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 许政敏 刘大波主编
- 1430字
- 2025-03-18 19:07:38
前言
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儿童耳鼻咽喉科学在姜泗长、徐荫祥等老一辈专家、教授的关怀下开始起步;1958年3月,著名耳鼻喉科专家阎承先教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创建了儿童耳鼻咽喉科;毛承樾教授在1958年底至1959年期间积极参与上海第二医学院儿科医学系的创建工作,在新华医院创建了儿科系耳鼻喉学并任教研组主任,之后学科逐渐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并相继在部分综合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立了儿童学组,以及在全国各大儿童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成立了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特别是在一些地级市儿童专科医院及妇幼保健院也相应有了耳鼻咽喉科。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儿童的诊治需求量越来越多,社会更多地关注儿童耳鼻咽喉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具有独特性,其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儿童具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这个过程导致了其疾病也同生长发育相一致,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疾病谱也不尽相同;第二,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占有重要的部分,其中先天性儿童气道结构畸形属于先天性疾病,而先天性耳聋,以及儿童变态反应性鼻炎等疾病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儿童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随着学科的发展,一方面在我国相应成立了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儿童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和儿童耳鼻咽喉微创学组、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以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暨国家儿童临床研究中心儿童耳鼻咽喉专家联盟等学术团体,并进行定期的学术交流;另一方面随着儿童ENT疾病的各种诊治新技术在临床上开展,以及在我国从事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的医师及护士团队逐渐壮大,迫切需要一本规范性的儿童耳鼻咽喉疾病领域的专著,来阐述儿童耳鼻咽喉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特点,以及介绍一些疾病诊治的最新技术,从而满足儿童专科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医务人员的临床应用和需求。
本书的特色:第一,以临床为主,特别是对一些先天性儿童气道结构异常的疑难罕见病的发病机制与早期处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详细描述了儿童阻塞性睡眠障碍常见病的发病特点和规范性处理策略等内容;第二,反映当今新技术在儿童耳鼻咽喉领域开展的内容,如内镜技术和听力学功能检测技术等,其中喉气管镜、可视喉镜、支撑喉镜、鼻内镜、耳内镜的应用,促进了早期和精准的处理;第三,增加了微创手术治疗视频,使读者更易理解和掌握。另外,在本书中还增设了“关键点”,能使读者在阅读时更易掌握要点;第四,编写人员共有59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专家从事儿童耳鼻咽喉临床工作20余年,并在国外进修、学习与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国内外的临床经验。另外,还有儿童普外科专家、口腔正畸科专家、听力师、听力康复师、麻醉师、护理师,以及分子诊断等相关专家一起参加本书的编写,其撰写的专家团队具有广泛性和专业性。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里德高望重的吴展元教授、卜行宽两位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予以诚挚的感谢。希望此书的出版,对从事儿童耳鼻咽喉头颈专业领域的医务人员有所帮助。
本书出版之际,恳切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吝赐教,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renweifuer@pmph.com,或扫描封底二维码,关注“人卫儿科学”,对我们的工作予以批评指正,以期再版修订时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许政敏 刘大波
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