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革新与社会结构变迁:近代机器缫丝技术应用的比较研究
- 张茂元
- 3967字
- 2020-08-30 00:05:33
第二节 机器缫丝技术引进之前的近代缫丝业
一、蚕桑业概况
(一)种植概况
中国是世界蚕桑业的发源地。中国的蚕桑业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长期以来,蚕桑生产一直都是中国的主要农副业之一,丝绸和生丝也在出口中占有重要份额,并成为与其他国家交流的重要媒介,具有重要的文化含义。最典型的如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史上的丝绸之路以西安(当时称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可以说,直至18世纪末期,中国一直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蚕丝生产国,也是最大的蚕丝供应国、出口国,其蚕桑业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到了19世纪初,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已经开始采用蒸汽煮茧缫丝,以机器工业大生产取代家庭作坊生产,在技术上和组织方式上率先变革并开始领先于中国(徐新吾,1990:1)。但尽管如此,在鸦片战争后,中国仍为世界上最大的蚕丝生产国和出口国。
而《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开放了上海港口,洋商被获准直接深入到内地如长江三角洲的嘉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的顺德、南海等地购买生丝,这又进一步促进了蚕桑业的发展。此外,清政府为了抑制白银外流,弥补对外贸易中的赤字,一再要求各地官员提倡蚕桑;各地官绅出于改善地方经济、增加收入的考虑,也大力提倡蚕桑;蚕桑生产的高收益(与粮食生产相比)也刺激农民增加蚕桑生产的比重:蚕桑业因而得到迅速发展。如在浙江长兴县,“农桑并重,而湖俗之桑,利厚于农。自夷人通商,长兴岁入百万计。粤匪之乱,民穷财尽,赖以稍苏。官军之饷,善后之需,咸取给焉”(赵定邦、丁宝书,1875:卷8;章楷,1997:2)。加之“栽桑可利用隙地,工本低于重量,而养蚕可利用住屋,蚕具简单易置,缫丝可利用自养的鲜茧和简单的脚踏缫车,因此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小规模经营。由于收成的时间较短,趁农田大忙以前,全家人员在蚕月期间又可集中力量分工协作,所以一般农户都乐操此业”(徐新吾,1990:26)。甚至于,蚕桑业成为主要的现金收入来源。“田收仅能维持民间八月之食,余月类易米以供,公私仰给,惟蚕丝是赖。”(康熙《东阳县志》卷3)也正因如此,长三角地区的蚕桑种植地不断扩展。依照道光年间江苏巡抚瑞昌的概括,长三角的主要蚕区,“南不逾浙(指钱塘江),北不逾淞(指吴淞江),西不逾湖(指太湖),东不到海”,主要包括太湖南岸的湖州、嘉兴、杭州和苏州等地。鸦片战争之后,以嘉湖为中心的蚕区向北朝苏南太湖周围各县扩展,如苏南的吴县以及太湖北岸的无锡;钱塘江北边的长兴、嘉善、平湖等地的蚕桑业也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兴起的。随着蚕丝生产和市场的发展,不仅杭州、湖州、苏州、南京已经成为东南最大的丝绸工业城市,而且作为水路要道的菱湖、双林、南浔、震泽、盛泽、王江泾等市镇也成为农村蚕丝、丝绸生产的中心或集散市场。长江三角洲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蚕丝产地(徐新吾,1990:26-27)。
在生丝和丝织品出口的刺激下,珠江三角洲曾出现三次“废稻种桑”的热潮。第一次是清初“桑基鱼塘”生产结构的出现。在1642年,顺德县桑地面积就达5. 8万亩,可产生丝4000担以上(章楷,1997:1)。第二次是1750年代后出现的“弃田筑塘,废田树桑”的高潮。这又主要得益于1759年清政府封闭沿海各港,只留下广州口岸对外开放,这刺激了珠三角蚕桑业的发展。当时,顺德龙江、龙山一带成为专业性蚕桑生产基地,水藤、杏坛等乡堡亦“民半树桑”。第三次则是在鸦片战争之后的咸、同年间的“易田为基塘,植桑养蚕的高潮”。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不仅开放了上海等港口,同时也废除了对蚕丝的禁运令,直接刺激了蚕丝对外贸易和蚕桑生产。如龙山乡把乡属地区的田地几乎全部改为桑基(《民国龙山乡志》卷1)。在这个过程中,珠三角种桑养蚕缫丝得到蓬勃发展,并成为全国著名的蚕丝专业产区,仅次于长三角地区(陈伯坚、黄启臣,1995:309)。在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已经成为全国丝绸出口的最大城市,顺德、南海也成为著名的蚕桑产地。
刘锦藻在《清朝续文献通考》中记载,全国蚕桑业以浙江、江苏、广东为最,而后是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福建和广西等地。在19世纪末期,浙江年产蚕茧八九千万斤,为全国第一。浙江又以杭州、嘉兴、湖州三府为最,此外绍兴、宁波、金华和台州的规模也较大。广东年产蚕茧七八千万斤,基本上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其中又以顺德、南海为中心。江苏年产蚕茧两三千万斤,养蚕区域主要是苏州、常州、镇江、江宁、松江等地。三省共年产蚕茧近两亿斤,占全国蚕茧的比例超过2/3(刘锦藻,1936:11328;徐新吾,1990:53)。
另根据徐新吾的估测,在1840年,中国共有蚕农约160万户,桑田面积约240万亩,年产鲜茧约116万担(1担= 100斤)。而在1894年,随着国外蚕丝市场需求的旺盛,国内蚕农增加到240万户,桑田面积更是增加了一倍,为480万亩,而蚕茧年产量也增加到了294万担(徐新吾,1990:52)。
(二)出口
据估测,1840年,中国共产生丝约77420担,其中出口10880担;1871年生丝产量约为146200担,其中出口67580担(徐新吾,1990:7)。在此31年间,生丝总产量增加了约89%,出口量更是增加了5. 2倍。在1845—1878年间,中国生丝出口从10348担增加到94470担,增长了8. 1倍(见图1-1)。1891年生丝总产量为193780担,其中出口量为100640担。与1871年相比,所增加的生丝量绝大部分用于出口。由此可见,中国近代蚕桑业的发展,国外需求的推动要强于国内需求的拉动。
图1-1 1845—1878年全国生丝出口量(担)
资料来源:徐新吾,1990:85-88、676-678。
与此同时,生丝出口价值在全国出口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也越来越大。从1845年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9%到1861年的48%(见图1-2)。这也说明蚕桑业在近代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图1-2 1845—1861年生丝出口价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徐新吾,1990:85-88。
二、缫丝技术
(一)家庭手工缫丝
在1860年代前,中国蚕农均使用手工缫丝法。自1860年始,机器缫丝技术被引进和使用;但直至1880年代之后,机器缫丝业才初具规模。而在此之前,缫丝业可以说是农民家庭手工业一统天下,植桑养蚕和缫丝一直牢固地结合于小农经济内部,停留在小农个体经营的阶段,尚未出现养蚕与缫丝相分离的现象。“蚕户各自以收获之成茧,止于自家缫丝,而以生丝出售,向无缫丝与养蚕离分之观念。”(铃木智夫,1987)而且在家庭手工缫丝中,几乎都是女性从事养蚕和缫丝,男性则从事耕种,体现着男耕女织的传统劳动分工(费孝通,2001)。
在近代机器缫丝技术被引进之前,长三角地区使用脚踏缫丝车缫丝(其实,即使是在机器缫丝技术引进之后,蚕农家庭手工生产大多仍沿用之前的缫丝方法)。在长三角地区,自唐宋之后,缫丝就开始使用木制足踏丝车。仅用砖砌成加热灶(老虎灶、地火灶),灶上置普通铁锅,配以脚踏转动的木制丝框。用针眼集绪,用竹筷剥茧索绪。缫丝时两人共同操作:一人踏车理绪添头;一人备茧、添茧入锅,并做司灶加水等辅助工作(庄申,1995:945)。这种旧式丝车,缺少捻捎装置,丝容易成断片,因而民间多用纺车复缫,摘糙接头、纺丝成缕,使之便于织造绸缎(周庆云,1928:卷30)。但即便如此,长三角地区的这种三绪七里脚踏缫丝车在当时已是全国最为先进的缫丝工具了。
珠三角地区在机器缫丝技术被引进之前一直使用手摇缫丝车缫丝。这可以说是一种最为原始的缫丝车,其结构比江浙的脚踏缫丝车更为简单,其主要特点是二绪共捻(日本蚕丝业同业组合中央会,1929:993-994)。近代机器缫丝技术被引进之后,南海的陈启沅改原有的手摇缫丝车为足踏缫丝车,提高了丝车效率和丝质。在珠三角地区,这种经过改良的足踏缫丝车不仅被蚕农购买使用,也是手工缫丝作坊所使用的工具。
到了清朝前期,蚕农除缫制十余粒至二三十粒茧合成一绪的较粗生丝外,也缫制三四粒至七八粒茧合成一绪的细丝(朱新予,1985:96、71)。部分蚕农除自养自缫外,还买茧缫丝;有的还设立小型缫丝工场,部分或全部雇佣劳动力进行生产。但此类工场数量极为有限,亦不成规模(朱新予,1985:96-97)。
湖州一带所产湖丝,质量为全国之冠。据记载:“以湖州府属所产为上,如太湖两洞庭山之丝,质已稍粗,性亦稍刚,苏州各处皆逊。川中所产犹相亚,然终不逮,闽广更无论矣。”(郑光祖,1843;朱新予,1985:97)其中产于湖州南浔等地的辑里丝(又名七里丝)更是其中的上品。
近代以后,为了适应国际市场需要,江浙地区“乡人缫丝之法日益讲究”,家庭手工缫丝的技术也有改进,质量有所提高。当地农家越发注重丝经复摇,常将二根丝、三根丝加捻成丝经,使用三锭纺车者逐渐增多,在复摇和洁净上也都更加注意(周庆云,1928:卷30)。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手工缫丝条份不匀的缺陷,颇受国外丝织厂欢迎。在苏经、广经之外,又发展出仿日本经的由右旋左逆摇的“东洋经”(汪敬虞,2000:1905)。
(二)手工缫丝的缺点
传统的家庭手工缫丝技术的主要缺点包括:丝车转动不稳定、速度不均匀,从而不能保证丝的粗细匀称,也降低了丝的拉力;不能保证煮茧水的恒温,从而导致丝色不均。
烘茧设备(仅用土砖砌成加热灶——俗称老虎灶或地火灶,灶上置普通铁锅)由于缺少换气用的气窗,上层的茧格和下层的茧格相距太远、火力极难均匀,茧格中途调换和匀茧都很困难,从而导致茧色变差、干燥程度不匀,有过有不及,干燥茧容易烘焦。由此导致上车茧减少而下脚茧增多,丝量减少而屑物增多,丝折提高,丝色降级,还容易有断头和糙丝,拉力不强(高景岳,1932;高景岳、严学熙,1987:233)。
在1875年徐寿发明成熟的杀茧、干燥技术之前,缫丝都是直接用鲜茧。而鲜茧在十天左右就会成蛾,因而缫丝被限定在蚕茧成熟后的十天时间左右,大规模的地区间分工也就因此受到限制。不过,用鲜茧缫丝,茧丝容易解舒,而丝的拉力也较强(朱新予,1985:70;徐新吾,1990:61;庄申,1995:945)。
而且蚕农在缫丝过程中基本上都没有对蚕茧进行分类,也没有采用定粒缫丝等方法,使得生丝色泽不匀、粗细不一。传统的缫丝技术对缫丝者的要求比较高,缫丝技能是影响蚕丝质量的重要变量。“丝之高下,出于人手之优劣。同此茧,同此斤两,一入良工之手,增多丝至数两,而匀称光洁,价高而售速,故不可不慎择其人也。”(同治《湖州府志》卷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