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现代工业设计的形成与发展(1915~1939年)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现代工业设计在经历了漫长的酝酿阶段之后走向成熟的年代。在这期间,设计流派纷纭,杰出人物辈出,从而推动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设计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3.1 德意志制造联盟

无论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都没摆脱拉斯金等人否定机器生产的思想,更谈不上将设计与工业进行有机结合。工业设计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突破,源于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

德意志制造联盟由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可以视为是艺术和工业、艺术家和工业家的联盟。联盟的基本目的是追求产品质量以及体现这种质量的最优形式。联盟对于工业持肯定和支持态度,其成立宣言表明了该组织的目标:“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德意志制造联盟于1934年解散,后又于1947年重新建立。它注重宣传工作,希望将标准化与批量生产引入工业设计中,对德国和欧洲工业设计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1868—1940,见图2-20)是联盟中最著名的设计师,是著名的建筑家、艺术设计师、现代艺术设计的奠基人。1907年,他受聘担任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艺术顾问,开始了工业设计师的职业生涯,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及产品设计,为这家大公司建立起统一的、鲜明的企业形象,并开创了现代公司识别的先河。贝伦斯还是一位杰出的设计教育家,他的学生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米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和柯布西埃(Le Corbusier,1887—1965)均成为20世纪伟大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作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先驱,贝伦斯的作品朴素实用,体现了功能、加工工艺和所用材料的完美结合,见图2-21、图2-22。

图2-20 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1868—1940)

图2-21 电风扇(设计师:贝伦斯)

图2-22 电水壶(设计师:贝伦斯)

2.3.2 包豪斯

1919年4月,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将当时的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创建了Staatliches Bauhaus(国立建筑学校),简称Bauhaus。“包豪斯”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借指新的设计体系,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真正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它培养了新一代的现代建筑和设计人才,也培育出一个时代的现代建筑和工艺设计风格,被人们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由于当时的德国政局动荡,包豪斯经历了三次校址变化:魏玛(1919~1925年)、德骚(1925~1932年)、柏林(1932~1933年),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见图2-23)、汉内斯·迈耶(Hannes Meyer,1889—1954)和米斯·凡·德罗(见图2-24)先后担任过包豪斯校长。

图2-23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图2-24 米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

包豪斯的历史仅有短短的14年,但一直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具有争议的艺术院校。它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其很多设计教育观念至今还被运用到设计教学中。在设计理论方面,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包豪斯在德骚的校舍是现代建筑的杰作,在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见图2-25、图2-26。不同功用的教室、实习车间、学生宿舍等被自由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风车状的平面,功能处理分合明确,方便实用;立面造型充分体现新材料和新结构特色,完全打破了古典主义的建筑设计传统,简洁而清新。

图2-25 包豪斯校舍外部

图2-26 1976年部分原德骚包豪斯师生重聚的合影

如同校舍的建筑风格一样,包豪斯的平面设计和产品均具有简洁的特征,如图2-27所示为1923年“德国包豪斯学院设计作品展”的招贴广告。包豪斯的金属制品与家具设计造型功能完美,大多数产品能够批量生产。例如玛丽安·布兰德(Marianne Brandt,1893—1983,见图2-28)在1924年设计的茶壶,见图2-29。1925年马歇·布劳耶(Marcel Breuer,1902—1981)设计的“瓦西里椅”被称为“世界第一把钢管椅”,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钢管家具正式进入现代主义设计的行列,见图2-30。米斯·凡·德罗在1929年设计的一款由金属支架和两块长方形皮垫组成的沙发,外形美观,功能实用,在巴塞罗那世博会上引起轰动,大受欢迎,因而被称为“巴塞罗那椅”,该椅在当时的地位类似于现在的概念产品,堪称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

图2-27 1923年“德国包豪斯学院设计作品展”的招贴广告

图2-28 玛丽安·布兰德(Marianne Brandt,1893—1983)

图2-29 茶壶(设计师:布兰德)

图2-30 瓦西里椅(设计师:布劳耶)

包豪斯对于现代工业设计贡献巨大,它使设计获得了全新的内涵,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其教学方式也成为世界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范本,所培养的杰出建筑师和设计师将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但包豪斯也有局限性,例如为了追求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像,突出功能及材料的表现而忽视产品与人之间的感情和谐与交流等。包豪斯解散后,包括格罗皮乌斯在内的部分设计精英移民至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从事设计或任教,将包豪斯的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并传播开来。

2.3.3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设计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现代主义首先是对机器的承认:机器不仅是以批量生产方式产生理性现代设计的源泉,其本身也是一种进步的象征。现代主义主张创造新的形式,反对沿袭传统的样式和附加的装饰,从而突破了历史主义和折中主义的框框,为发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功能在造型上的潜力开辟了道路。现代主义设计是影响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设计活动,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二战以后格罗皮乌斯、米斯等一批欧洲现代主义的重要人物移民至美国后,将现代主义带到了美国,美国的现代主义迅速发展,最终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影响。

2.3.4 美国工业设计师职业化与工业设计发展风格

尽管第一代职业设计师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社会阅历,但是他们都经历过激烈市场竞争的淘汰赛。同时,他们的工作使工业设计真正与大工业生产结合起来,并且推动了各种设计风格的形成。

2.3.4.1 美国工业设计师职业化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工业设计作为一种正式的职业出现并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设计不再是理想主义者的空谈,而是商业竞争的手段,这一点在美国体现得尤为明显。

“工业设计”一词在美国最早出现于1919年,当时一位名叫西奈尔(Joseph Sinel,1889—1975)的设计师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并在自己的信封上印上了这个词。美国第一批职业工业设计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驻厂设计师,一种是自由独立的设计师。第一批职业工业设计师中较著名的有雷蒙德·罗维(Raymond Loewy,1893—1986,见图2-31)、哈利·厄尔(Harley Earl,1893—1969)、提革(Walter Darwin Teaque,1883—1960)等。

图2-31 雷蒙德·罗维(Raymond Loeway,1893—1986)

雷蒙德·罗维是第一代自由设计师中最负盛名的,也是第一位登上美国《生活》周刊封面的设计师,在该刊列举的“形成美国的一百件大事”中,罗维1929年在纽约开设设计事务所被列为第87件,影响巨大。罗维凭借敏锐的商业意识、无限的想象力与卓越的设计天才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生命。他在1935年设计的“可德斯波特”牌电冰箱,改变了传统冰箱的结构,简洁的箱型造型引领了冰箱设计的新潮流,见图2-32。1937年,罗维为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设计了K45/S-1型机车,不但减少了1/3的风阻,而且创造出一种象征高速运动的现代感,是一件典型的流线型风格的作品,见图2-33。罗维职业生涯恢弘而多彩,其设计数目之多、范围之广令人瞠目:大到飞机、轮船、火车、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小到邮票、口红、标志和可乐瓶子,参与的项目多达数千个,成功案例无数,获取了惊人的商业利润。

图2-32 “可德斯波特”牌电冰箱

图2-33 罗维与他设计的流线型机车

2.3.4.2 20世纪20~30年代美国工业设计发展风格

20世纪20~30年代,美国工业设计的主要风格表现为流线型的广泛运用。流线型设计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在工业设计中,它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且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普遍出现在电熨斗、烤面包机、电冰箱等的设计中(见图2-34),不少产品采用流线型完全是由于其象征意义,而非产品功能所必需。1936年,由赫勒尔(Orlo Heller,1897—1911)设计的订书机就是典型的例子,将表示速度的流线型用到静止的产品上,显示了流线型作为现代化符号的强大象征作用,见图2-35。作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元素,流线型风格通过出版物、电影等传播媒介流行到世界各地。

图2-34 1934年克莱斯勒生产的“气流”小汽车

图2-35 赫勒尔设计的订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