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溺爱是完全相反的两件事
问题2 孩子会被“爱”惯坏吗?
随着“刁蛮任性”“自私自利”“自理能力差”等缺点越来越多地在孩子们身上体现出来,并被各种媒体无限放大,年轻的家长们越来越认同“对孩子不可溺爱”的观点。然而,很多家长只是简单地把“溺爱”理解为“很多很多的爱”。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
一位36岁的男士,8岁孩子的爸爸,写信向育儿专家求助。
老师,您好!
自从有孩子以来,我就很关注科学育儿方面的知识。现在很多专家都提倡对孩子进行“放养”,尊重他的独立性,给他充分的自由。一直以来,我和他妈妈也是这么做的,我们把他当朋友对待,做什么决定之前都会征求他的意见,我们很少批评他、约束他,也不干涉他的爱好,甚至我还陪着他打游戏。可是亲戚朋友都劝我们,说我们太溺爱、娇惯孩子,“家长就要有家长的样子,孩子这么大,再不管教就晚了”。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不以为然,但是他现在慢慢长大了,我们发现他比同龄的孩子好动、胆子大,而我们的父子关系也更像是“哥俩”。我们不禁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如别人说的那样太溺爱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孩子会不会变坏呢?
之所以这么惯着孩子,其实跟我的心结有关。我就是在那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下长大的,父母对我很严厉,从来不溺爱我,我童年的印象里只有责骂、惩罚,没有表扬、奖励。虽然我在外人眼里一直很优秀,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童年的不愉快经历从来就没有淡忘过。从小到大,我做任何事都没有自信,即使获得成功也并不快乐,只是觉得如释重负。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跟我一样,可是到底哪种方式才是真正地对孩子好呢?
首先,我们必须要表扬一下这位爸爸。他关爱孩子成长,用心学习相关知识,并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专家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那么,现在我们来解答一下这位爸爸的困惑吧,他到底是不是在溺爱孩子?孩子会不会被“爱”惯坏呢?
心理学认为,溺爱和爱,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两种东西。溺爱的出发点是“管制、包办、批评”,而爱的出发点是“自由、宽容、欣赏”。
溺爱,就像是“披着羊皮的大灰狼”,它披着“爱的外衣”,行使的却是“占有和控制”的权力。家长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剥夺了孩子方方面面的自由,然而可能家长自己心里也不清楚,溺爱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任。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它恰恰是“反爱”,是违反儿童正常潜能的发展规律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被溺爱的孩子身上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比如缺乏主见、没有同理心、在家刁蛮在外胆小,等等。
爱背后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和信任,只有自由的人才能拥有独立的思想和快乐的灵魂。父母要想培养出快乐、幸福、有主见的孩子,就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并懂得把自由和宽容还给孩子。
现在我们分析得出,这位爸爸并没有溺爱孩子,在“尊重”“信任”这两点上,他凭着直觉做得很好。同时,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得到充分的爱,正常的真爱,就像新鲜的空气和干净的水一样,是绝对不会把孩子“惯”坏的。任何形式的爱的匮乏或剥夺,都会给孩子造成不可逆的童年创伤,就像这位爸爸的父母所带给他的那样,令他人到中年依然无法忘怀。
很多家长和这位爸爸有着相同的担忧,怕自己把握不好爱的尺度,怕一不小心变成溺爱。下面,我们就教大家怎样从具体行为上区分这两者。
溺爱,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代替孩子去做他本来应该自己做的事情”,比如,孩子能自己穿衣服了,家长还要帮他穿;孩子能自己吃饭了,家长还要喂他吃;等等。这种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意志和独立探索能力的爱,绝不是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是抱着欣赏和宽容的态度,在生活中赋予孩子以下3种权利,还给孩子的童年足够的自由。
1.选择权
很多时候,家长喜欢对孩子的事大包大揽,事无巨细,从选择报什么兴趣班,到购物时选择哪一套服装。长期在这种“包办”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变得没有主见,说话做事唯唯诺诺,或者有强烈的逆反心理。
2.尝试权
孩子正处在天真烂漫,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渴望积极探索的时期,家长应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多尝试新事物。
3.犯错权
过多的规矩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成长不就是从“系错扣子”“说错话”开始的吗?换个角度,家长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动手能力在增强”“童言无忌”呢?
总而言之,家长不要太紧张了,在弄清爱的实质以后,顺应天性去爱孩子吧。爱本身不是问题,谨小慎微、患得患失的爱才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