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双峰学案(黄氏原本 全氏修定)(2)

言道易,知道之体用难。言道之体用易,知道之全体妙用难。道者何﹖阴阳五行万物万事之理,初非有出于阴阳五行万物万事之外者。以形器为道,而不知其有冲漠无朕之体者,非也。以空虚为道,而不知其有阖辟无穷之用者,非也。知其体之无朕,而不知其弥纶六合,无毫厘之空缺;知其用之无穷,而不知其贯通千古,无顷刻之间断,则其体之全,用之妙,亦有知之而未尽焉者矣。或闻而知之,或见而知之,其知之而尽焉者乎﹖生而知之,不思而得,安而行之,不勉而中者,圣人也;学而知之,思焉而无不得,利而行之,勉焉而无不中者,贤人也,皆知之而尽焉者也。学者之学无他,亦学乎圣贤所知之道而已。学乎圣贤所知之道无他,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已矣。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大学》「明明德」之工夫也。主敬以立其本,则又《小学》之工夫,而《大学》之所以成始而成终焉者也。程、朱子以来,谁不知由《小学》而进于《大学》﹖然少而习焉,壮而勉焉,老虽或知之,往往未能尽焉。何也﹖文靖之言曰,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容默会于幽闲静一之中,而超然自得于书言象意之表,此读书之法也。不以此为法,而徒于章句训诂文墨议论之是尚,则其于主敬也,不过曰,有整齐严肃,而无怠惰纵肆,斯可矣;其于穷理也,不过曰,有诵读记问,而无疏脱遗忘,斯可矣;其于反躬也,不过曰,有忠信愿悫,而无私伪邪慝,斯可矣。呜呼!是岂知圣贤之学,斯道之全体妙用,有不但如是而已者乎﹖圣贤之学,斯道之全体妙用,其何以言之﹖道为太极,造化之枢纽,万物统体一太极也。心为太极品汇之根柢,一物各统体一太极也。万化之流行,由于元亨利贞之四德者,天地之全体妙用也。有人心之全体,而后天地之全体始于是而立焉。人心之全体少有或亏,则天地之全体不能以自立矣!有人心之妙用,而后天地之妙用始于是而行焉。人心之妙用少有或戾,则天地之妙用不能以自行矣!此参天地、赞化育所以不可一日而无圣贤之道。学圣贤之道者,不以一身一家、一时一世之心为心,而以弥纶六合、贯通千古之心为心;不以一身一家、一时一世之道为道,而以弥纶六合、贯通千古之道为道,则此心为此道之统宗会元,浑乎大德之敦化,此道为此心之泛应曲当,脉乎小德之川流。其于主敬也,必将如对日星,如临渊谷,静而无静,动而无动,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而弥纶六合、贯通千古之心在其中矣。其于穷理也,必将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究事物之准则,推造化之本原,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而弥纶六合、贯通千古之道在其中矣。其于反躬也,必将以无欲为一,以无息为诚,以日新为德,以富有为业,以一民一物不被其泽为己任,以天下后世不传此道为己忧,而此心此道之全体妙用皆在其中矣。张子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去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子思所谓「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曾子所谓「置之而塞天地,溥之而横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是皆吾分之所当为,而吾力之所能为者。文靖所谓「以圣人为师,犹学射而立的」者,此也;所谓「学圣贤之所为」,必欲闻圣贤所得之道者,此也,自非体之以身,从容默会而有深功,验之以心,超然自得而有余味者,能之乎﹖程子曰:「莫说道,将第一等逊与别人,且做第二等,才如此说,便是自弃,虽与不能居仁由义者差等不同,其自小一也。」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是志也,坐春立雪之时,身体心验之旧矣。「道南」之教,宁不以是为先务乎﹖由龟山、豫章而延平,逮吾朱子,大成集焉,推其说以教天下后世,至明且备。若庸尝取其后集所答刘季章书,画为四等之图,其一等曰圣贤之学,其二等曰仁义名节之学,其三等曰辞章之学,其四等曰科举之学。有剽窃架漏而不入等者,有志于第二等而未能笃实者,有志于第一等而不能无过不及之偏者,有在二三四等中不安于小成而能勇进于一等者。大抵三四等识趣不高,夺其旧习,虽有甚难,而其不变,亦自不足为世轻重。惟第二等,资质稍高,一生谨畏,循规守矩,向仁慕义,不为不力,惜其不知向上更有圣贤之学,切于身心而为事业之根本者焉。今之收拾人才,推广圣贤学问血脉,正须着力救拔此一等人,而不可与其下二等概而视之也。若夫圣贤之学无他,始由此以为士,终即此以为圣人;始由此以修身,终即此以平天下。即知此道是天地间自然之理,又知此学是吾人本分之事,既能真知而笃信之,则其趣向自然正当,其志气自然勇决,其工夫次第必能向上寻觅,不待他人劝率,而自不能已矣。不幸而或不遇于世,亦必有以自乐,而无所怨悔焉。呜呼!所以为闻道之士也,此所谓圣贤之学也。文靖曰:「学而不闻道,犹不学也。」若庸亦曰:「创书院而不讲明此道,与无书院等尔。立轩大夫宁不谓然﹖」或问:「弥纶六合、贯通千古者道也,圣贤之体是道,而欲其弥纶六合、贯通千古,其可泛然言之,而无一定之义乎﹖」曰:「以此心言,莫若一诚字,诚者,五常百行之根柢也。以此理言,莫若一中字,中者,应事接物之准则也。对而言,则此心此理不可偏废;单而言,则心不外乎此理,理不外乎此心,诚可以兼中,中亦可以兼诚。尧、舜、禹、汤言中,诚固在其中;《中庸》、《通书》言诚,中亦不在其外。朱子谓理只是一个理,举着全无欠缺,且如说着诚则都在诚上,说着仁则都在仁上,说着忠恕则都在忠恕上,只是这个,道理血脉,自然贯通,其此之谓欤!」

(梓材谨案:先生有《增广性理字训》若干条,当为补入。)

附录

朱枫林书《性理字训》后曰:「晦庵门人程正思《字训》三十条,勿斋增广之为六门百八十三条,今增善字补以蒙斋之训凡百八十四条,德业尽性心正四条,训有未妥,僭易数字,余皆元文。程敬叔《读书日程》:『八岁未入小学,教之读此甚善。』但此书四字成言,其语既简约,而题目多涉命性,其理又幽深,若非根据出处本义,而旁取世俗事物以开喻之,未见其有益也。试以开卷太极之训言之。孔子赞《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今训太极之字,当原乎此。其曰:『至理浑然,冲漠无朕者,理行乎事理之中,如身体之脉理,如枝干之纹理,彻上彻下,无不至到。』所谓至理也,脉理纹理,皆不一也,而皆必有统会之处。今以八卦观之,《干》、《兑》二卦,同生于太阳之象也;《离》、《震》二卦,同生于少阴之象也。《巽》、《坎》二卦,同生于少阳之象也;《艮》、《坤》二卦,同生于太阴之象也。又以四象观之,太阳少阴,同生于阳仪也;少阳太阴,同生于阴仪也。八卦四象,各有统会。既如此矣,则两仪岂无统会哉!故孔子指其统会者而名之曰太极。极者,屋之脊栋,中正高上,众材之所冓合者也。太者,大大之谓也。太极者,大大高上统会之称而已。《易》书之仪之象之卦,两而四,四而八,以至于无穷,由本而末,由原而流,皆所谓至理也。太极者,至理之浑然者也。浑然云者,如水之浑浊然,人之视之,不见其中之所有,盖理之统会,其胚胎融聚者,固如此也。泉之未发曰冲,沙地旷远曰漠。朕者,目未开而有其罅隙也。曰冲曰漠曰无朕,皆以形容其浑然者也。其曰『造化枢纽,品汇根柢』者,气一嘘而万物盈,所谓造也;气一吸而万物虚,所谓化也。气之造物化物,犹户之一阖一辟也,究而言之,则阖辟在乎枢,枢必在乎容,枢之纽,《易》之仪象卦者,造化也,所谓太极者,其枢纽。物之异类曰品,物之同类曰汇。万物并生于两间,而有同类异类者,如花叶之在枝干,或同或异也,究而言之,则枝干本于根,根必附乎命,根之柢,《易》之仪象卦者,品汇也,所谓太极者,其根柢也。玩诸《易》,以释太极之本义,本义既得,则后世儒者所称述,可一见而决。若异端之所言者,固不足论也。凡读圣贤之书,皆当如此考究,令字字有着落,非特此书也,故举此一条以见例云。」

进士许先生应庚(附弟应庭。)

许应庚,字春伯,平江人。游李宏斋及双峰之门。与弟应庭,并有时名,俱登绍定二年进士。先生尤以操行着。张万全守岳州,以学行宜列乡贡。

运使王敬岩先生佖(别见《北山四先生学案》。)

饶先生应中

饶应中。

(梓材谨案:熊遥溪从先生以得双峰之传,则先生双峰之高弟也。)

隐君汪东山先生华

汪华,字荣夫,号东山,祁门人。与族兄相同事双峰。早岁又从学鄱阳赵介如,江古心高弟也。与中书右丞燕公楠为同门友。至元初,公楠佥江浙行省事,道祁门,访先生,与论旧故,将荐诸朝,先生固辞而止。从孙克宽,知名于世。(云濠案:黄氏本云:「仲孙克宽,实能嗣其传。」仲孙当是从孙之囗。)

汪先生相

汪相,字魏夫。与弟荣夫皆学于双峰,两人问难叩击,悉得其蕴奥。祁邑理学之盛,自二人发之。

逸民吴可堂先生迂

吴迂,字仲迂,浮梁人。从双峰学。尝应科举不上,遂弃之。辟兵横塘,讲道不废。皇庆间,浮梁牧郭郁延之为师,以训学者,时称可堂先生。汪克宽,其门人也。(云濠案:黄氏本云:同邑郑合生、戴皆师事之。)所著有《四书语录》、《五经发明》、《孔子世家》、《先儒法言粹言》、《复位纲目》,使者表其所居曰「逸民」。年九十卒。

蔡愚泉先生汝揆

蔡汝揆,字君审,新昌人,用之七世孙也。师饶双峰,得道学之传。门人称为愚泉先生。所著有《希贤录》、《贯道集》、《友议》诸种(修。)

县令罗先生椅

罗椅,字子远,号谷,庐陵人也。双峰弟子。宝佑进士,以秉义郎为江陵教授,改潭州,宰赣之信丰,迁提辖榷货。(补。)

史水东先生泳

李先生实(合传。)

史泳,字自亨,余干人。尝述双峰之言曰:「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不足者亦能补,故人当与天地配,不当与万物伦。」同门李实尝曰:「自亨问答,出入微妙。」学者尊之为水东先生。

(梓材谨案:李先生实与胡弋溪门人临川李实同名。弋溪已在元之中叶,其门人不得与水东同门,盖别一人也。)

景程同调

提刑徐先生道隆(附子载孙。)

徐道隆,字伯谦,武义人。以任入官,为浙西提刑。元兵至临平亭山,令间道入援,时水陆皆有屯军,道绝不通,议由太湖经武康、临安县境勤王。即日乘舟出临湖门,泊宋村。郡守赵良淳既缢死,德佑二年正月朔旦,追兵及先生,江陵亲从军三百人殊死战,矢尽枪槊折,一军尽没。先生见执舰内,间守者少怠,赴水死,长子载孙亦赴水死。余兵有脱归者言于朝,命赠官赐谥,厚恤其家,立庙安吉。越三日,宋亡。(参史传。)

双峰私淑

山长袁先生易(别见《北山四先生学案》。)

教授吴先生存(见下《梧冈同调》。)

东斋家学(朱、刘四传。)

经师陈云庄先生澔

陈澔,字可大,号云庄,又号北山,东斋先生大猷子。于宋季不求闻达,博学好古,有《礼记集说》行于世。学者称为云庄先生。(云濠案:《江西人物志》作:「学者称为经师先生。」)年八十有二卒。元奎章学士虞集题其墓曰「经师陈先生墓。」

(云濠谨案:梨洲原本先生传末云:「明成化七年,礼部题请从祀学宫,未报。弘治十七年,巡抚御史张本、提学副使邵宝题准别祠祀之。」)

准轩门人

朱梧冈先生以实

朱以实,号梧冈,乐平人也。师事吴准轩,以绍朱子。子公迁。

梧冈同调

教授吴先生存(附《门人刘耳》。)

吴存,字仲退,鄱阳人。私淑双峰之学,部使者争劝以仕,不答。延佑元年,设科总管,史烜曰:「是不可无吴先生。」强起之,选授本路学正,不及代,归。又调宁国教授,未久引年。七年,聘主本省乡试,寻卒。先生尝语门人刘耳曰:「学非乐,不足言学。乐在心,心诚则乐,不然不乐,故一言一动,不可不诚。」所著有《程朱传义折衷》、《月湾集》。(补。)

祖望谨案:先生当与朱梧冈父子同辈。饶之《志乘》妄言先生为王逢原之徒,谬矣。

徽庵门人

县令金东园先生若洙

金若洙,字子方,休宁人。受业于程徽庵。宝佑间,乡举官黔江县令。宋亡不仕,归筑东园,隐读其间。所著有《东园集》、《四咏吟编》、《性理字训集文》。

范先生奕

吴兰先生锡畴(合传。)

范奕、吴锡畴,皆新安人,程若庸高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