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和处理
由于意识的复杂性,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也非常复杂,其鉴别诊断应从意识觉醒度障碍和意识内容障碍两方面入手。
一、分类
图3-5 双侧额叶病损致无动性缄默
1.无动性缄默
无动性缄默(akinetic mutism),也叫 睁眼昏迷(coma vigil),是由脑干上部或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受损导致,此时大脑半球及传导通路无改变(图3-5)。主要表现为患者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可有无目的的睁眼或眼球运动,觉醒—睡眠周期保留或呈过度睡眠,四肢不能动,可出现不典型的去脑强直姿势,肌肉松弛,无锥体束征,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不属于昏迷。Cairns等(1941年)报道一例第三脑室上皮瘤的患者,虽然觉醒,有目光追随,但对外界刺激漠不关心,不语少动,仔细观察发现患者残存一定的认知功能,有语音或语调反应。术后患者恢复正常,但对发病期间的事情毫无记忆。此外,本征尚需与 意识缺乏症(abulia)鉴别,后者多由双侧额叶病变所致,患者觉醒正常,运动感觉功能存在,记忆功能尚好,但因缺乏始动性而不语少动,对刺激无反应、无欲望,呈严重淡漠状态,多有额叶释放反射,如掌颌反射、吸吮反射等。最后,本征还需与木僵鉴别,后者大脑结构正常,但患者表现为不语不动、不吃不喝、不排便,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貌似昏迷,缄默不动,但实质上能感知周围事物,并非意识障碍,言语刺激触及其痛处时可有流泪、心率增快等情感反应,缓解后多能清楚回忆其发病过程;患者无定位体征,多伴有动作违拗、蜡样屈曲等精神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的紧张性木僵、严重抑郁症的抑郁性木僵、反应性精神障碍的反应性木僵等。
2.闭锁综合征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又称去传出状态,其病变位于脑桥基底部,除中脑脑神经功能存在以外,双侧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均受累,由于脑干的被盖部完好,故上行纤维通路不受累。表现为患者觉醒及意识内容均正常,因运动传出通路几乎完全受损而呈失运动状态,眼球不能向两侧转动,不能张口,四肢瘫痪,仅能以瞬目和眼球垂直运动示意与周围建立联系,容易被误诊为意识障碍。此症状常见于脑血管病、感染、肿瘤、脱髓鞘等疾病。
3.癔症性不反应状态
常见于癔症或强烈精神刺激后,患者僵卧不语,双目紧闭,对刺激无反应,拔开眼睛其眼轮匝肌有明显对抗伴眼球向上转动,生命体征平稳,各项脑干反射正常,无定位体征,经适当治疗可迅速清醒。
4.痴呆
痴呆(dementia)是指智能在达到正常水平后,由于后天各种原因导致的持续性、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患者在无意识障碍(详见前述)的情况下,出现两种或以上的高级皮质功能损害,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等,可伴有精神行为或人格的变化,其智能损害程度足以损害患者的社会或职业功能。此症状尤其应与谵妄相鉴别。
5.失语和记忆障碍
指理解和运用言语功能的丧失。有些失语症,由于听理解丧失,或语言的加工、贮存、提取、表达过程的障碍而出现语无伦次、答非所问,或因别人听不懂自己的言语而被激怒等情况,易被认为意识模糊或谵妄。而失忆症则表现为对以往信息的提取障碍或新信息的输入障碍。仔细观察两类患者,均意识清楚、自知力正常,与人接触合乎礼节,行为正常,可以伴有定位体征。
6.昏迷的鉴别诊断
昏迷的鉴别诊断比较复杂,习惯上将昏迷患者按体征分成三大类:①伴有定位体征的昏迷;②伴有脑膜刺激征而无定位体征的昏迷;③既无定位体征又无脑膜刺激征的昏迷(详见表3-2)。
表3-2 昏迷的鉴别诊断
续表
二、意识障碍的处理原则
1.应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气道通畅,采取有效措施使患者的大脑及其他生命器官不受进一步损害,快速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
2.简明扼要地询问病史 特别要弄清既往病史及在何种环境下发生的意识障碍;有无急性外伤史及既往外伤史,有无肝肾心肺病的病史;是否发生过癫痫;是否因治疗糖尿病而注射过胰岛素;近期饮食是否正常;二便情况如何;近期是否有情感行为的异常;是否近期有服药史;是否酗酒吸毒;工作环境如何;是否有毒物接触史;发病时环境情况如何(CO中毒、中暑、冻伤等)。
3.快速准确的查体 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温:正常人体温平均为37℃,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一般不超过1℃。高热提示感染、炎症、中暑或中枢性高热(下丘脑或脑干病变)等;体温过低提示镇静安眠药中毒、休克、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第三脑室肿瘤等。
(2)脉搏:指动脉搏动,检查时必须选择浅表动脉,一般检查桡动脉。脉律不齐提示心脏疾病;过快可能为休克、心衰、甲亢危象等;过缓可能为颅高压、阿斯综合征等。
(3)呼吸:注意患者呼吸方式、节律、频率等。深大呼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败血症等;浅而快者见于休克、心肺疾病或安眠药中毒等。
(4)血压:增高提示颅内压增高、高血压脑病、脑出血等;过低见于休克、脱水、心肌梗死等。
续表
(5)体味或气味:患者呼吸或口腔中的某些特殊气味具有特殊诊断意义。注意酒精气味(酒精中毒)、肝臭味(肝性脑病)、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氨气味(尿毒症)、大蒜气味(有机磷中毒)等。
(6)皮肤:注意黄染、发绀、潮红、樱桃红色、苍白、皮肤发花、多汗、皮疹、伤口及瘀斑等,上述都能提示相应的疾病。
(7)头部:有无皮下瘀斑、头皮血肿,鼻道耳道是否有出血、流液等,颈部是否有外伤、畸形,如有则搬动患者时必须小心,以免损伤颈髓。
(8)胸腹部:注意胸腹部外形,心脏听诊、肺部听诊、腹部触诊对诊断很有帮助。
(9)四肢:是否有不自主运动,如震颤、阵挛、肌束颤动等,双下肢是否有水肿,四肢有无肌萎缩、压痛等。
(10)神经系统查体:如①脑膜刺激征:提示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高颅压综合征等疾病。②脑干反射:包括睫脊反射、瞳孔反射、角膜反射、前庭眼反射等。③定位体征:有无偏瘫、病理反射等。
4.实验室检查的选择
(1)检查血尿便三大常规。
(2)怀疑有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的患者应首选CT检查,以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其次,应行腰穿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CNS感染及SAH,并可测颅压,但应掌握腰穿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有时腰穿是确诊CNS感染性疾病的唯一诊断方法。由于EEG对昏迷诊断的特殊作用,在临床上不应忽视此项检查。
三、意识障碍预后的临床判断
意识障碍的预后不能单纯依靠昏迷程度或昏迷持续时间而定,亦不能单靠神经系统体征确定,有条件者可进行神经电生理学的监测。总之临床评估应综合分析,全面考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眼球运动:
各种类型的意识障碍如出现眼球固定,说明预后不良。
(2)瞳孔:
瞳孔光反射消失为预后凶险指标之一,内科疾病造成的昏迷如果对光反射消失超过3小时则预后不良;外伤性昏迷超过7~10天一般预后较差。
(3)角膜反射、前庭眼反射、玩偶眼反射:
可以反映脑干功能,如果消失提示预后不良。
(4)其他:
如脑电图结果、诱发电位、去脑强直等可作为参考指标。
(5)内科昏迷:
取决于诱发因素及中枢结构的损害与范围。如为酒精中毒、药物中毒、低温所诱发的昏迷,经过有效治疗,一般患者皆可恢复,甚至有时脑干反射或脑电图波形存在一过性消失,其预后仍尚可。如果内科昏迷由其他原因引起并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干反射消失),持续时间数小时至一天者预后不良。
(6)外伤性昏迷:
约50%的头部外伤昏迷的患者死亡。头部外伤的恢复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恢复的可能越大。如脑干功能不良则预后较差。
(贾建平 杨姗杉 郑 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