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野墓志铭

这是一篇为亡友作的墓志铭。此类文体一般只表现两部分内容:人物的身世和对其人的颂赞。欧公作为一代宗师,这类文章的应酬颇多,故而虽好写,但写好不易。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淳厚质朴。全章以平白话语入文,不溢美,不滥情,将浓浓追思化作一一道来的絮语,唯有反复诵读,才见其中真味。

文章第一段阐明写作此文的原因。作者认为自己“有平生之旧,朋友之思与其可哀者”,此文之作,舍我其谁!作者对亡友的真挚情感已经浓浓溢出。

但作者在第二段中并没有顺势而下,大肆渲染,而是宕开笔锋,直追既往,回忆当年欢聚时的乐趣。借“众皆指为长者”之语赞美亡友的风范。既而又追述分别以来,再无欢会之乐,反而一哭尧夫,再哭希深,直至“今天哭吾子野”,感慨盛事无常,相知难得而易逝。痛悼之情于再三压抑之后,势如潮涌,奔泄而出,直道“呜呼,可哀也已!”于是戛然而止。

此后则转而叙述亡友的家世,中间夹叙了作者对亡友的直接评述,认为亡友的早逝,有抑郁不得志之处。但也只是片语带过,让人不觉玩味再三。

【原文】

吾友张子野既亡之二年,其弟充以书来请曰:吾兄之丧,将以今年三月某日葬于开封,不可以不铭,铭之莫如子宜。”呜呼!予虽不能铭,然乐道天下之善以传焉,况若吾子野者,非独其善可铭,又有平生之旧、朋友之恩与其可哀者,皆宜见于予文,宜其来请于予也。

初,天圣九年,予为西京留守推官,是时,陈郡谢希深、南阳张尧夫与吾子野,尚皆无恙。于时一府之士,皆魁杰贤豪,日相往来,饮酒歌呼,上下角逐,争相先后以为笑乐,而尧夫、子野退然其间,不动声气,众皆指为长者。予时尚少,心壮志得,以为洛阳东西之冲,贤豪所聚者多,为适然耳。其后去洛来京师,南走夷陵,并江汉,其行万三四千里,山,穷居独游;思从曩人,邈不可得。然虽洛人至今皆以谓无如向时之盛,然后知世之贤豪不常聚,而交游之难得为可惜也。初在洛时,已哭尧夫而铭之;其后六年,又哭希深而铭之;今又哭吾子野而铭之。于是又知非徒相得之难,而善人君子欲使幸而久在于世,亦不可得,呜呼,可哀也已!

子野之世:曰赠太子太师讳某,曾祖也;宣徽北院使、枢密副使、累赠尚书令讳逊,皇祖也;尚书比部郎中讳敏中,皇考也。曾祖妣李氏,陇西郡夫人;祖妣宋氏,昭化郡夫人,孝章皇后之妹也;妣李氏,永安县太君。

子野家联后姻,世久贵仕,而被服操履甚于寒儒。好学自力,善笔札。天圣二年举进士,历汉阳军司理参军、开封府咸平主簿、河南法曹参军。王文康公、钱思公、谢希深与今参知政事宋公,咸荐其能,改著作佐郎,监郑州酒税、知阆州阆中县,就拜秘书丞。秩满,知亳州鹿邑县。宝元二年二月丁未,以疾卒于官,享年四十有八。子伸,郊社掌坐,次从,次幼未名。女五人,一适人矣。妻刘氏,长安县君。

子野为人,外虽愉怡,中自刻苦,遇人浑浑,不见圭角,而志守端直,临事果决。平居酒半,脱冠垂头,童然秃且白矣。予固已悲其早衰,而遂止于此,岂其中亦有不自得者邪?

子野讳先,其上世博州高堂人,自曾祖已来,家京师而葬开封,今为开封人也。铭曰:

嗟夫子野,质厚材良。孰屯其亨?孰短其长?岂其中有不自得,而外物有以戕?开封之原,新里之乡,三世于此,其归其藏。

【译文】

我的朋友张子野死后的第二年,他的弟弟张充给我写了一封信,请求道:“我哥哥的灵柩将于今年三月的某一天在开封安葬,不可以不写篇墓志铭,给他作墓志铭没有人能比你更合适。”唉!我虽然不善于作墓志铭,但是我乐于传诵天下的好事使之流芳百世。何况我的朋友张子野,不仅他忠善的秉性值得铭记,而且又与我有着旧日老朋友的情谊,他的一生有着值得哀痛的地方,这一切都应该出现在我的文章里,难怪他的弟弟要求我来写墓志铭呢。

天圣九年时,我担任西京留守推官。当时,陈州的谢希深、南阳的张尧夫和我友张子野都还健在。这时留守府的人士都是杰出贤能的人才,每天彼此往来,饮酒唱歌,举行各种竞赛,相互争夺先后以此为乐。但张尧夫与子野两人往往不参与竞赛,他们不动声色,大家都说他们俩是忠厚实之人。我那时还年轻,对什么事情都充满信心,认为洛阳是东西交通的枢纽,聚集的人才多,是当然的事情。以后,离开洛阳到京城开封任职,又贬到南方做夷陵县令,由此走遍了长江、汉水一带,行程有一万三四千里。不管是在荒山还是水滨,无论是独自一人穷困地居住还是在游览,都希望能找到昔日的人才和他们聚在一起,可是再也找不到了。不过,即使是洛阳人也认为现在没有过去那般兴盛了。从此我才知道,世上的杰出人才不可能经常聚集在一起,想要找到这样的人做朋友更是难上加难,实在可惜啊。我还在洛阳时,已经为张尧夫的去世而痛哭,并且为他写了墓志铭;六年后,又为希深的去世痛哭,也写了墓志铭;现在又为我的友人子野撰写墓志铭。这时我又知道了不仅找到这样的朋友很难,连想要使有道德的好人长久活在世上也不可能啊。唉!真是可悲啊!

张子野的家世是:曾祖张某,封赠为太子太师。祖父张逊,曾经出任宣徽北院使、枢密副使,多次封赠至尚书令。父亲张敏中,曾任尚书省刑部郎中。曾祖母李氏封赠陇西郡夫人。祖母宋氏封赠为昭化郡夫人,她就是孝章皇后的妹妹。母亲李氏封赠为永安县太君。

子野的家庭与皇后有亲戚关系,几代都是大官,但他的装束和举止好像一个贫苦的读书人。子野勤奋好学,善于写文章。天圣二年中进士,历任汉阳军司理参军、开封府咸平县主簿、河南府法曹参军,王文康公、钱思公、谢希深和现任参知政事的宋公,都推崇他的才能,后改任著作佐郎、监郑州酒税、阆州阆中县知县,又调到京城任秘书丞。任职期满后,做亳州鹿邑令。宝元二年二月丁未日因病在任所去世,享年四十八岁。长子张伸,任郊社掌坐,次子张从,还有一个小儿子,年幼没有正式命名。有五个女儿,一个已出嫁。妻子刘氏,赠封为长安县君。

子野为人,外表虽然显得轻松愉悦,而内心很刻苦,对人厚道,不露锋芒,但品格端庄正直,遇到事情时勇于决断。平日饮酒到酒酣耳热时便脱下帽子,低下头只见头顶已秃,鬓毛已白了。我本来就怜惜他身体早衰,而他竟然这样去世了,难道他内心有不得志的悲痛吗?

子野名先,他的祖籍是博州高唐人,从曾祖以来一直在京城居住,葬在开封,现在应该算是开封人了。铭文是:

啊,子野!品质忠厚,才能优良。谁使他一生屡遭祸殃?谁使他寿命不长?难道他内心不能自得其乐,被外物加以摧残损伤?开封的郊外,新里这个地方,张氏三代人都葬在这里,子野也在这个地方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