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突破思维:凝聚企业的核心力

1.1.1 激发员工的“核动力”

股权激励的形式,就是让公司的核心员工、管理层、技术骨干等通过各种方式拥有公司的股票,这种形式看起来是老板让出了一定的公司利润,和公司的核心人员进行分享,事实上却能够充分调动起员工工作的激情,激发内心工作的“核动力”,努力工作。

因为此时的工作,对这些被激励员工而言,已经不纯粹是一份工作,而成为了自己奋斗的事业,自然会改变被动工作的状态,变被动为主动。因为只有把工作做好,公司实现了不断盈利,自己才能够按照相应的比例,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与此同时,被激励员工收益的不仅仅是企业的利润,更多的是一份事业上成功的喜悦。所以,在经营企业时,老板一定要学会以股权激励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员工内心努力工作的“核动力”,这样企业才能在员工的十二分努力之下,得以快速发展和壮大,如图1-1所示。

图1-1

为什么要激发员工的“核动力”呢?

(1)“核动力”就是员工的潜能,企业激励员工的目的,不是让员工100%发挥出自己的能量,而是120%调动起来。所以,只有员工将其潜能发挥到极致,公司才可能有大发展。

(2)激励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大力发展,而即使是以科技为主的公司,其发展也不可能只靠老板,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还在于员工,因此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工作态度是呈正比的。

(3)通常激励措施只针对业绩突出的员工个人,所以企业在实施激励时,还应注意对企业中团队的整体激励,充分调动起团队的工作激情,以实现公司的飞跃式发展。

案例解读:

在激励员工上,微软公司采用的是股票期权的形式,且这种激励是全员性的,针对公司的每一个人,只不过相应的激励比例有所区别。比如每一位公司员工都可以拥有公司的股票,并享受到15%的购买优惠,管理层或公司核心技术骨干的优惠幅度更大。并且,这种股票期权的锁定期还不长,只要公司正式职员工作满一年后,公司即授予其一定的股票买卖特权。

在这种激励模式下,微软公司职员的工资其实并不高,公司甚至将工资降到比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还要低的程度,但这种“低工资、高股份”的激励模式,却让微软公司几乎所有的职员都一直在尽心尽力地工作,充分调动起职员内心的“核动力”,因为工作出色了就会得到重用,就会以更优惠的价格获得公司的股票。

在这种激励模式下,无论是微软公司,还是创始人比尔·盖茨个人的财富,均得到了快速增长。

专家点评:

• 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发展中的大型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如果公司老板或企业掌舵人不懂得运用股权激励的形式激发员工的“核动力”,那么小公司就难以成长,而大公司也难以实现二次腾飞。

• 俗话说,有舍必有得。作为公司老板,只有懂得了舍得的艺术,最终才能得到心中所想要的东西。

疑难解答:

问:年终奖不同样是一种激励吗?为什么非要实施股权激励?

答:的确如此。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发展中的小公司,因公司业绩不稳定,有的公司甚至在创立之初,短期实现盈利很困难,更使得公司的现金流不够充实,影响了年终奖的按时发放,以及年终奖发放的数额。这时候,采用股权激励,尤其是限制性股票或期权等形式,便能够很好地解决公司眼前资金困窘的压力,同时还能够让员工因拥有对公司未来发展壮大的前景,而充分调动起内心的“核动力”,勤奋工作。所以,实施股权激励,远远胜于年终奖的发放。

1.1.2 权力分化,老板放权

大到国家,一直在实施简政放权;小到企业,身为公司老板,同样需要学会让自己的权力下放,真正做到放权。即使是以技术见长的老板,也要懂得如何通过股权激励的形式,将自己在公司的地位放低,让相关的权力充分落实到具体执行的人员那里,这样才能让员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如图1-2所示。

图1-2

如果一个老板舍不得放下一些自身的权力,事必躬亲,就会变成“一言堂”,老板不仅会累死,公司也难以做到在集思广益的情况下,以更好的方式更准确地定位发展。

老板在放权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1)要明白放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将权力放到能够最大化合理运用权力的员工手中,一来老板可以从烦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二来可以让部分权力最大化发挥作用。

(2)不能牺牲公司的最终决策权。最终决策权是公司发展的关键,所以老板在放权时,自己在公司的股份和控制权不能丢失,否则极易导致虽然公司发展了,但却成了别人的公司。

(3)应多从发展公司的角度进行思考,突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因为束缚公司发展的往往不是所倚重的方法,而是一个人的思维。

案例解读:

苹果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知名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乔布斯通过苹果手机几乎颠覆了整个行业的认知和人们的观念。很多人都知道乔布斯用“苹果”改变了人们对手机的概念,却忽略了他在用人方面实施的股权激励和放权。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乔布斯要求乔纳森·艾维设计一款色彩绚丽的阴极射线管电脑。尽管乔布斯本身就是一位设计大师,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事必躬亲,而乔纳森·艾维又是专门设计出身的技术人员,因此乔布斯才将设计大权交给了他。

乔纳森·艾维不仅很快就设计出了第一台iMac,而且又相继设计出了iPod、iPhone和iPad,以及当时世界上最轻薄的平板电脑——iPad 2。

乔纳森·艾维凭借自己的设计天赋取得的成绩,让乔布斯成功扭转了苹果公司的颓势,营业额一跃超越了谷歌和微软公司,成为了世界第二大企业。而在2012年,乔纳森·艾维也获得了超过1500万英镑的苹果公司股份,并升任苹果公司的工业设计高级副总裁。到了2013年,乔纳森·艾维的职务再次发生了变化,由工业设计高级副总裁直接升任设计高级副总裁,成为苹果公司所有设计业务的掌门人。

虽然说是乔布斯成就了苹果公司,但苹果公司的最终成功却离不开乔布斯的放权激励,让乔纳森·艾维担当苹果公司的“设计灵魂”,这才有了苹果公司的异军突起,和备受世人关注的苹果手机和系列产品。

专家点评:

• 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老板实施股权激励不仅仅是让利,还要学会让出一定的权力,这样员工才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更好地推动公司向前发展。

• 老板在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过于放松自己的控制权,让自己在公司的地位过低,避免因股份过少而丢掉公司的控制权。

疑难解答:

问:在股权激励过程中,老板放权是不是就意味着必须拿出较多的股份来激励员工呢?

答:不一定。实施股权激励,的确需要老板降低其所占公司股份的份额,但并不一定要拿出较多的股份。而放权是指权力的下放,比如对某个产品环节的拍板,老板即可在对员工实施一定的股权激励的同时,将这个决定权完全交给对方来行使和把关。

1.1.3 基于利益的共赢

有句话说“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共同的利益。”这是通过对人性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其实就是让出一部分利益,使公司老板和员工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实现最终的共赢,如图1-3所示。

图1-3

公司如何寻找与员工的共同利益呢?

(1)作为公司老板,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老板是公司中的最高职位,在考虑公司盈利的同时,必须让员工得到一定的成长,同时也收获利润,才能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共同利益。

(2)降低自己的姿态,从员工的角度来考虑利害关系。这样老板就会明白,员工需要的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到更多的收益,因此就可以通过激励,将员工的收益与公司的收益联系在一起。

(3)毕竟老板和员工都是人,有感情、有思想,所以在实现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除物质激励外,在精神上也应当给予肯定,这样会更有利于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有效地捆绑在一起,实现共赢。

案例解读:

在前两年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在永辉超市内部却看到了其引以为傲的生鲜产品所面临的缺陷:蔬菜乱放,很多新鲜的蔬菜很快变得不新鲜了……

反思后,永辉超市发现,主要问题在于员工待遇低,那么如何通过激励提高员工的收入就成为公司面临的首要难题。显然,单纯通过加工资来提高员工的收入,企业会因此承受较大的压力。为此,永辉超市首先在生鲜部门实施激励措施,就是在超市内的任何一家店铺中,既可以以部门为单位,也可以以柜台、品类、科目为单位,每个月超市总部都对这些“项目组”进行跟进,每个季度都进行具体分析,并调整目标,以期获得更高效的成果。

最后,超市总部会根据各个“项目组”的业绩增长情况,以目标超额利润的30%~50%的额度进行超市与“项目组”的分红。这样一来,超市员工不再是纯粹的打工,而是每个人都成为超市的小股东,而且各个“项目组”的人员任命、解聘与招聘,都由项目组自行决定。

在这种超市与员工的合伙制经营模式下,一个月后超市即收到了利润增加10%的激励效果,从而实现了公司与员工在共赢局面下的业绩快速飞升。

专家点评:

• 在实施股权激励时,不要只想着公司如何才能获取更大的利润,而是要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因为只有员工在激励制度之下增加了收益,公司才会获得更大的利润。

• 在实施股权激励时,尤其是在设计激励方案时,只要是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就可以自由发挥,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激励的方式,但前提是要以实现公司与员工共赢为目的。

疑难解答:

问:在基于共同利益的目的下实施激励时,如何设定激励标准?

答:这需要从公司盈利的角度来具体分析,并且要制定一个目标,即只有员工的创造收回必需的成本之后,方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员工进行利润共享。但是要注意一点,这种利益的激励,可以是单就某一产品的成本价之上的毛利,也可以是企业的净收入。如果是毛利,那么企业在实施激励时,还要考虑到其他开支因素,从而制定激励的比例。

1.1.4 格局决定结局

作为一个公司的老板,其格局的大小往往决定着公司日后发展的结局。比如一个老板成立一家公司,如果只是为了能够赚到一定数量的钱,比上班强一些就行了,那么该公司日后的发展也不会太大。这是因为,在现实中每个公司的产品或技术都不可能做到独一无二,如果老板没有做强、做大的目标,那么其所采取的战略布局就会小,尤其是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或更偏于保守,而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你不努力贴近市场,那么就很容易被市场无情地抛弃,如图1-4所示。

图1-4

怎样培养公司的大格局?

(1)一个公司的格局大小,往往体现在老板的格局上,所以只有老板不断提升自身的格局,公司才会有更远大的发展目标。

(2)格局的养成,不仅需要老板有横向的分析,同样要有纵向的思考。无论公司属于什么行业,都要拥有敢于成为行业中最强公司的信心,同时也可以跳出整个行业,从更大的方面来思考。

(3)拥有大格局不等于抱负远大就行了,还要一步步去实现,只有小目标始终在不断地完成,才能推动大目标的实现。这就意味着,公司的起点一定要高,公司才会按部就班地发展。

(4)公司老板一定要站在大环境下来看待小问题,所有的小问题才会变为细微的局部。但反过来,局部的小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同样会危及到整体。

案例解读:

一提起第三方支付,自然会想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以及QQ钱包)。当腾讯在微信横空推出微信支付时,曾一度引起蚂蚁金服的恐慌。为此,蚂蚁金服的管理团队到处网罗技术人才,专门开发和推广社交,比如推出了来往、钉钉,并且在支付宝8.5版本中还出现了“我的朋友”模块。

然而,蚂蚁金服却落了个费力不讨好,最终在2017年3月对外宣布放弃社交。这表明,蚂蚁金服脱离了小的局部之争,重新回归到商业与金融大格局中。

这就是格局的问题,当蚂蚁金服纠缠于国内的移动支付之战时,格局自然变小了;而一旦走出这一格局,反而迎来了企业发展的高峰,后来蚂蚁金服相继在美国、日本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支付宝进行推广,支持18种货币结算,甚至欧洲国家摩纳哥宣布:全国接入支付宝,打造全球首个无现金国家。

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社交抢夺,以及其后放弃社交后的海外大力扩张,就是因为格局的变化导致的完全不同的结局。

专家点评:

• 无论是初创业的老板,还是处于不同时期的公司老板,其格局往往注定了日后公司发展的结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公司老板的格局注定了其对待职员的态度。只有那些胸中怀有大格局的人,才敢于以大比例的资金或股份激励看似普通的员工。

疑难解答:

问:老板的格局与股权激励好像没有直接关系吧?

答: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有着很大的因果关系,因为一旦老板的格局小了,那么就很容易忽视公司的业务骨干与核心人员,即使在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往往也会不重视他们,造成因激励的力度小而未能达到激励的真正目的,从而影响到公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