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桥古代史·第十三卷:晚期帝国(337—425年)
- (英)埃夫里尔·卡梅伦 (英)彼得·加恩西
- 2933字
- 2025-04-28 17:15:28
三 在巴黎称帝
随着360年2月君士坦提乌斯的特使德肯提乌斯到达高卢,潜伏的暗流浮到了表面,他奉命而来是为了将大批的军队东调(ⅩⅩ.4.2-3):4个附属军团,还有来自其他军队的300人,以及从朱利安的两支卫队中选出的精锐,总数大约占高卢军队的三分之一到一半。[27]这样有目的的调兵被看作是君士坦提乌斯对波斯在美索不达米亚又发动入侵的积极反应。他们肯定会想起类似的一次军队调动,后来就导致凯撒加鲁斯被免职,反映出这位资深皇帝对其凯撒在高卢权力日增的担忧。君士坦提乌斯的官员,主要是地方长官弗洛伦提乌斯,一直在向皇帝通报高卢的事态发展,因而后来朱利安及为他辩护的人都指责弗洛伦提乌斯直接造成了皇帝下令移交军队(Ep.ad Ath.282c;ⅩⅩ.4.2,7)。德肯提乌斯的到来显然表明朱利安作为凯撒处于从属的地位。尽管在四年中作为皇室代表他在西部前线成功地抵御了阿拉曼尼人,但仍要受地方长官和皇帝之间来往报告的支配。当下达调动军队的命令时,命令不是给在巴黎大本营的朱利安,而是给君士坦提乌斯属下的带兵军官,骑兵长官卢皮西努斯(最近接替塞维鲁),还有高级军官辛图拉。不顾朱利安的抗议,辛图拉听从皇帝的指令,带着从卫队挑选出的人向东开拔。此外,由于卢皮西努斯带着几个大队去不列颠作战而不在,作战军队的移交被推迟了。朱利安声称,他有责任听从君士坦提乌斯的命令,强调自己要服从卢皮西努斯和地方长官弗洛伦提乌斯的权威(Ep.ad Ath.283a,c)。[28]不巧的是,当德肯提乌斯来的时候,他的两员大将都在别处,卢皮西努斯在不列颠,弗洛伦提乌斯在维埃纳(显然在调集辎重,ⅩⅩ.4.6,8.20)。朱利安对此时他在尽力与君士坦提乌斯的高官合作的强调缺乏可信度,因为他常抱怨这些人对他的阻碍;而弗洛伦提乌斯的不在也让人产生一丝怀疑,此人此前经常出现在朱利安身边。[29]在没有指挥官的情况下,朱利安匆忙派出军队,为了防止(已有迹象)因士兵中流传匿名信而不满情绪上升(ⅩⅩ.4.10;cf. Ep.ad Ath.283b;Zos.Ⅲ.9.1)。调往巴黎城郊的团队奉朱利安的命令上路,军中的高官与他共餐(ⅩⅩ.4.13)。但结果并非是听从皇帝的命令,而是发生了一场叛乱。夜里叫着朱利安名字的士兵包围了大本营,要他当奥古斯都。天亮时,朱利安显然没有断然拒绝,最终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与其在斯特拉斯堡的那次拒绝不同)。在喧嚷声中,他被用盾牌高高举起,血勇卫队(Petulantes)的掌旗官把自己的项圈作为他的临时帝徽。他们新推举的统治者做的第一件事是按照传统进行就职捐赠,给每人发5个金币和1磅白银(ⅩⅩ.4.17-19)。
这次在巴黎称帝带有一些罗马后期篡位的典型做法——激起不满,聚集军队,军官聚餐,身着皇袍游行。朱利安不可能像他声称的那样是无辜的旁观者,只是受到突如其来、无法控制力量的驱使而为。他声称自己无辜以及对“神力”的提及自然反映出他对所发生事情应负的责任(Ep.ad Ath.282d,284b)。即使最初的发起与朱利安本人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奥里巴西乌斯以及与其有密切交往的少数人肯定获得了某种暗示[30],而忠于他的军官抓住了德肯提乌斯的到达以及其所下命令前后矛盾的机会。朱利安确信他只是利用君士坦提乌斯忙于东部事务所提供的现成的“喘息之机”实现了神意。他所参与的谈判只是为了迎合这几个月皇帝对他在交往中的指责(ⅩⅩ.8-9),这让他有了在高卢担当奥古斯都职责的自由。先前向东调遣的卫队被召回,其余军队也都在新皇帝的控制之下(ⅩⅩ.5.1)。君士坦提乌斯的旧属卢皮西努斯发现自己被孤立在不列颠,一旦他回到高卢就会被抓(ⅩⅩ.9.9;cf.Ep.ad Ath.281a)。弗洛伦提乌斯因为在属地遇到一个新的统治者,故而越过阿尔卑斯山逃亡(ⅩⅩ.8.21)。朱利安抓住时机用高位酬劳他在高卢的支持者(“他知道这些人的功劳和忠诚”:ⅩⅪ.8.1),而不顾君士坦提乌斯所做的安排(ⅩⅩ.8.9,ⅩⅪ.1.4)。360年夏爆发了越过下莱茵河征讨阿特亚里安(Atthuarian)法兰克人(“他们记不起来以前有皇帝入侵过他们的领地”)的三个月战事,接着沿河进军至凯泽奥克斯特,在此之前朱利安已退回维埃纳过冬(ⅩⅪ.10;cf.Jul.Ep.26.414b Bidez)。这座城市是他到达高卢最早号称凯撒的地方,在这里他举行了赛会以庆祝自己的统治五周年(360年11月6日),公开以现任奥古斯都的仪仗游行(ⅩⅪ.1.4)。朱利安反叛的另一面还不为公众注意,在高卢期间他仍然以基督教统治者作伪装(只有他的最亲密者是其叛教的党羽),361年1月他在维埃纳组织了显灵圣餐庆典(ⅩⅪ.2.4-5)。
这一在高卢自称奥古斯都的挑衅行为标志着与君士坦提乌斯交往僵局的结束。这是朱利安对其尊上的公开挑战,361年春他逮捕阿拉曼尼人首领瓦多马里乌斯(ⅩⅪ.3-4)使这一局面更加恶化,瓦多马里乌斯曾与君士坦提乌斯缔结了早期的盟约(354年签订)。朱利安公开宣称君士坦提乌斯怂恿瓦多马里乌斯的阿拉曼尼人袭扰莱提亚边境,他还编造信件说是皇帝和蛮族酋长的来往信函。[31]这是在军事上对付君士坦提乌斯的前奏。在对瓦多马里乌斯采取行动之后,朱利安在凯泽奥克斯特集结军队,派遣他们在新任指挥官统率下从高卢向东进发到潘诺尼亚。这次进军分为三部分,军队的主力有两支,穿过北意大利和莱提亚/诺里库姆,朱利安本人带3000名随从乘船沿多瑙河而下(ⅩⅪ.8;Zos.Ⅲ.10.1-2)。仲夏时节,一场凯旋典礼欢迎他进入希尔米乌姆城(ⅩⅪ.10.1)。[32]对朱利安随从中的演说家马默提努斯来说,这次沿河而下是一次连续而威严的进军[Pan.Lat.Ⅲ (Ⅺ).7]。实际上这是一次匆忙有时是秘密的行军,绕过主要的据点,朱利安行进速度迅捷,以突袭君士坦提乌斯留下保卫伊利里库姆的军队(ⅩⅪ.9.5-7)。[33]只花了一天举行赛会以愉悦希尔米乌姆表示善意的民众,朱利安前进途中在色雷斯边境的苏西关口安排了一队先锋(ⅩⅪ.10.2)。该关口在骑兵长官内维塔指挥下安全有了保障。他本人退回那伊苏斯的基地,等待君士坦提乌斯继续东进的消息。
这看来不费力就占领了伊利里库姆以及新奥古斯都的胜利进军只是更不牢靠的表象。对这时忙于内战的朱利安而言,伊利里库姆是“敌人的领地”,就在前两年君士坦提乌斯本人还在希尔米乌姆驻扎,成功地在多瑙河前线作战。这时君士坦提乌斯留在希尔米乌姆的两个军团要求朱利安回高卢,他们以君士坦提乌斯的名义占领了阿奎莱亚,威胁要封锁朱利安控制的阿尔卑斯山区,以隔绝朱利安与其西部支持者的联系。朱利安不得不分兵包围阿奎莱亚(ⅩⅪ.11-12)。在那依苏斯,朱利安面临这种紧急状况,以及从东部来的敌军(君士坦提乌斯已在深秋离开安条克)有可能会在苏西迎击他,这一情形使他犹疑不定。[34]这不仅是军队不够忠诚的问题,还有阿奎莱亚的百姓在某些市议会成员的带领下加入到反对朱利安的起事(ⅩⅪ.11.2,12.20)。针对这样的威胁,朱利安在君士坦丁的出生地那依苏斯城停下来,这里也是近来推翻僭越者维特拉尼奥以及对马格南提乌斯开战的地方。朱利安在此进行外交和宣传攻势,以使其统治合法化。在强烈的王朝背景下,他强调自己对帝国遗产的继承,是神召唤他参与其中。[35]在那依苏斯,他写了一些信为自己辩护,并将信寄往希腊各个城市(只有给雅典人的信完整地保存下来)和罗马的元老。给元老的信在元老院宣读,激起了敌对的反应,要求为君士坦提乌斯争得尊严(ⅩⅪ.10.7)。也许并非是出于通常的礼貌,朱利安讨好两位路过那依苏斯的资深元老(其中一人是叙马库斯),他们刚作为使节去见君士坦提乌斯(ⅩⅪ.12.24)。无论朱利安对这场争执的结果有何信心,当他在巴尔干地区等待时,军事和外交上的胜数都不在他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