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长寿是对人体衰老的对抗运动
一、人体衰老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人的寿命可以达到120~150岁。然而,现在大多数人衰老太快,活不到120岁,距离正常寿命值很远。本应该70、80、90岁很健康,很多人40多岁就不健康,50多岁得病,60多岁死亡。提前得病,提前残废,提前死亡,一直是社会普遍的现象。
人的寿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长寿由以下因素决定:
从图1可以看出,健康长寿涉及五个因素:
图1 健康长寿因素图
——遗传15%;
——生态环境7%;
——医疗8%;
——社会因素10%;
——自我保健60%。
二、长寿基因有一定作用
遗传是生物的特性,没有遗传,就没有生物的繁衍。生物的特性是由遗传特性所决定的。遗传对寿命的影响,在长寿者身上体现的比较突出。一般来说,父母寿命高的,其子女寿命也长。巴马人的祖先大多数来自外地。历史上的同化与近代的闭塞,使巴马人形成天然封闭半封闭状态。在同化中,神秘的长寿基因悄然“潜伏”下来。研究人员曾对巴马现有74位百岁老人进行调查,发现68%的百岁老人属于长寿家族。但内因及遗传因素所占的作用并不是主要的,只占15%,85%的外因造成的。
三、环境是长寿重要因素——以巴马长寿乡为例
社会因素对长寿十分重要。巴马老人都生活在古老而和谐的社会生活背景中。巴马目前的百岁老人中大多不识字,也没有宗教信仰,但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他们以忠厚传家、孝道治家。他们日出而作沐浴自然,日落而息享受宁静。在巴马,年轻人谁虐待老人,谁就嫁不出去、娶不到老婆。在这里,谁家有百岁老人令人羡慕,因为长寿老人意味着“儿孙有福”。对于老寿星,人们崇敬有加。吃饭时,凡老人长辈在场,必请之坐于上席;行路时,如果见长者过来,年轻人均自觉立于道旁,待老人过去,自己才能走。
生态环境更是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地区长寿者多于城区,山区长寿者高于平原地区。这都与自然环境有关。一般来说,农村无污染,空气新鲜,而城市特别是工矿区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使环境变得污染,恶化了自然环境,导致疾病的发生。自然环境优美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可以美化人的生活和心灵,它为家庭个人提供了舒适、安静、优美的居住环境,是健康、幸福、长寿的摇篮。例如世界著名的五大长寿地区——前苏联高加索、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卡理、中国新疆的南疆和广西的巴马。那里是环境优美、温度适宜、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水源洁净的地区。巴马人为何如此长寿?国内外专家认为,巴马有以下有利于健康的生态环境:
1.地磁作用
地磁是巴马长寿村特有的自然资源,高达5.8高斯,其他地区为0.3~0.5高斯,由于地磁高的原因,使巴马成为“雷区”,一年有雷击时间为85天,最长连续时间为27个小时,闪电雷鸣是该地区负氧离子高出其他地区重要原因之一,在巴马很难见到参天古木,有的话也多次遭雷击,仅存残枝而已。
高强度的地球磁场能增加血流量,对高血压有良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下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概率。高强度的地球磁场能延缓衰老、诱生体内的SOD,清除体内垃圾,使自由基在体内蓄积减少,使细胞功能免受破坏,延缓细胞的生命力,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根据磁医学的共识,轻度磁场在治疗方面作用有:安神、镇痛、降压、降血脂、消炎等作用。轻度磁场在保健功能上有: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可减少动脉硬化或延缓动脉硬化,延缓人体衰老等。磁疗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形成的一种健康治疗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康复科学等各个领域。
高强度的地球磁场同时使巴马当地的水质被磁化,将水变成小分子团的六环水。科学证实,只有小分子团的水能通过仅2纳米的亲水通道进入细胞,激活第二信使钙系统,激活细胞酶系统,从而活化细胞系统,发挥生命的活力。
高强度的地球磁场可以屏蔽阳光中的有害射线;使得当地免受太阳紫外线以及其他宇宙射线的伤害,也保持了长寿村当地年平均气温20.4℃,最高37℃的最佳生存温度环境。
地球磁场强度较高还能够起到清新空气的作用,使当地的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达到6000/cm3,能够有效的消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使人体的疲劳素和血黏度降低,保持弱碱性体质。由此可见,长寿村独特的地球负磁场是当地人长寿的主要因素之一。
2.“天然氧吧”特殊功效
包括巴马在内的世界上著名的长寿村,都是在高山环绕,终年绿树成荫地区。绿色树叶又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吐出氧气,维护了生态平衡,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可靠保证。据测定,一个成人每天大约吸入0.75升氧气,呼出1公升二氧化碳,1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消耗1吨二氧化碳,产生0.75吨氧。故绿色植物有“天然制氧机”的说法。
空气中的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它是紫外线、宇宙射线、放射性物质、雷电、暴雨、瀑布等冲击下产生的。据现代医学研究:负离子能使氧自由基无毒化。氧自由基是人体万病之源,人体衰老之源。负离子能使人健康长寿,延缓衰老。负离子还能净化空气;使体液呈弱碱性;使细胞活化、净化血液、恢复疲劳,提高免疫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道系统均有良好生理调节效应。
巴马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在2000个至5000个,几个长寿村空气中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3万个,而在一般城市,这一数目是200个至500个左右。巴马长寿村之所以有着丰富的负离子,主要得益于当地的高强度的地磁和小分子团水。正是负离子对人的镇静和调节作用,使得巴马人心态平和,积极乐观,从而一辈又一辈的传承下去,形成了巴马长寿村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景象。因此,长寿村丰富的负离子也是当地人长寿的主要因素之一。
3.富含微量元素的水
巴马的母亲河——盘阳河经过36千米地下水运行,清爽甘甜含有24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低矿化度、低钠、含偏硅酸、重碳酸钙、锶达标,还含有镍、碘、锌、锂、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的水源。被美国《华尔街时报》称为“神仙水”。
盘阳河是巴马寿乡的母亲河、长寿河。由北向南悠然而下将巴马一分为二,更是巴马境内石山区和土山区的界河。由于在82千米的流程中有四段是伏于地下的暗河,河水四进四出于地下溶洞,水清见底,色如绿玉。因四进四出地下溶洞而被矿化,盘阳河水中含有十分丰富的矿物质,河水一般恒温于十七八摄氏度左右。
盘阳河的水是pH值在7.4-8的弱碱性水,而且还是小分子6环水,一个小分子水只有0.5纳米,城市里的自来水为2.6纳米;老化水(隔夜水)为6纳米。大分子的水不能通过2纳米的细胞,不能营养细胞,带出细胞的垃圾。经日本六所大学和五所医院确认:小分子水能保护体内肠道菌群的协调;促进钙的吸收;抑制癌细胞增生;消除动脉斑块,从而对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脑疾病有辅助性治疗作用,被科学家称为健康水、功能水、回归自然水,生态健康水,对长寿村人的健康长寿有极大的益处。
4.阳光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巴马长寿村的天空特别明朗,蓝天白云,日照时间长,而且日光是直射的,所以巴马4~14微米的远红外特别丰富,80%以上日光是被誉为“生命之光”的4~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远红外能激活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活性,调节机体代谢,有利于机体机能的恢复和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远红外还能促进和改善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并能增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及消炎、消肿功效。远红外的共振可使大分子的水变成小分子的水,生命之源的“核酸”在小分子的作用下才能分离成核甙、核甙酸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5.食物中微量元素丰富
巴马的地质构造是一条大型的地质断裂带,这个地带有丰富的锰、锌、镁、铁等矿物质,但铜含量特别低。现代医学证明:高锰低铜的土壤分布与心血管发病率出现负相关;而与长寿老人的密度呈正相关。专家经过对巴马各乡的水田、旱地、菜地中土壤微量元素进行随机抽样分析,发现巴马北部石山区土壤中锰、锌含量极高,而铜、镉含量低。他们又对巴马老人头发进行检验,发现巴马长寿老人头发中锰的含量比广州、武汉、日本东京正常人高出10倍。微量元素锰,能激活人体内的歧化酶(SOD)。歧化酶被誉为“生命之花”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而锌被称为“生命之花”,它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
6.气候温和
巴马处于广西西北部,是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过渡带,纬度23°30′~24°,冬无严冬,夏无酷暑。年均温为21℃,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25.9℃和16.9℃。全年均需盖被,无霜期为357天。
四、医疗对寿命有重要影响——以黑死病为例
医疗条件对人的寿命有重要影响。古代人生态环境很好,但缺乏医疗条件,对寿命影响很大。在生产力低下的4000年前的青铜器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只有18岁,古罗马时代为23—25岁。
古代医疗条件落后,常常因为流行病或瘟疫夺取很多人的生命。以黑死病为例,在14世纪中期,欧洲受到一场具毁灭性影响的瘟疫侵袭,即一般人所称的黑死病,实际上是鼠疫。它从中亚地区向西扩散,并在1346年出现在黑海地区。它同时向西南方向传播到地中海,然后就在北大西洋沿岸流行,并传至波罗的海。约在1348年,黑死病在西班牙流行,到了1349年,就已经传到英国和爱尔兰,1351年到瑞典。1352年,黑死病袭击了莫斯科,连莫斯科大公和东正教的教主都相继死去。
黑死病的魔爪伸向了各个社会阶层,没有人能逃避死亡的现实。只有路途遥远和人口疏落的地区才未受伤害。黑死病是历史上最为神秘的疾病。从1348年到1352年,它把欧洲变成了死亡陷阱,这条毁灭之路断送了欧洲1/3的人口,总计约2500万人!在以后300年间,黑死病不断造访欧洲和亚洲的城镇,威胁着那些劫后余生的人们。尽管准确统计欧洲的死亡数字已经不可能,但是许多城镇留下的记录却见证了惊人的损失:1467年,俄罗斯死亡127000人,1348年德国编年史学家吕贝克记载死亡了90000人,最高一天的死亡数字高达1500人!在维也纳,每天都有500~700人因此丧命,根据俄罗斯摩棱斯克的记载,1386年只有5人幸存!根据今天的估算,当时在欧洲、中东、北非和印度地区,大约有1/3到1/2之间的人口因此而死亡。
但就这样一个造成欧洲、中东、北非和印度地区大量人口死亡的严重疾病,后来却由一个小小的技术发明而销声匿迹。黑死病盛行的后期,由于肥皂的发明,使其感染几率下降,最后直到灭绝。目前有黑死病病毒仅在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实验室存在。
现代社会医疗技术发达,流行病或瘟疫的影响几乎降到零。包括非典、甲流也没有对人类生命造成重大影响。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平均寿命愈来愈高。以日本为例(见图2):在18世纪中叶,人的平均寿命是35岁;1953年,平均寿命男性为50.6岁,女性为53.9岁;1965年,男性为67.74岁,女性为72.92岁;1995年,平均寿命男性为76.57岁,女性为82.98岁。
图2 日本国民平均寿命增长线
五、自我保健是寿命的最主要因素
自我保健因素远远超过其他因素的作用。古代皇帝专门有太医,医疗保障比平民百姓好万倍。但由于过着声色犬马过于奢侈的生活,忽视自我保健,平均寿命仍然很短。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到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前,历经4000多年,约有67个王朝,446位皇帝(不包括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42岁。
现代社会自我保健上升到影响人的寿命的最主要因素。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是世界上人类最大的死亡原因。在发达国家,70%~80%的人死于心脏病、脑卒中、高血压和肿瘤,这些所谓“生活方式疾病”,至今已占其死亡率50%以上。
人的心理、情绪与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常处于心理紧张状态下的人,往往容易罹患疾病。生活在文明社会里的人,没有一个能躲得过各种心理压力,从小孩开始就有升学的压力,毕了业有找工作的压力,找到工作又有工作的压力,结婚了马上有经济上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压力可能会使一个人的心理像一根绷紧了的弹簧,随时都有断裂的可能,加速衰老速度。相反,乐观、豁达和坚毅无畏的精神,则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饮食、营养与长寿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的90年代初与80年代相比,肉类消费量增加了80%以上,肉、蛋、脂肪消费量较高的地区,癌症、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等死亡率明显偏高,这从另一侧面说明饮食结构的变化给寿命带来的影响。
我国内地长寿地区百岁老人的饮食结构大都为低热量、低脂肪、低动物蛋白、多蔬菜类型。新疆长寿老人的饮食虽然以奶类、奶制品及羊、牛肉蛋白质为主要来源,但他们常吃粗粮,没有其他不良嗜好。四川百岁寿星超过千人,多数老人吃素,常吃蔬菜、豆制品。前苏联有个长寿村,村民平均年龄120岁,村民长寿与饮用一种桑树的果汁有关。巴马人膳食结构为“粗、杂、素、淡、鲜”。
粗:巴马人常年食用玉米、红薯、豆类,因为是山区,稻谷、麦种得少,故米及面粉类的食品不成为主食。特别要提的是主食玉米,是以巴马特有的“黄金玉米”的品种,它比一般玉米多出好几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纤维素、微量元素,如含硒微量元素为450微克/百克,八盘村高达800多微克/百克,但人体日常需要为每日量为50微克。硒有抗衰老、防癌、治癌的功效,黄金玉米含有一种特殊的抗癌因子——谷光甘肽 [1],这种因子与人体几种抗癌物质结合,就能使致癌物失去活性。巴马人以玉米粥为主食,极少煮干饭,符合中医“经糜粥自养”的养生观点。
杂:长寿老人不挑食也不偏食,除玉米为主,红薯和豆类杂粮为补外,还配吃多种蔬菜和野菜,不但吃的食物种类杂,而且菜的做法也是以“大杂烩”为主,常把粮、肉、菜混在一起煮着吃。蔬菜以芥菜、白菜、芥兰、苦脉菜、南瓜苗为主,豆以黄豆、饭豆、黑豆、绿豆、四季豆、猫豆为主,瓜类以冬瓜、苦瓜、黄瓜、木瓜、丝瓜、佛手丝、西瓜、香瓜等。野菜是巴马人最爱,如雷公藤、革命菜、筋菜等各类野生菌类植物。
素:他们常年以素食为主,很少吃荤腥,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的宴席上才吃上点鱼肉,而所吃的肉类,也都以巴马特产的香猪肉为主。
淡:长寿老人祖祖辈辈养成吃盐少的习惯,平均每人每天食盐量在3克以下。
鲜:巴马人吃的都是本地产的自然生态作物,没有污染,是天然的绿色食品。
巴马人饮食千卡摄入量是:90岁以上老人为1409千卡,远低于平均日摄热量2400千卡的国际长寿标准。是“限制卡路里摄入”长寿论的有力佐证。
值得一提的是巴马食用油——火麻仁油,是唯一能溶解于水的植物油,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火麻仁油有油酸、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亚纳酸等成分,有降血脂、降压、预防动脉硬化等功效,巴马地区肿瘤、心脑血管发病率极低,饮食结构是功不可没的。
我们的身体维持正常的体能活动需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再加上多种的维生素与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与矿物质需要的量虽然不多,却一项也不能少。而我们日常的食物中很难有完美的配合,尤其是现代忙碌生活中的快餐,往往是油脂与热量太高,天然的维生素与酶含量却严重不足,造成世纪流行病——肥胖及糖尿病等疾病,自然也在加速人的衰老。
早在30年代,英国奈尔大学的营养学家克莱德·麦卡就做过这样的试验:限制一组小白鼠热能的摄取量,但保证其他必要的营养;另一组小白鼠自由取食。结果,自由饮食的小白鼠175天后骨骼就停止了生长,限制饮食的小白鼠300天、500天乃至1000天后骨骼还在缓慢地生长着;自由饮食的小白鼠不到两年半全部死亡,限制饮食的小白鼠活了3~4年,限制组小白鼠的肿瘤发病率也比自由饮食组的少得多,最常见的肾硬变几乎完全消失。经过多次重复试验,结果都是一样,这就是老年学研究中最惊人的“麦卡效应”。
近年来发现的一些长寿老人,除其他原因外,普遍都有控制饮食的习惯。可见,限食能延缓衰老、实现长寿。为什么适当限食能延缓衰老呢?美国免疫学家奥福尔指出:限食可使机体免疫力在老龄时仍保持旺盛,使免疫中枢器官——胸腺的定时紊乱得以推迟,从而延缓衰老过程。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大村裕教授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比进食前增加数万倍。这种物质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细胞增殖,并能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大脑早衰的主要物质。大村裕教授指出,目前虽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来控制饱腹时“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在大脑中的生成,但推迟脑血管硬化和大脑衰老,则是完全可能的。
我们的祖先求生存必须每天进行体能活动,无论是狩猎还是耕种都要用劳力,运动已牢牢地记忆在我们的遗传基因中,我们的血液循环、肌肉的更新强化、荷尔蒙的分泌,处处都要有适当的体能活动才能维持正常。很不幸的,文明进步后,出行有车代步,工作多数已无须劳力与运动,使多余的能量无法消耗,转化成为脂肪积存体内,也导致血液循环不良、荷尔蒙失调,这是现代生活使衰老加速的最大原因之一。
体能活动可以提高身体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更是极为有益,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改变。有位病理学家通过数千名尸体解剖的研究,发现脑力劳动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是14.5%,体力劳动者仅1.3%,两者相差11倍。动物学家发现,大象在野外生活可活到200岁,一旦被俘获,关进动物园,尽管生活条件比野外好得多,却活不到80岁。野兔平均可活15年,而自幼养在笼内过着“优越”生活的家兔,平均寿命才4~5岁。
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已受到严重的破坏与污染,空气、水、食物与居住环境到处充斥着污染,很多污染物积存在我们的身体组织中,造成机能的损害,让人加速衰老。如果能有效地躲避环境污染,防范环境污染对人体带来的各种损害,则可以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