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抗逆力的过程与类型:以慢性病儿童为例
- 冯跃
- 2120字
- 2020-08-29 07:13:23
第四节 家庭抗逆力的研究脉络分析
前文中对家庭抗逆力模式的介绍,仅是一种概要性的归纳,笔者尝试从多重视角综合勾勒出以家庭为核心的内外互动格局、价值立场以及方法手段等角度观照下的模式,这既是一个理论模式逐渐丰富完善的累积过程,也折射出理论演变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与临床方法的不同借鉴,如从早期的病理学视角、缺失视角到优势视角、临床视角的转变,从静态的结构研究向动态的过程研究的转变,从标签化的类型研究向增权的优势视角的转变,从关注个体能力获得到关注社会关系的综合建构的转变等。
Hawley和DeHaan(1996)详细归纳了家庭抗逆力产生的三个重要背景性因素,这里可能有助于体会研究模式转变的内在原因。
第一是家庭优势视角的出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家庭优势视角(family strengths)逐渐成为家庭研究中的“显学”,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临床实务(如策略聚焦疗法、叙事治疗等),都普遍关注家庭的能力建设、家庭促进健康以及抗逆力的生成等品质,从而逐渐取代了过去的病理学或问题视角。家庭优势研究特别强调良性运转的家庭所具备的共性特点,如开放性的沟通能力、冲突化解能力等(Lewis, Beavers, Gosset, & Phillips, 1976; Stinnett & DeFrain, 1985), Walsh(2006: 4)在对家庭抗逆力的研究意义表述中提出,“家庭抗逆力的研究框架,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基于过去缺失视角的很多观点,我们不再追问家庭成员如何应对各种不利处境与失败境地,而是关注他们如何成功摆脱逆境的过程”。
第二是发展性的精神病理学研究。以影响因素为主要关注点的发展性精神病理学研究(developmental psycho pathology)聚焦于促使个体面对显著逆境时的诸多风险及保护要素。风险性的要素机制可能是遗传或环境等的共同促动,构成个体面对危机压力的条件性因素;风险机制通过保护机制加以调节,包括个体所具有的各种内在品质(如智商、内部控制能力、自信心等)以及外在的社会环境(如人际关系、父母支持、社区资源等),这一方法的基本观点是具有高保护机制的个体更有可能主动面对风险而形成合适的抗逆力。
第三是家庭压力理论的研究。在家庭压力理论(family stress theory)研究中,Patterson(2002: 349-360)认为家庭在个体、家庭及社区三个层面经历的一系列需求挑战是由相应的三个层面的驾驭能力所掌控的,而作为个体层面的家庭成员与作为整体的家庭实体会表现出不同的需求与能力间的意义关系。这些观念将会影响到他们对家庭的认同感、价值观等很多方面。家庭压力理论认为具有抗逆力的家庭能够运用个体、家庭以及社会资源,在三者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从多个层面应对逆境带来的种种挑战。
当然,家庭压力理论与发展性的精神病理学研究有十分相似的地方,两者都认为抗逆力发挥平衡压力与优势的功能,只是前者更倾向于把家庭层面的建构看作抗逆力表达的又一重要因素。这就与传统意义上把家庭看作抗逆力生成的风险或保护机制有所不同,抗逆力不仅仅在个体层面发生,也是家庭成员彼此间相互影响、发挥整体合力的结果。
近二十年来,家庭临床领域的主导趋势依然侧重于以能力及抗逆力为本的意义建构(Amatea, Smith-Adcock. & Villares, 2006),其中包括家庭信念与期待研究、家庭的情绪关联研究、家庭组织风格研究、家庭学习机会获得程度研究等(Fernandez et al., 2013)。从优势视角向临床服务方向转变又预示着家庭抗逆力的实务化发展趋势(Walsh, 2003),也就是说,早期家庭抗逆力研究主要关注抗逆力的个性化品质,如情绪行为管理、自我控制等,现在逐渐开始关注有效的父母教养方式,同侪关系中的亲社会行为表现、社区资源动员等社会关系的重构问题,包括运用焦点解决治疗模式(solution focused therapy),叙事治疗、家庭功能治疗等临床策略。此外,在对家庭应对内外风险及压力的专门领域探究中,当属Pauline Boss(2006)对模糊性创伤的研究以及Froma Walsh(2003)对一般家庭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前者关注家庭在面对种种风险及压力时的创伤或失落体验及家庭生态格局的重建,后者更为关注的是常态或一般意义上的个人及家庭如何通过彼此间的关系改变与重塑家庭发展的内在动力。
此外,国内在家庭研究领域,依然鲜有以独立的实体视角专门审视家庭抗逆力的研究,对其中的某些研究模式有所借鉴的成果大致包括徐安琪等(2008)对家庭压力特征的研究、刘汶蓉等(2008)对家庭经济压力的研究、童敏(2011)对流动儿童应对学习逆境的过程研究以及纪文晓(2017)对罕见病儿童家庭抗逆力的家庭系统研究等。此外,翻译类的作品以朱眉华(2013)对芝加哥大学Froma Walsh的《家庭抗逆力》引荐为代表,作为国内在该领域初步系统化的研究标志。
综合反思家庭抗逆力的上述研究基础,如果说来自家庭系统以外的诸多风险与不确定性是生活的一种常态,那么家庭抗逆力则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概念及研究工具。它既是一种风险和保护机制,又是既定社会与文化脉络下的产物,更是一种发展性的应对策略,用以帮助个体,尤其是成长中的儿童及青少年获得其受益终身的内在能量。恐怕没有人会否定,逆境对每个家庭来说,似乎都是一种必然的遭遇,然而,很少有家庭被认为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抗逆力,似乎在面对不同的逆境与挫折过程中,家庭成员能够敢于正视现实,寻求积极的发展性的应对策略与过程是利于家庭成员抗逆力生成的常态表现,这也是在反思青少年成长策略时不应简单把家庭作为背景性参照因素,而应进行专门的系统化研究审视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探究青少年抗逆力的生成模式与路径,总会通过家庭抗逆力的研究,找到直接与间接策略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