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双峰学案(黄氏原本 全氏修定)(1)

双峰学案序录

祖望谨案:双峰亦勉斋之一支也,累传而得草庐。说者谓双峰晚年多不同于朱子,以此诋之。予谓是未足以少双峰也,独惜其书之不传。述《双峰学案》。(梓材案:是卷《学案》多仍梨洲原本之旧,谢山修补未完。)

黄柴门人(朱、刘再传。)

文元饶双峰先生鲁

饶鲁,字伯舆,一字仲元,余干人。髻龄有志于学,稍长,从黄勉斋干、李宏斋燔学。勉斋问:「《论语》首论时习,习是如何用功﹖」先生曰:「当兼二义,绎之以思虑,熟之以践履。」勉斋大器之。尝以《易》赴棘试,不遇,遂归,专意圣贤之学,以致知力行为本。中书舍人赵汝腾、御史董槐、左司谏汤中、提刑蔡杭等皆相为引荐,召,不起。时理学大明,师儒攸属,四方聘讲无虚日,作朋来馆以居学者。又作石洞书院,前有两峰,因号双峰。门人私谥曰文元。所著有《五经讲义》、《语孟纪闻》、《春秋节传》、《学庸纂述》、《太极三图》、《庸学十二图》、《西铭图》、《近思录注》。

百家谨案:黄勉斋干得朱子之正统,其门人一传于金华何北山基,以递传于王鲁斋柏、金仁山履祥、许白云谦,又于江右传饶双峰鲁,其后遂有吴草庐澄,上接朱子之经学,可谓盛矣。

祖望谨案:草庐尝曰:「朱子《中庸章句》、《或问》,择之精,语之详矣。惟精也,精之又精,邻于巧;惟详也,详之又详,流于多。其浑然者,巧则裂;其粲然者,多则惑。澄少读《中庸》,不无一二与朱子异、。后观饶伯舆父所见亦然,恨生晚,不获就正之。」则双峰盖亦不尽同于朱子者。

双峰语录

「下学上达,意在言表」。程子此语,盖为读书者言。读书是下学之一事,盖凡下学者,皆可以上达,但恐下学得不是,则不能上达耳。且如读书,则圣人所以作经之意,是上面一层事,其言语,则只是下面一层事,所以谓之「意在言表」。若读书而能求其意,则由辞以通理,而可上达。若但溺心于章句训诂之间,不能玩其意之所以然,则是徒事于言语文辞而已,决不能通其理也。程子曰:「玩其辞,不得其意者有矣。」又曰:「前儒矢意以传言,后学诵言而忘味。」此皆下学得不是,而无由上达者也。

问:「夫子所谓下学,兼知行否﹖」曰:「夫子此章只说知,惟程子引此以释『忠恕违道不远』曰:『斯下学上达之意。』却是兼知行说。」

问:「《或问》云:『上达而与天为一。』是知行都到,能如此否﹖」曰:「与天为一,亦以知言。方其未上达时,与天隔几重在。及其既已上达,则吾心即天,天即吾心。但圣人之上达,与学者之上达,有迟速之不同,圣人才学便达,学者则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久后方贯通。」

问:「入门涵养之道,须用敬否﹖」曰:「固是如此。但工夫熟时,亦不用说敬,只是纔静便存。而今初学却须把敬来作一件事,常常持守,久之而熟,则忘其为敬矣。」

问:「明道教人且静坐,是如何﹖」曰:「此亦为初学而言,盖他从纷扰中来,此心不定,如野马然,如何便做得工夫﹖故教他静坐。待此心宁后,却做工夫。然亦非教他终只静坐也,故下且字。」

因言《调息箴》亦不可无,如释氏之念佛号,道家之数息,皆是要收此心,使之专一在此。若此心不存,则数珠之数,数息之数,皆差了。调息亦然。人心不定者,其鼻息之嘘气常长,吸气常短,故须有以调之。息数停匀,则心亦渐定,调息又胜数息。

须是静,方看得道理出。庐山诸人如蔡元思、胡伯量辈,皆不肯于此着功,见某有时静坐,诸公皆见攻以为学禅,虽宏斋亦不能不以为虑也。

看道理须是涵养,若此心不得其正,如何看得出﹖《调息箴》亦不可无,盖心固气之帅,然亦当持其志,无暴其气也。

(梓材谨案:《双峰语录》诸条与附录,俱从程氏《读书分年日程》录出。谢山于是卷札记《双峰讲义》,是又欲补而未得者。)

附录

明甫见勉斋说「性者,万物之一原」,明甫曰:「在庐山时,饶师鲁曾如此说来。」勉斋曰:「是他这事物静了看得如此。」

(梓材谨案:据此,则先生亦名师鲁矣。)

双峰讲友

处士方连云先生暹(别见《勉斋学案》。)

双峰门人(朱、刘三传。)

州判陈东斋先生大猷

陈大猷,字文献,号东斋,都昌人。师双峰饶氏。历仕至从政郎,改黄州军判官。着《尚书集传会通》。子澔。

隐君吴准轩先生中

吴中,字中行,号准轩,乐平人。早慕伊洛之学,闻双峰饶鲁得考亭朱子正绪,往从之游,尽得其绪论,体认精详。隐居不仕,名藉藉当时。部使者税驾其门,因质曰:「《论语》言心凡几等﹖」即应声曰:「简在帝心,天地之心也。从心所欲不踰矩,圣人之心也。其心三月不违仁,亚圣大贤之心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众人之心也。」使者愕然叹服,惜其嘉言善行不尽传于世。

县令罗柘冈先生天酉

罗天酉,字恭甫,新昌人。师事双峰。成开庆进士,以格非心、去非人对策,丁大全摈外。历官知怀集县,不期年而治成。父卒服除,赋诗有云:「三釜为亲今莫及,万锺于我复何加。」遂不起。所著有《柘冈集》。(修。)

知州赵先生良淳

赵良淳,字景程,余干人,忠定公汝愚曾孙。少学于其乡饶双峰,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以荫,三迁至淮西运辖。改知分宁剧邑,俗尚哗讦,先生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者,尊礼之,其桀骜者,乃绳以法,俗为少革。秩满。知安吉州时,元兵垂至,知州李庚先遁,百事隳废,先生至,凡所以守御之备,悉举行之。饥岁盗起,劝富人出粟赈之,尝语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济人民,亦所不惜。」其言恳恳,足以动人,人皆倒囷以应。且以义谕盗,卒为良民。及兵围城,率众城守。元将范文虎遣使招降,先生焚书斩其使。卒为吴国定所卖,先降。先生自缢死,其妻雍氏同缢于郡治之集芳轩。

参军万先生镇

汤先生伯阳(合传。)

万镇,字子静,平江人。师方明甫、饶双峰,而双峰尤爱之,尝称:「天下读书,汤伯阳第一,子静次之。」(梓材案:汤伯阳,《一统志》作伯易,鄱阳人,亦双峰弟子。天下读书云云,双峰谓鲁时举语。)贾似道帅荆,辟先生为公安竹囗书院山长,不赴。登淳佑庚戌第,授澧州司户参军。着有《左传十辩》。仿晦翁社仓,率乡人以为规矩。鲁士能尝曰:「子静言语恳恳,极古今事情,非老生常谈也。」)

录事鲁宝潭先生士能

鲁士能,字时举,平江人。淳佑间进士。从饶双峰学。自号宝潭。为监利令,辟充沅州录事兼饷事。时吕帅政贪酷,沅有叔讼侄分金者,委先生勘,帅意有所望,而先生得诬状,据事申之。吕大怒,遣卒核所掌军饷,饷积三十余年,至是启之,耗五十石,责先生偿,白于朝廷,追毁出身文字,羁流沅州。六年,吕死,事得白。先生受诬与得直并无喜忧色。既归,讲学道岩。

山长程徽庵先生若庸

程若庸,字逢原,休宁人,从双峰及沈毅斋贵囗得朱子之学。淳佑间,聘湖州安定书院山长。冯去疾创临汝书院于抚州,复聘为山长。咸淳间,登进士,授武夷书院山长,累主师席,其从游者最盛,称徽庵先生。所著有《性理字训讲义》、《太极洪范图说》。陈定宇极称其《字训》。(云濠案:黄氏补本续云:「吴草庐澄,其门人也。」)

斛峰书院讲义

龟山先生杨文靖公曰:「古之学者,以圣人为师,其学有不至,故其德有差焉。人见圣人之难为也,故凡学者以圣人为可至,则必以为狂而窃笑之。夫圣人固未易至,若舍圣人而学,是将何所取则乎﹖以圣人为师,犹学射而立的然,的立于彼,然后射者可视之而求中。其不中,则在人而已。不立之的,以何为准﹖」又尝语罗公仲素云:「今之学者,只为不知为学之方,又不知学成要何用。此事大体,须是曾着力来,方知不易。夫学者,学圣贤之所为也。欲为圣贤之所为,须是学圣贤所得之道。若只要博古通今为文章,作忠信愿悫,不为非义之士而已,则古来如此等人不少,然以为闻道则不可。且如东汉之衰,处士逸人,与夫名节之士,有闻当世者多矣,观其作处,责以古圣贤之道,则略无毫发髣相似。何也﹖以彼于道,初无所闻故也。今时学者,平居则曰,吾当为古人之所为,才有一事到手,便措置不得。盖其所学,以博古通今为文章,或志于忠信愿悫,不为非义而已,而不知须是闻道,故应如此。由是观之,学而不闻道,犹不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