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典型案例集(第一批)
-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著
- 1982字
- 2025-03-18 19:24:41
增职能、促项目、融资源 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摘 要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正定行动”,将医养结合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强化组织领导,在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增加养老职能;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塔元庄同福田园康养综合示范园”“正定新区健康养老项目”等康养项目落地;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在三个公立医院(曲阳桥镇中心卫生院、南牛镇卫生院、里双店医院)建设医养结合病区,推动医养结合工作制度化、特色化、规范化,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正定县被评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
正定县委、县政府一直致力于从优化审批流程、推动医疗机构拓展养老功能、提供服务便利、夯实基层医养、规范医养签约协作、深化与京津医养合作、加强老年健康和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多方位培养医养结合人才、推动落实相关政策以及强化组织领导等方面优化保障措施,促进医养融合发展。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统筹规划县域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加强对现有医养结合机构的规范管理和提档升级以及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合力抓发展
县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题研究,成立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筹、卫生健康牵头、发改、财政、民政等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工作难题。将医养结合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年度政府重要工作加快推进。2016年以来,相继出台《正定县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实施意见》《正定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5个规范性文件,对医养结合工作在土地利用、简化审批登记、财政支持、拓宽投融资渠道、医疗资源支持、发展模式等方面予以明确。2019年11月,经县委编委会专门批示,在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增加养老职能,推进医养结合深度融合。
二、强化政策支持,着力保障助发展
(一)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康养项目落地
在正定新区建设健康养老项目,新建综合养护楼一座,同时建设配套信息化平台,项目总建筑面积12 852平方米,总投资12 846万元,设置养老床位159张。目前该项目已立项。
(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落实医养结合机构在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微小企业财税优惠等方面的政策,累计减免税额10.59万元。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
(三)加大金融支持,拓宽投融资渠道
建行正定县支行提供医养结合项目贷款政策支持;河北银行正定县支行为民营医院、医养结合机构提供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及新项目建设贷款融资等信贷支持;邯郸银行正定县支行对列入国家和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养老项目,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有效拓宽了医养结合机构投融资渠道。
(四)盘活土地资源,落实土地支持
允许盘活利用城镇现有空闲商业用房、厂房、校舍、办公用房、培训设施及其他设施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在正定县塔元庄村口,规划用地170亩,建设“塔元庄同福田园康养综合示范园”,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2.3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其中,医养区占地约22.5亩,包括护理院(一级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计规划床位830张。为失能、半失能、失智等刚需老人提供从身到心、从医到养全方位人文关怀,目前该项目已经立项。2022年10月14日,正定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具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正资源划〔2022〕08号),划拨社会福利用地3.20公顷用于办理石家庄市第一养老院项目,此项目规划设置床位500张。
三、强化医疗保障,推动医疗机构拓展养老功能
(一)增加服务供给
投资10亿元建设正定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总占地223亩;其中,医疗用地186亩,一期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650张。同时为毗邻的“塔元庄同福田园康养综合示范园”及医养结合机构积极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正定县人民医院医生为劲松老年公寓老年人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二)夯实基层医养
2022年政府投资7 460万元,建设三家医养结合病区(曲阳桥镇中心卫生院、南牛镇卫生院、里双店医院),新增养老床位464张。同时发展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等服务,形成层次清晰、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养老服务网络。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统筹规划县域医养结合机构建设
对医养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点,分步实施,杜绝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为产业的长远发展厘清脉络。加大对发展缓慢乡镇建设医养结合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
(二)对现有医养结合机构规范管理和提档升级
研究制定养老院服务标准,建立信用体系、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以标准化建设促进正定县医养结合服务走向良性发展之路。完善管理标准,对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关怀服务制度、活动开展、就餐配餐等进行完善,带动医养结合机构提档升级。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加强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等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安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用心打造专业的照护服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