大武器。
健康管理具有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就社会效益而言,健康管理一方面实现了服务对象个人健康状况的明确、医疗服务人员工作整体水平的进步,以及医疗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减轻了整个社会的疾病负担。就经济效益而言,健康管理是有偿服务,在充分利用医院卫生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同时可以为社会增加就业机会,并有效地降低了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