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行政应急法律制度研究
- 戚建刚
- 8514字
- 2020-07-09 16:13:07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社会危险
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分工的深化、世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各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全方位沟通、联系,各国的政治、文化等因素逐渐互动的客观历史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原来局限于各个国家的活动、制度与观念正在冲破国界而具有全球性特征。同时,这一过程也是时间与空间交错的多维度过程,是参与者不平衡发展的过程,是一体化与多样性、合作与冲突共存的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种族冲突、金融危机、文化冲突、生态环境和国家安全等问题能够产生“蝴蝶效应”,出现“局部问题全局化,国内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国内化”的现象。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着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社会危险,其中以下四个方面的社会危险是最为明显的。
一、国际恐怖主义
虽然人们对何为国际恐怖主义依然存在争议,但是学术界也日益达成了一些共识,其中一种较为通行的观点是指“一种由个人、团体组织或国家等组织实施的,通过暴力、威胁(如暗杀、爆炸、绑架等)手段故意制造恐怖气氛以引起本国或国际社会的注意,并以逼使本国或国际社会为其提出的政治或社会目的服务为最终要求的违法行为和破坏活动。”笔者同意这种通行观点。对于国际恐怖主义现有研究比较多,比如有学者研究了国际恐怖主义的类型、解释理论、主要成因、危害与发展趋势等。有学术机构专门研究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反恐怖政策与措施。
然而,也应当指出,虽然国际恐怖主义早在20世纪早期就已经出现,但国际恐怖主义却是一种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事务。从事传统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那些人是属于一个可以辨认的组织,有一套明显的指挥与控制机构,有一套明确的政治、社会或经济目标。他们采取行动后通常都发表公告,声称对自己的行动负责,并作出详细的解释。他们的攻击对象大都是有针对性的。他们的爆炸目标通常是有象征意义的、能代表他们所敌视的势力。他们采取行动是为了让世人注意到他们和他们的事业。然而,从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恐怖主义出现了新的动向,除了比较传统和人们比较熟悉的民族主义、分离主义及意识形态类型的恐怖集团外,又增加了新的类型。他们的动机从民族主义或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不那么让人理解。这些新的恐怖主义组织持有各种比较含糊的宗教目的,而且结构不十分严密,人员也比较松散,所造成的杀伤率比以前有提高。除了杀伤率比以前有提高外,当前,国际恐怖主义还呈现出以下特点:空前活跃,危害和影响已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重大恐怖袭击重点更为突出,范围不断扩大;与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离主义相联系的恐怖袭击事件居多数;“不择手段、不择目标”的趋势有所加强;集团化、网络化的方式增加。
国际恐怖主义,特别是“9·11”事件以来的国际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危害国际社会的“头号杀手”。据统计,从2001年9月到2002年9月,全球发生一次或一天之内造成死亡人数超过10人的重大恐怖袭击事件共9起,其中4起集中在巴以冲突的中东地区,2起在车臣,阿富汗、印度和突尼斯各1起。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的15个月内,全球发生一次或一天之内造成死亡超过10人的重大恐怖袭击事件63起,是前12个月的7倍。造成2581人死亡,8087人受伤。平均每月要发生4.2起,每10天要发生1.4起。平均每起要死亡40人,伤128人。其中一次死亡超过20人的有39起,一次死亡超过40人的有19起,一次死亡超过100人的有7起,一次死亡超过200人的有2起。从2004年到2006年,全球每年发生的恐怖事件都在600起以上。中东、中亚、南亚、东南亚、北非等地深受恐怖主义的困扰。从2007年1月到6月全球共发生恐怖事件474起,导致3600余人死亡、7800余人受伤,与2006年同期相比各增加约57%、62%和86%。
一些特别重大的恐怖袭击事件震动全世界,给世界造成重大的利益损害。例如,2002年10月12日,印度尼西亚旅游胜地巴厘岛接连发生3起爆炸,造成202人死亡,至少330人受伤,死伤人中不少是外国游客,印尼旅游业受到重创,作案人主要是国际恐怖组织“伊斯兰祈祷团”的成员。2002年10月23日,俄罗斯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发生一起车臣武装分子劫持人质事件,造成120多人死亡。2003年8月5日,印尼雅加达万豪大酒店发生恐怖爆炸,造成12人丧生,150人受伤。2003年8月19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生针对联合国驻伊办事处的恐怖爆炸事件,造成24人死亡,100多人受伤。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在爆炸中殉职。2007年2月19日,一列由印度首都新德里开往巴基斯坦城市拉合尔的特快列车遭遇爆炸袭击后起火,造成至少64人死亡。8月25日夜,印度南部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发生连环爆炸,造成至少43人死亡、近80人受伤。
二、公共卫生事件
全球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也成为全世界所需共同面对的危险。与前全球化时代相比,现今快速流动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关联的世界为传染病的快速传播、核放射以及有毒物质的威胁创造了无数机会。传染病从地理学角度上讲比历史任何时期传播的速度都要快。另外,还出现了令人烦扰的由化学或核放射意外事件以及突发的环境变化导致的新的卫生事件。这也在许多国家引起强烈关注,而这些新型的卫生事件,在前全球化时期是难以让人想像的。
根据《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21世纪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报道:全世界面临众多新出现和重现的健康威胁,全球卫生的安全与否,可能对经济或政治稳定、贸易、旅游、商品和服务可及性等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如果频繁出现,那么人口结构稳定性就会受到冲击。这些不安全因素包括从国际舞台到个人家庭的各种各样复杂和棘手的问题,如贫困对健康的影响、战争和冲突、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等。据估计,2006年有21亿人次的航空旅客,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一旦发生疾病暴发或流行,仅仅几小时后就会使其他地区大难临头。传染病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新病种出现的速度似乎也超过了过去的任何时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出现的传染病即以空前的、每年新增一种或多种的速度被发现。现今约有40种疾病在一代人以前是不为人所知的。另外,在过去5年里,世界卫生组织还在全世界范围内核实了超过1100起疾病流行事件。这份报告以分类和事例方式说明了人类目前面临的公共卫生威胁的种类和范围。
1.易流行的疾病。霍乱、黄热病和流行性脑膜炎球菌病在20世纪后期死灰复燃,这需要采取新的监测、预防和控制措施。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以及人禽流感已引起国际上极大重视,向人类提出了新的科学挑战,使人类遭受极大苦难并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他新出现的病毒性疾病,例如埃博拉病、马尔堡出血热和尼帕病毒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因为它们具有起病急、可导致死亡和疾病发生的特征,因而需要从源头加以控制。这些疾病暴发期间,需要快速评估和应对来限制局部传播,而这些通常都需要国际援助才能实现。在传染病控制诸多方面取得的进步正受到抗生素耐药性流行的严重威胁,广泛耐药结核(XDR-TB)目前正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耐药性也见于腹泻病、医院获得性感染、疟疾、脑膜炎、呼吸道感染以及性传播感染,而且在艾滋病毒中也开始出现。
2.食源性疾病。过去50年中,食物链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和迅速的变化,变得非常复杂和具有国际性。尽管食物安全水平整体上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各国的进展不同步,而且因微生物污染、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在许多国家屡有发生。国家间进行的受污染食物的贸易增加了疫情传播的可能性。另外,新的食源性疾病的出现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例如发现了与牛海绵状脑病相关的新变异型克雅氏病。
3.意外的和蓄意制造的疾病暴发。近年来,随着与传染病监测和实验室研究相关的活动逐年增加,与传染因子意外释放有关的疾病暴发也呈上升趋势。违反生物安全措施通常是导致这些意外事件的原因。同时,恶意释放危险病原菌的情况,过去曾经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如今却已成为现实。2001年在美国出现的炭疽邮件即是一例。
4.有毒化学物质的意外事件。2006年在非洲西部,在科特迪瓦阿比让市周围至少15个地点倾倒的约有500吨的石油化学废物造成8人因暴露于此废物死亡以及将近9万人出现健康问题而需要寻求医疗救助。其他国家担忧,他们也可能因为在别处倾倒废物或跨国界河流的化学污染而处于危险之中。1981年在欧洲南部,203人在食用了掺有工业菜子油的食用油后死亡。共有15000人受到这种毒油的危害,而且至今尚未发现可以逆转毒油综合征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三、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对全世界各国的损害不容忽视。与20世纪相比,当前的自然灾害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1.极端性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据2007年1月29日,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等联合国机构发表报告称,2006年极端天气造成的灾难次数较以前有了明显增加。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地震,共造成5778人死亡;其次是菲律宾的飓风,造成1399人丧生。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造成的损害不平衡。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在2007年8月份发布的报告中则详细记录了这些极端的天气现象。在报告中指出,2007年1月到4月的地表温度是从1880年有数据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个春天,以1月份为例,全球温度比平均值高出了1.89摄氏度(3.4华氏度),并发生了许多极端性气候事件:反常的季风带来的强降雨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国家和地区引发了严重的洪水;龙卷风首次袭击中东国家阿曼和伊朗;英国经历自1766年有记录以来降水最多的一个5月到6月,平均降水达到15英寸(41厘米);在7月份,则连续发生极端性气候,并造成重大损害:7月上旬,由于连日暴雨,墨西哥南部发生泥石流,将一辆载有60人的巴士掩埋。由暴雨引发的洪水在苏丹中部和东部地区造成至少30人死亡。7月中旬,200年一遇的滂沱大雨横扫英国,造成60年来最严重洪灾。中旬,巴基斯坦西北部因大雨引发泥石流,造成至少80死亡。7月上、中、下旬,印度南部和东北部受暴雨袭击,洪水及引发的泥石流造成至少100人死亡。中旬和下旬,尼泊尔西部山区因连降大雨发生山体滑坡,造成至少40人死亡,另有10人下落不明。下旬,孟加拉国受洪水袭击,造成至少38人丧生。中旬和下旬,印度尼西亚中部地区洪水和泥石流造成至少58人死亡,30人失踪。上、中旬,罕见高温天气袭击美国西部多个州,不少城市突破历史同期高温纪录,导致美国西部发生山林大火。中旬和下旬,高温热浪再度袭击欧洲中部和南部,许多地区气温超过了40摄氏度,造成约600人死亡。蒙古国持续多年的干旱今年更加明显,国内超过600条大小河流断流或干涸。中旬,强台风“万宜”袭击日本中南部,造成5人死亡,80余人受伤。上旬,智利中南部受极地冷空气影响持续低温,造成6人死亡。
2.损害更加严重,增长相当迅速。根据比利时鲁汶大学灾难传染病学研究中心在2005年发表一份研究报告说,从1974年至2003年间全球共发生6367次重大自然灾害,造成200万人死亡,1.8亿人无家可归。2006年5月,瑞士再保险公司最新Sigma研究报告指出,2005年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灾难给全球造成的直接财务损失超过了2300亿美元,导致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赔付达830亿美元,这一数字再次创下了全球保险公司灾害赔偿的新纪录。这份报告称,在2300亿美元的灾难损失中,由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达2200亿美元。因为暴风、洪水、霜冻、冰雹和地震,使保险公司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打击,共损失了780亿美元。其中,以卡特里娜飓风带来的损失最大,达到了450亿美元。这一数字占到了美国当年非寿险保费总额的7.5%。另外,人为灾难造成的保险损失为50亿美元,多由大规模的火灾和爆炸造成。这份报告还分析,近30年来,全球灾害损失呈增长趋势,由于灾害损失的增长造成保险赔偿金额也在不断上升。20世纪70年代,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赔偿金额约为30亿美元;1987年至2003年为160亿美元;2004年和2005年则分别猛增到了450亿美元和780亿美元。报告预测,这种趋势将会一直持续下去。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震惊世界,共有超过28万人在灾难中丧生,成为全球关注的一大焦点。
3.发生不平衡。据2007年1月29日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等联合国机构发表的一份报告称,2006年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次数以及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均低于近年来的平均水平。报告说,2006年全球共发生395起自然灾害,造成21796人死亡,受灾总人数达1.345亿。但2000年至2005年间,全球平均每年发生398起自然灾害,导致7.7万人死亡、2.96亿人受灾。2006年自然灾害共造成约19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低于过去15年来每年近500亿美元损失的平均水平。然而,联合国报告称2007年却是全球大灾难年。仅仅在2007年的第一个月,世界各地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就屡屡打破历史纪录,损害极其严重。
四、经济危机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强化的今天,经济安全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重大问题。全球化在给各国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带来更多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使各国经济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比如金融市场的资本自由流动规模增大,金融风险更加难以预料和防范。20世纪90年代,波及诸多国家的区域性金融危机就发生了3次。
1.1992年爆发的欧洲货币危机使大多数欧共体成员先后受到冲突。从1992年9月15日到16日,欧共体成员国央行注入上百亿英镑的资金支持英镑,但也无济于事。16日英镑与马克的比价又由前一天的1英镑等于2.78马克跌至1英镑等于2.64马克,英镑与美元的比价也跌到1英镑等于1.738美元的最低水平。9月16日晚上,英国财政大臣拉蒙特宣布英国退出欧洲货币体系并降低利息率3个百分点,17日上午又把利率降低2个百分点,恢复到原来10%的水平。意大利里拉在13日贬值之后,仅隔了3天又一次在外汇市场上处于危机,马克对里拉的比价再次超过了重新调整后的汇率下浮的界限,意政府为了挽救里拉下跌花了价值为40亿里拉的外汇储备终未奏效,只好宣布里拉退出欧洲货币体系,让其自由浮动。欧共体财政官员召开了长达6小时的紧急会议后宣布同意英意两国暂时脱离欧洲货币体系,西班牙比赛塔贬值5%。从1987年1月到1992年9月,五年多时间内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只进行过一次调整,而在1992年9月13日至16日,三天之内就进行了二次调整,可见这次欧洲货币危机的严重性。
2.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不仅影响了拉美地区,还使其他国家受到强烈影响。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财政部长塞拉在与工商界和劳工组织的领导人紧急磋商以后,突然宣布:比索对美元汇率的浮动范围将被扩大到15%。这意味着比索将被贬值。尽管财政部长塞拉表示,比索汇率浮动幅度的这一变动是为了使货币当局在管理比索的币值时拥有更多的灵活性,但是这一不大的贬值幅度导致人们纷纷抢购美元,因为他们深信,这一贬值意味着盯住汇率制难以为继。墨西哥中央银行进行了有力的干预,但在“羊群行为”的刺激下,外国金融投机者和本国投资者依然担心1982年的债务危机会重演。仅在短短的2天时间内,墨西哥就损失了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只剩下30亿美元的储备。12月22日,即在宣布贬值2天后,墨西哥政府被迫允许比索自由浮动。这使得事态进一步恶化,因为自由浮动后比索又贬值了15%,更多的外资纷纷逃离墨西哥。与此同时,股市也大幅度下跌。一场震惊全球的金融危机终于成为现实。
3.1997年开始于泰国的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亚洲,使日本也不能例外。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和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的意义。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新世纪以来,金融形势不容乐观,2007年4月美国发生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危机席卷全球,世界主要股市的股票市值在7月份已累计蒸发了2.66万亿美元。欧洲的金融机构及投资基金也受到重创。其中,法国巴黎银行8月9日就宣布,暂停旗下三只涉足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交易。这三只基金的市值已从7月27日的20.75亿欧元缩水至8月7日的15.93亿欧元。而德国金融市场则大幅动荡。德国第一大银行德意志银行因美国次贷危机2007年第3季度获利遭受了重大损失,最高可能达17亿欧元;而德国商业银行约有12亿欧元资产卷入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预计将达到4.5亿欧元。美国次级按揭风暴也登陆我国台湾地区金融市场。由于投资了贝尔斯登旗下基金近1500万美元,台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台湾地区迄今为止受美国次级按揭危机影响最大的企业。2007年上半年亏损新台币达4.28亿元(合1300万美元)。
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除了需要防范金融危机外,能源危机也不容忽视,尤其是石油安全成为最重要的能源安全问题。石油价格的波动,既影响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国家安全,也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斗争的进程和格局。目前,世界各主要大国对石油的严重依赖及其需要的石油的进口比重居高不下,欧共体超过30%,美国超过50%,日本更是高达90%。另一方面,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对石油资源占有极不均衡。从石油分布来看,中东—北非—俄罗斯和北美三个地区剩余石油可采储量占世界约83%,等待探明可采石油资源占世界72%。从消费情况来看,当前及今后十几年石油消费主要集中在北美、亚太和欧洲。这种资源分布与消费格局,使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更为突出。2003年上半年,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所发动的入侵伊拉克的战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美国与俄罗斯、法国等国在中东进行石油资源争夺战的直接交锋。
以上虽然从国际社会的角度分析了四类社会危险,但是应当明确,由于现代社会是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对于国际社会上所发生的重大社会危险当然也会影响到我国的政治和经济等各个方面。比如在2003年,被公安部列为第一批4个“东突”的恐怖组织,它们就与境外的恐怖组织密切勾结,在境外都建有恐怖培训基地。在国际恐怖组织的支持下,从1990年到2001年,在我国新疆就制造了近200多起骇人听闻的恐怖活动。又如2007年4月美国发生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在中国的金融机构中,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次级按揭贷款,但由于我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仍然比较严格,这些银行的投资规模并不大。据美国金融机构估计,这6家银行的次级债亏损共约49亿元人民币。虽然从短期来看,次贷危机造成的直接影响较小,中国金融机构投资购买的次级债总量也不多;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中美之间的贸易和资金往来关系比较密切,花旗银行测算显示,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如果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必然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