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关于本课题研究最终成果的简介

在正文展开之前,这里首先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做一个简要介绍。

(一)主要内容(含基本思路)

第一章为概述。主要追溯社群主义平等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学术背景及理论来源。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介绍社群主义社会平等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首先回顾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石油危机及其引起的经济社会危机,接下来从四个方面分析当时西方福利国家制度面临的新挑战。第二节介绍了社群主义社会平等思想的基本观点、方法论特征及主要代表人物。简要描述罗尔斯《正义论》发表以后在政治哲学领域引起的一场关于平等主义的持久争论,指出社群主义与其他平等主义相比在方法论和视角上的与众不同。第三节介绍社群主义社会平等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主要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公平与平等思想的主要内容、对社群主义产生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第二章阐述社群主义对“谁的平等”和“为什么平等”(平等的主体、平等的理由)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本章共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了社群主义围绕“自我与社群”的关系问题对新自由主义展开的批判及其在批判中形成的社群主义的自我观,从“自由主义视角下的自我”“社群主义对个人主义自我观的反思与批判”“整体主义视角下的自我”三个方面论述了“平等的主体”的基本特征。第二节阐述了社群主义着眼于“自我与社群”关系视角对“为什么而平等”的回答,从“社群本身就意味着平等”“人必须依赖于社群集体才能完成”“社会物品是社群成员共同创造的结果”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第三章介绍了社群主义对“平等为了什么”(平等的目的)这个问题的回答。平等与善的关系问题,是社群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争论的一个焦点。本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从“平等从来不能脱离‘善’”“追求平等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善”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了社群主义坚持的“平等内在于善”的观点。第二节从“实现社会良善生活与构建美德共同体的内在统一”“推进社会平等是实现美德共同体的必经条件”两个方面,论述“美德共同体是社群主义平等的追寻”。第三节阐述了社群主义立足于时代面临的信仰危机,对“如何构建美德共同体”提出的建议。

第四章阐述了社群主义对“什么的平等”(平等物)的回答。如果说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核心是平等主义,那么平等主义的争论核心是“平等物”。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了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简单平等的批评及其提出的复合平等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分析了社群主义复合平等的实质是社会平等。

第五章阐述了社群主义对“如何实现社会平等”(平等的路径)的回答。社群主义不但批判当代西方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深入分析社会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反思现代社会的弊病,还为推进社会公平与平等的实现积极寻求改良方案。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阐述了社群主义关于“完善制度正义,约束公权力”的观点,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二节重点介绍了“重建道德社群,塑造公共精神”的社群主义主张,分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节的主题是“扩大公民参与,实现善治”,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六章以戴维·米勒为例介绍了社群主义对“多大程度的平等”的回答。本章共分为四节。这四节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存在对个人未来前景的影响、家庭存在背景下平等主义的三种抉择、对平等主义选择的一种超越、对米勒超越平等主义初步尝试的反思。

第七章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并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下对社群主义的社会平等思想进行审视,分析社群主义社会平等思想的理论局限性及合理性。

第八章阐述了社群主义社会平等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共分为五节。第一节论述了社群主义着眼于道德视角分析平等问题对当代中国的有益启示。第二节论述了社群主义社会平等思想强调的公民参与理念对当代中国的参考价值。第三节分析社群主义的协商文化理念对当代中国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有益启示。第四节着重分析社群主义社会平等思想强调的公共精神对当代中国的有益启示。第五节论述社群主义社会平等思想着眼于国家整体繁荣和社会良善生活对当下中国的借鉴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采用历史的逆向思维法,追叙20世纪70年代西方福利国家制度面临挑战、罗尔斯《正义论》发表受到多方质疑以及社群主义脱颖而出的历史场景。

第二,运用分析哲学(逻辑分析、语义分析)的方法,根据自由主义、社群主义、马克思主义及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相关论述,对以上各流派关于平等问题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

第三,运用比较抽象法,对参与到当代政治哲学围绕平等问题的讨论中来的以上各家各派的观点进行比较,并正确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对这些观点进行提炼。

第四,综合运用社会学、伦理学等方法,对社群主义平等思想研究中涉及的社会、道德领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

(三)重点难点

第一,重点有二:一是对社群主义平等思想进行准确定位;二是在多角度反思与审视后,对社群主义社会平等思想进行科学评析。

第二,难点有二:一是目前社群主义著作的中译本只有极小一部分,要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拓宽研究范围,突破原有界限,就要克服翻译中的困难,深入社群主义代表者原创作品,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二是平等本身是一个抽象性概念,即使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各自阵营内都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在错综复杂的观点中既能分析细微差别,又能准确提炼其整体特征,并在反思与审视中给出合理评价,的确需要一种较强的理论驾驭能力。

(四)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有以下六个。

第一,社群主义社会平等思想回答了“谁的平等”“为什么平等”“平等为了什么”“什么的平等”“如何实现平等”“多大程度的平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内在统一的思想体系。

第二,社群主义复合平等观的实质是社会平等。社会平等并不意味着平均主义,即承认人们之间的差异,但不允许存在以富人凌驾于穷人之上为特征的社会不平等。社群主义的社会平等理论是用一种“平等的不平等”取代新自由主义的“不平等的平等”的社会平等理论。

第三,社群主义的社会平等思想呈现为三个基本特征:坚持历史主义的观点,立足于整体主义的视角,特殊主义的而不是普遍主义的,以促进美德为目的。

第四,社群主义的社会平等思想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社群主义要求的平等是社会平等,这就不能只是维护现有制度而是要寻找能代替它的新方案;另一方面社群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平等观存在偏见,于是只能设想通过美德社群的重建等温和主义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五,从总体上看,社群主义的社会平等思想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及其矛盾冲突,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创新理论,但它仍存在理论缺陷,给出的社会改革方案只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修补与完善。

第六,社群主义社会平等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社群主义理论已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它既强调国家应积极有为,又突出社群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提倡国家、社会与公民良性互动等社会改革方案,都对当代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五)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三点。

第一,内容上研究目前还未受关注的社群主义者的平等思想,密切跟踪社群主义代表者的最新著述,展现社群主义平等思想的整体风貌和最新进展,多视角对社群主义平等思想加以反思。这些研究内容反映了本课题的探索性理论创新。

第二,观点上本课题分析与概括了社群主义平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对社群主义平等思想发展逻辑做了剖析,努力揭示社群主义的当代价值,力争在学术观点上做出突破。

第三,研究方法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综合运用分析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等方法,进行多学科协同研究,探索方法创新。

课题研究资料来源有四:其一,社群主义代表作的英文原著。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全面阅读英文原著,包括社群主义、自由主义的代表作。以前的研究主要参考了社群主义代表作的中译本,对社群主义思想缺少全面把握。在本课题研究中,在借鉴中译本的基础上力争直接读原文,既继承前人成果,又发扬独立思考之精神,翻译中于细微处见严谨。其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政治思想家的著作。其三,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其四,中外社群主义研究者们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