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本书在阅读、梳理与汇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尝试构建基于调节焦点理论的上级反馈影响下属绩效的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上级正向与负向反馈影响下属角色内绩效与角色外绩效的过程机制及边界条件相关理论解释;然后,采用三阶段、上下级配对的调查方式收集样本数据,借助相关统计学软件,采用定量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所提出的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具体而言,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与问卷调查法两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众所周知,文献研究法主要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与分析,从而形成一种对现有事实较为科学与全面的认知,是一种古老且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对古今中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帮助我们较为全面地掌握某一研究问题或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该问题或该领域的历史发展脉络形成较为清晰的认知,同时,该方法还具有安全、方便、快捷、低成本与高效率等优点。本书通过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EBSCO数据库、Emerald 数据库、ProQuest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Taylor & Francis期刊数据库、Springer 电子数据库、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收集组织管理中的反馈、上级反馈、调节焦点、反馈倾向、个体绩效等为主题的期刊、硕博论文、著作进行研读、梳理与归纳,尝试借鉴其研究思路与方法;同时,也对现有文献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与局限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调节焦点理论视角下上级反馈影响下属绩效过程机制及边界条件的理论模型。此外,还尝试通过对现有相关研究文献的借鉴与利用,逻辑推演出本书拟验证的各个研究假设。

(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为常见、普遍采用的方法,具体指通过对研究对象所组成的样本进行调查,收集汇总有效的样本信息与数据并进行分析,并通过描述性、解释性或探索性研究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是现阶段实证研究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快速地收集样本数据,并在调查工具信效度较好的前提下,确保收集到较为高质量的研究样本数据,且具有对被调查对象干扰性低、成本低廉等优点。在调查问卷的选择方面,要综合考虑测量概念普遍性、文化适用性等因素的影响以选择较为恰当的研究测量工具。由于本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讨上级反馈对下属绩效的过程机制及边界条件,并不是开发特定的测量量表,所以本书拟将采用已有较为成熟的测量量表来评价上级正向反馈、上级负向反馈、情境促进型调节焦点、情境防御型调节焦点、特质防御型调节焦点、特质促进型调节焦点、角色内绩效与角色外绩效,具体所采用测量工具均为西方学者在国外高水平期刊上公开发表的,且在我国情境下一定范围内得到验证的成熟量表。同时,在样本数据的具体收集过程中,本书将采用多阶段、上下级配对的方式收集样本数据,以求尽可能地避免同源偏差对研究结果的潜在影响。本书还将采用的具体统计学分析方法有信度检验、效度检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系数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调节效应检验、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及Bootstrap检验等。此外,本书将主要使用SPSS 22.0与Mplus 7.2统计分析软件对所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

1.3.2 技术路线

本书基于调节焦点理论,通过对管理实际现象及相关文献的理论进行分析,构建并验证上级反馈对下属绩效影响的过程机制及边界条件。如图1-1所示,本书分为五大块:第一,根据相关现实与理论背景确定本书主要的研究问题;第二,通过对组织管理领域相关研究的回顾与述评,识别现有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第三,基于调节焦点理论构建上级反馈对下属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第四,根据所构建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并根据研究需要选择测量工具、编制相关调查问卷、收集研究样本数据;第五,具体分析所收集的多源样本数据,对所提出的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形成本书的研究结果,对本书的理论意义、管理启示、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详细讨论,并指出未来研究值得重点关注之处,具体见图1-1。

图1-1 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