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病例

患者,35岁,女性。以“咳嗽、咳痰5天,加重伴发热3天”为主诉入院。患者5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咳嗽、咳黄黏痰,量少,未予重视。3天前咳嗽加重,痰量增多,伴发热,最高体温39.7℃,全身乏力、呼吸急促,于社区诊所静脉滴注“头孢(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2天,效果不佳,仍发热、咳嗽,门诊就诊,胸部X线提示右肺上叶实变影,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患者发病以来无胸痛及痰中带血,痰无臭味,精神、食欲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家人及同事无类似疾病,无禽类接触史。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病史采集要点

●常见症状:

发热、寒战;咳嗽、咳痰,咳脓血痰或铁锈色痰;胸痛、呼吸困难等。

●诱因:

劳累、受凉;出差或使用空调;肺炎患者接触史;禽类接触史。

●诊治经过:

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情况。

●与之鉴别的常见症状:

咳嗽、咳痰、胸痛、发热。

●基础疾病:

是否有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病史,是否有用药史。

本例患者:受凉为诱因,咳嗽、咳痰、发热。无基础疾病,周围无聚集性发病情况。

体格检查

体温39.7℃,脉搏 90次 /min,呼吸31次/min,血压132/75mmHg,急性病面容,神清语利,呼吸急促,咽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上肺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听诊:右肺呼吸音粗,右上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9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

体格检查要点

重点关注肺部体征。

●望诊:急性病面容,鼻翼扇动,呼吸频率增快,发绀等。

●触诊:病变部位触觉语颤增强,胸膜摩擦感。

●叩诊:肺实变时叩诊可出现浊音。

●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呼吸音增粗或呼吸音减弱、湿啰音等。

●出现并发症时要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本例患者:体温高,急性病面容,呼吸急促,咽充血,右上肺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听诊:右肺呼吸音粗,右上肺可闻及湿啰音。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15.6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4.1%,PLT 201×109/L。

PCT 1.7μg/L,CRP 76.18mg/L。

生化:尿素氮7.5mmol/L,肌酐90μmol/L。

胸部X线:右肺上叶可见片状高密度影(图2-5-1)。

图2-5-1 肺炎胸部X线

A.正位片;B.侧位片。

胸部CT:右肺上叶可见大片状实变影,内见支气管充气征(图2-5-2)。

图2-5-2 肺炎胸部CT

痰涂片提示革兰氏阳性球菌。

痰培养阴性、血培养阴性。

辅助检查要点

●炎性指标:

血常规、CRP、PCT。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胸部CT。

●病原学检查:

痰涂片、痰培养、血培养。

本例关键线索:炎性指标高;胸部X线片、胸部CT。

诊断标准

1.症状 咳嗽、咳痰,发热,伴或不伴胸痛。

2.体征 体温高,急性病面容,肺部实变体征,听诊: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3.血常规、CRP、PCT。

4.胸部X线、胸CT提示肺部实变影。

以上1~3项中任何1项加第4项即可诊断肺炎。

本例患者:社区急性起病,受凉为诱因,咳嗽、咳痰、发热。查体右上肺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听诊:右肺呼吸音粗,右上肺可闻及湿啰音。炎性指标高,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支持,故可确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评估严重程度

目前对肺炎严重程度评价有多种标准,其中CURB-65评分简洁、灵敏度高,易于临床操作(表2-5-1)。

表2-5-1 社区获得性肺炎CURB-65评分

重症CAP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可诊断为重症肺炎,考虑收入重症监护室(ICU)治疗。

主要标准:①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②脓毒症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物。

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次/min;②氧合指数≤250mmHg;③多肺叶浸润;④意识障碍/定向障碍;⑤血尿素氮≥7.14mmol/L;⑥收缩压<90mmHg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⑦白细胞减少(WBC<4.0×109/L);⑧血小板减少(PLT<100×109/L)。

本例患者:CURB-65评分2分,属于中危,非重症CAP,入住普通病房治疗。

鉴别诊断

●肺结核:

多有低热、乏力、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胸部X线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可形成空洞或肺内播散。痰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肺癌:

多无急性感染症状,可有咯血或痰中带血,炎性指标不高;肺癌伴发阻塞性肺炎时,经抗感染治疗炎症消退后肿瘤阴影逐渐明显;此时做胸部CT、支气管镜检查进一步明确。

●肺血栓栓塞症:

多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如手术、创伤、恶性肿瘤、卧床、制动等;呼吸困难明显,可出现咯血、晕厥;D-二聚体、动脉血气分析、CT肺动脉造影等可协助诊断。

本例患者:需与以上疾病相鉴别。

治疗原则

1.CAP的常见病原构成

肺炎球菌、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以上病原占CAP病原的80%~85%,其他少见病原包括葡萄球菌、肠杆菌属、病毒感染等。

2.CAP经验性治疗方案

●门诊患者:

①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物;②一代、二代头孢菌素;③多西环素/米诺环素;④呼吸喹诺酮;⑤大环内酯类。

●住院患者:

①氨基青霉素、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物;②二代、三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③上述药物单用或联合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或大环内酯类药物;④呼吸喹诺酮类药物。

●ICU患者:

①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物;②三代头孢菌素或其酶抑制剂的复合物;③厄他培南联合大环内酯类或呼吸喹诺酮。

本例患者:该患者CAP诊断明确,根据辅助检查,考虑细菌感染可能性大,且患者无基础疾病,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流程(图2-5-3)

图2-5-3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流程

(刘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