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教育全景解析:行业、合规、监管与案例精选
- 何周 徐进
- 3101字
- 2025-03-28 17:12:21
第一节 概述
一、在线教育的概念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准确的价值判断与严密的逻辑推理,都是以明确的概念为前提的。概念是论述的逻辑前提,这也是为什么每本专业性的书籍都“不可免俗”地对概念问题作一番论述。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在线培训、互联网教育等概念。为了论述的方便,本书统一称之为“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的教育。它以学习者为主体,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运用多种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在线教育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在线教育是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改变了教育的方式,但无法改变教育的本质。因此,在线教育的核心依然是教育。
二、在线教育的特点
与传统线下教育相比,在线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在传统教育形态下,教与学需要在同一物理空间内进行;而在线教育中的教与学突破了同一物理空间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媒介,理论上在线教育可以连接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
在传统教育时代,很难想象一个身处中国的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哈佛大学知名教授的经济学课程。在在线教育时代,学生通过音频、视频甚至直播的方式学习大洋彼岸的优质课程,获取优质知识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在传统教育时代,某一课程同一时间内的学习者相对有限。虽然理论上传统线下教育的场地可以很大,但终究有一个临界点。这里的“临界点”不仅是指物理空间的临界点,还包括最佳学习效果的临界点。同一空间内的学生超过一定数量,学习效果势必会下降。而在在线教育时代,空间和地域不再是学习的障碍。
在传统教育形态下,教与学是同步进行的;而在在线教育时代,教与学在时间上可以是分离的,学生可以在自己选定的任何时间内学习课程。
在传统教育时代,学生需要跟着老师的时间走,老师在什么时间上课,学生就要在什么时间听课。当线下课程被录制成音频或视频上传到互联网,学生就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在线教育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学生的时间,促进了个体选择的自由,学生不再需要在其他人安排的特定时间学习,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时间。
在传统教育形态下,教育与学习的方式较为单一;而在线教育大大丰富了教育与学习的方式。
在传统教育时代,教育的方式基本是老师在讲台上板书与讲授,学生在下面记笔记。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及时理解和消化的知识点,只能在课后根据课堂笔记的内容进行复习。但笔记的内容很容易“失真”,很难全面还原老师上课的内容。当PPT、录音、录像等多媒体资源被引入课堂教学后,老师以多样化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学生以多样化的方式理解学习内容,教学更加生动,学生课上没有及时理解的知识,课后可以通过这些多媒体资源复习。随着互联网终端设备的移动化,学生拥有了更多的学习工具,像专门记单词的扇贝网、专门做笔记的印象笔记、专门刷题的猿题库、专门练习英语口语的英语流利说等。这些工具丰富了学习方式,改善了学习体验,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传统教育形态下,教育是单向的,老师教,学生学,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很单一,教学与学习效果的测评也很难量化。而在在线教育时代,师生的互动时间与空间被扩大了,互动方式更为多元化。师生通过软件可以及时沟通,学生不懂的能够及时向老师请教,老师也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效果,进而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
在在线教育时代,家长可以以更高效的方式参与到教育中来。在学前教育、K12[1]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中,一般是家长付费,孩子学习,付费与学习的主体是分离的。家长不再满足于通过孩子学习的结果来评价老师的教学,而是想参与到教学中来。传统教育时代,家长参与教学的方式非常有限,效果也不佳,如今家长可以借助互联网深度参与进来。
特别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在线教育的互动性。目前,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AI(人工智能)自适应、虚拟导师、教育机器人、基于编程和机器人的科技教育、基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场景式教育。尤其是在人机交互、AI自适应方面,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用人工智能逐渐勾勒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然后自动调整教学内容、方式和节奏,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2]
在线教育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新形态,互联网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思维与理念。互联网就像电一样,过去因为有了电,很多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有了互联网,每个行业都可以拿来用,去改变自己的行业。所有行业都需要基于互联网重新思考,因为这是大势所趋。“互联网+”的实质就是将互联网技术与思维运用到传统行业中。“互联网”是工具,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产业生态。从本质上讲,“互联网+”是一种新的思维与理念,思维与理念的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提与强大动力。[3]
在线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所有人都能够有机会接触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学习变得更加自主化、个性化,互动形式也变得多样。教育的创新不再只是一个理念,而是每个人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变化。
三、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的关系
通过在线教育,任何学习者(anyone)能够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学习任何课程(any course)的任何章节(any chapter)。在线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改变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仅包括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还包括教育思维、教育理念。但是,在线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变革是否达到了颠覆的程度?
相比于传统教育,在线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正如上文已经提及的,在线教育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使得人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己,“有教无类”不再只是一种教育理念。在线教育丰富的教学与学习方式,使得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产品与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发展自己。在线教育改变了师生互动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互动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运用使得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效果可以量化,教与学形成一个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学生也能够及时查漏补缺,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尽管在线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改变如此之大,但笔者依然认为在线教育无法颠覆线下教育,两者的关系是互补与融合。在线教育能够提高效率,提供便捷的学习方式,连接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改变教育的外在表现形式,但在线教育无法改变教育的内在本质。线下教育那种真实的体验感,在线教育可以无限接近,但无法完全达到。
实际上,目前市场上的在线教育产品并不是要替代传统教育,而是对传统教育进行补充。对于平台类的在线教育产品而言,最为重要的还是内容。流量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平台的财务数据,但只有内容质量有保证才能赢得用户的信赖,这一点在教育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技术类、服务类、数据类的在线教育产品而言,它们存在的意义是辅助传统教育做得更好。
未来的教育是线上、线下的融合,不再严格区分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内容类在线教育产品主要基于线下的内容制作,然后上传至平台。平台类和技术类在线教育产品也依赖于线下教育机构和用户的使用。线下教育产品也只有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才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触及更多的用户。
互联网与教育是深度融合而非颠覆的关系,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是互补而非排斥的关系。在线教育的核心和本质依然是教育,“教”与“学”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一种社会活动,这是任何技术手段都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