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第四章 危机应对与儒学转型:德宗至文宗时期的儒学与文学
第一节 陆贽政论与唐德宗时期的政局
一 “诚”与德宗朝的政治伦理
二 势:王朝安全与政治识度
三 天命与人力:政治人物的使命与责任
结语
第二节 元、白制诰的政治训诫与元和长庆之际的政局
一 “中兴”之下的挑战:元和、长庆之际的局势
二 政治训诫:元、白制诰的文本分析
三 元、白制诰的形式变革
结语
第三节 历史之势与生民之意:柳宗元政论中的政治与道德
一 国家权力形成及社会治理中的德性问题
二 “大人君子”的治理能力与道德责任:“明”与“志”
三 历史生活的检验:事与理的一体不二
结语
第四节 中唐韩、柳文中的人性与政治
一 中唐时期的虐杀及相食与性三品说
二 国事与家事孰先:韩、柳的忠义观
三 意之善与事之善:韩、柳的善恶论
结语
第五节 刘禹锡文集中的历史与政治
一 “天与人交相胜”:政治认知中历史维度的强化
二 政治实践中的历史识见
三 咏史抒怀中的政治评价
结语
第六节 中晚唐的邑客与地方社会
一 信息沟通与舆论制作:邑客与州县长官
二 关系网络与邑客的在地认同
三 豪吏束手与救济乡里:邑客的“经典”像
结语
第五章 中晚唐的文学与儒学转型
第一节 天人之际:儒学转型视域下的中唐诗文新变——以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为例
一 天人相仇:韩愈的诗文之“奇”
二 天人不相与:柳宗元诗文的“骚怨”与“孤独”
三 天与人交相胜:刘禹锡诗文的“悲健”与“理致”
结语
第二节 文以明道:韩、柳古文书写的可能与规则及其限度—以语体为视角
一 语体与文体:语体视角的必要
二 韩柳“古文”书写的可能与规则
三 韩、柳“古文”书写的限度
结语
第三节 人兽之间:中晚唐笔记小说中的“形变”书写
一 人兽之辨的基本脉络与中晚唐的“心性”问题
二 人向兽的形变:“兽之所是”与“人之所是”
三 兽向人的形变与“人之所应是”
结语
第四节 中晚唐诗歌中的“身—心”与“心—事”
一 此身何足恋:中晚唐诗歌中的身体感
二 事间人事有何穷:中晚唐诗歌中的“心—事”
三 不觉百年半,何曾一日闲:中晚唐诗中的忙与闲
结语
第五节 中晚唐时期的以理言道及言意之辨与诗文观念
一 以论理为言道的知识风习
二 言可尽意与作为方法的言意之辨
三 言尽意论下的文学观念
四 结语
第六节 禅宗“意境”观念对儒家诗论的挑战与理学的回应
一 意境之“意”与中晚唐儒学回应的内在缺陷
二 天理与生生之境
三 人生之乐与兴亡之运
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专著
三、学位论文
四、期刊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12 15: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