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近代机器缫丝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一、近代缫丝技术变革的诱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土丝产量虽有显著增加,但是缫丝工艺并没有任何变化,基本上仍沿用明清以来的工具和操作技术,并无明显改进。在机器缫丝引入(1860年)之前,中国一直保持着家庭手工缫丝的传统;虽也出现手工缫丝作坊,但为数极少,不成规模。养蚕与手工缫丝一体,而且几乎都是女性从事养蚕和缫丝,男性从事耕种,体现着男耕女织的传统劳动分工(费孝通,2001)。

而在欧洲,早在19世纪初,缫丝业就开始走上了机械化和工厂化的道路。在西欧,缫丝业的机械化和工厂化更是要早于丝织业。意大利缫丝业的改革最早,在1805年就发明了蒸汽煮茧、缫丝方法。1828年,法国发明共拈式缫丝装置,也开始使用蒸汽机械动力(徐新吾,1990:1)。

19世纪后半期,美国和法国的丝织业的机械化程度迅速提高,其对生丝的需求也大幅增长。而在1854—1858年间,蚕病肆虐欧洲,导致欧洲蚕茧产量大幅减少。这两个因素使得欧美对亚太地区的生丝需求急剧增加。这也是刺激和维持近代中国生丝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Eng,1986:354)。

与此同时,丝织业的机器化又对生丝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粗细均匀、断头少等。

而传统的缫丝方法,即家庭手工缫丝方法由于丝车运转不规则等原因而导致丝粗细不均匀、质量不一、断头多,因而无法满足国外机器化生产的要求。据《清朝续文献通考》记载,即使是当时国内最为优良的辑里丝,也同样存在这些质量缺陷:“条纹不均……,线支多病,丝经紊乱,摇丝损耗费时,……支条过巨,……复摇发现硬胶”(刘锦藻,1936;徐新吾,1990:94)等。而在当时的家庭手工生产中,还没有固定条纹,也没有制定其他严格的质量标准。

根据费孝通的分析,中国传统缫丝业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包括:由于缫丝过程中水温不稳定,因此蚕茧的溶解程度不均,影响丝的光泽,也影响纤维的折断率;由于手工缫丝纤维折断率高、轮子转动不均匀、工人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因此抽出来的丝粗细不均。另外,育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足:由于对蚕的病毒传播没有预防措施,蚕的成活(结茧)率低(在最坏的年景只有30%),蚕的吐丝量少;蚕生长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得不到调节,桑叶质量和喂食次数都没有规则,结不出好茧(费孝通,2001:179-180)。

由此,欧洲和美国的丝织厂就需要对中国家庭手工缫制的蚕丝进行复缫。这又需要额外的专门机器和熟练工人的细心操作,由此增加了生产成本。而机器缫丝技术则可以生产规格统一的高质量蚕丝(Brown,1979a:55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取代法国成为国际生丝市场最大的买主。而美国丝织业是在机器生产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使用高速动力织机。这种织机对生丝原料的要求特别强调匀度(生丝粗细一致的程度)和规格统一。这恰好是手工缫丝的弱点。“近世欧美丝织工业,逐年进步。所需原料,均需条分匀称、类节去净之丝充之。而七里丝虽上车摇过,其条分糙块,远不及厂丝根据缫丝时所使用的技术,蚕丝可分为厂丝(又称机丝)和土丝(又称手缫丝)两种。前者是指在工厂中使用近代机器(主要包括蒸汽机和锅炉,以及新式缫丝车)缫制的蚕丝,而后者则是在家庭或者手工作坊中使用传统方法缫制的蚕丝。厂丝又分为白厂丝和黄厂丝。由于黄厂丝(还有黄土丝)绝大部分是四川所产,少部分山东出产,长三角和珠三角本地都不出产黄丝,因此,如非特别注明,本书所说的厂丝特指白厂丝。匀净,其为摈斥,势所然也。”(《浙江省桑蚕茧丝绸状况调查录》,1926;段本洛、单强,1994:420)且美国的丝织厂,由于其劳动力成本高,在美国国内对生丝进行复缫的成本更高,因而他们在开始时更多从欧洲而非中国购买蚕丝。“美国的工厂主必须得到能适应其高速运转的机器使用的生丝,以把手工劳动和浪费降低到最小限度。对他们来说,使用低级生丝,再像欧洲那样把这些丝重缫和清理一遍,是不可能的。事实上,美国的劳动力价格很高,机器运转很快,使用低级丝的费用要比使用高级丝高得多,因为高级丝的使用不需太多人工,又适合较高的转速。”(Mason,1910:12; Brown,1979a:553)

这样,与机器缫丝相比,中国家庭手工所缫的土丝也就不再能够满足国际市场的质量要求。虽然在丝织品市场需求扩张而生丝产量有限这一张力下,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的蚕丝出口量稳定增长;但是欧美丝织业对中国蚕丝质量的抱怨一直存在,其他蚕丝出口国如西欧和日本的竞争压力也一直存在。尤其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逐渐发展起一批手工缫丝工场,缫丝生产工具亦有较大改进,并尝试引进近代蒸汽动力缫丝技术,加强了对出口生丝品质的检验。这对中国蚕丝出口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1880年、1890年、1900年,日本生丝出口数量依次为我国生丝出口量的18. 57%、34. 65%、58. 64%,逐年增多,并于1903年超过我国(徐新吾,1990:642)。这些压力推动了近代机器缫丝技术在中国的应用。

1872年,法国里昂丝商协会致上海商会的信中提到:一包丝内的蚕丝品质不一致;同一品牌的蚕丝质量不稳定;原有名牌正在失去消费者信任(《北华捷报》1872年5月25日:417)。在1870年代上半期,只有怡和纺丝局一家机器缫丝厂,年产厂丝不足150担(Brown,1979a);而在1890年,全国一年出口厂丝15000余担,占生丝出口总量的20. 8%(见图1-9)。1873年,法国里昂丝商协会再次信告:1871年和1872年,由于中国蚕丝不洁不匀,在操作上难以处理,用丝量已大幅减少;用这种丝织造的织物上被较粗的丝头盖着的小结头,使染色时色泽不匀,产生夹花,难以出售(《北华捷报》1873年5月3日:386)。美国生丝协会则进而对已经过复摇的丝经质量进行批评(《北华捷报》1873年8月23日:151)。针对外商的种种不满,上海商会也发布了生丝品质通报:“中国生丝的缺点是缫制粗糙……欧洲以为中国丝条纹太粗,改用棉花代替。美国对复摇丝的品质杂、损耗大颇有意见。”并警告:“如果这样下去,丝价将再度下降,并将失去市场上的地位。”(《北华捷报》1874年5月2日:391)事实也是如此,在1845—1863年间,中国生丝的出口价格总体来说呈现下降的趋势(见图1-3)。

图1-3 1845—1863年生丝出口价格(美元/担)

资料来源:徐新吾,1990:85-88。

图1-9 全国厂丝出口量占蚕丝出口总量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海关关册》、《海关十年报告》(转引自徐新吾,1990:654661)资料绘制。

在1864—1892年间,经上海出口的白土丝的价格同样显著下降(见图1-4)。

图1-4 1864—1892年上海白土丝出口价格(美元/担)

资料来源:徐新吾,1990:688-711。

《辑里湖丝调查记》更是直接指出:“辑里丝之匀度至多不过40至50分之间,不适于机器生产。……时代愈前进、生产愈集中、机械愈科学化,则以今日辑里丝陈旧经营方法,其不为时代之落伍,而日趋于灭亡者几希!”(徐新吾,1990:95-96)

可见,欧美(尤其是美国)丝织工业技术的创新(机器化大生产)对生丝生产提出了新的质量标准,其中主要包括:粗细均匀、条纹固定、断头少。而家庭手工业生产的生丝则无法满足机器纺织工业的这个质量标准。这样,中国手工缫丝技术所缫蚕丝质量与新的质量标准之间的差距也就成为技术变革的动因。

而当时机器缫丝技术则恰恰能够弥补此差距。机器缫丝技术的特点,一是利用蒸汽来加热煮茧水以舒解蚕质,并保持煮茧水的恒温丝的颜色和韧性等特质,会因煮茧水的温度不同而不同。,二是转动丝车以缫丝(Brown,1979a:553)。其优点是:煮茧水水温恒定,有利于生丝色泽光洁、均匀;丝车轮子匀速、高速和稳定运转,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丝的粗细均匀,并且拉力更强(费孝通,2001:187-188)。

二、近代机器缫丝技术的引进

(一)长江三角洲

1860年,英国怡和洋行在上海建立了蒸汽动力缫丝厂——怡和纺丝局,并于1861年建成投产。1863年,怡和纺丝局的规模扩大了一倍,达到200部缫丝车(Brown,1979a:554)。但是由于受到蚕茧供应的限制,丝厂未能长期经营,并于1870年关闭(Brown, 1979a:563)。

1876年,欧洲气候不良,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蚕丝生产均大受影响,其产量仅为寻常年度的1/3。欧洲生丝产量的萎缩,再次激发西方商人在中国开办丝厂(徐新吾,1990;丁日初,1994;等等)。美商旗昌洋行于1878年开办了只有50部缫丝车的实验厂,并于1881年增加缫丝车至200部,正式命名为旗昌缫丝局,建立正式工厂组织(徐新吾,1990:130)。与此同时,民族资本也开始介入机器缫丝业:或参股外资丝厂,或独立开办丝厂。在1894年前,长三角的机器缫丝厂都集中在上海。是年,上海共有4家外资丝厂和8家民族资本开办的机器缫丝厂,共有资本白银326万两、缫丝车4076部、工人9600人,年产生丝5254担,价值约为232. 4万海关两(徐新吾,1990:135、140-141、690、696)。1930年,上海共有丝厂111家,缫丝车26175部(徐新吾,1990:611-614),年产厂丝45000担左右(缪钟秀,1930)。

自1895年开始,江苏镇江、苏州和浙江杭州三地,也都陆续开始创办机器缫丝厂,但是发展速度较慢、规模较小。1904年,周延弼在无锡创办了第一家机器缫丝厂——裕昌丝厂。此后,无锡的机器缫丝业发展迅速,成为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的机器缫丝厂基地。在1919年,无锡共有11家丝厂,缫丝车3620台,资本73.4万两;1930年,无锡机器缫丝业达至顶峰,有丝厂49家,缫丝车15000余部(徐新吾,1990:611-614),共有资本240万两(顾毓方,1984:40)。

(二)珠江三角洲

曾在越南经商的陈启沅,于1873年在其家乡广东省南海县创办了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这也是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缫丝厂。

丝厂生产的生丝,“比用手(即手缫丝)更细滑光洁,售价亦贵三分之一”(桂坫,1910,卷26:56)。陈启沅在《蚕桑谱》中也提到,用新式缫丝技术,用茧量和其他成本没有增加,但是售价却要比手缫丝高出三分之一(陈启沅,1876)。在高额利润回报的刺激下,珠三角丝厂发展迅速。

1881年,南海有丝厂11家,顺德也有5至6家;1883年,珠三角地区共有20余家缫丝厂。1886年,海军衙门曾咨行广东省,鼓励商人开办缫丝厂。到1894年,珠三角地区已有75家丝厂,缫丝车22260部,共有资本约102. 5万两,工人24930人,年产厂丝2. 2万担(徐新吾,1990:116-117、124、702)。1920年代中期,是珠三角机器缫丝业发展的高峰期,时有机器缫丝厂超过200家,缫丝车约有10万部,年产厂丝接近6万担(徐新吾,1990:611-614、704)。

(三)两地机器缫丝技术的比较

长三角外资丝厂“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缪钟秀,1930),而民族资本也仿效引进全套外国新式机器设备,或者是租用外商的厂房和机器。而到1894年,上海已能仿造机器设备(陈炽,1902:45)。

在1930年代之前,上海丝厂普遍采用意大利式直缫六绪铁制机器,由蒸汽机带动运转,没有扬返设备没有扬返设备的缺点是,“厂丝因不是再缫而箴固着,在使用时切断甚多”,“日本开始在福冈制丝所亦采用朴鲁纳法,因抓角固着,改为再缫式”(日本蚕丝业同业组合中央会,1929:298;徐新吾,1990:138)。(日本蚕丝业同业组合中央会,1929:298;缪钟秀,1930:19;徐新吾,1990:138)。其时,长三角其他地区的丝厂所用的设备均与上海丝厂相同。

珠三角地区的丝厂所使用的缫丝设备与长三角丝厂并不完全一样。陈启沅依照法国式缫丝机器,自己设计了机器丝车,并画出图样(“机器大偈图”)制造。根据史料记载,继昌隆的蒸汽设备是购买小火轮机件,经陈启沅自行设计,由广州陈联泰机器店加以改装的。缫丝车和丝釜也都是当地制造,其中丝车改为木制,丝釜改用陶制(陈启沅,1876;陈天杰、陈秋桐,1963:61)。

与长三角的缫丝设备完全由国外(或香港)引进不同的是,珠三角缫丝设备(如锅炉、蒸汽机和丝车等)的原型都是由陈启沅自行设计、改造的。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丝厂早期所使用的缫丝技术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没有使用蒸汽动力来牵引丝车,使用木制丝车而非铁制丝车。

这种机器与国外机器的根本差别就是它只是用蒸汽加热沸水以煮茧,使煮茧水保持恒温,而没有使用蒸汽动力来牵引丝车。丝车的动力不是来自蒸汽机,而是由缫丝工人脚踏转动丝车。陈天杰在回忆中说得很清楚:“其时蒸汽炉的作用是:一、用来发动抽水器向外涌汲水入厂;二、煮沸水,并将沸水通过蒸汽管输送到各缫丝工作位去。尚未有做过推动丝自动旋转的用途……女工从茧身寻取丝口后,即搭上木制缫丝,用足踩动一小铁杆,牵动的轴心,使旋转,把丝滚上制为成品。”(陈天杰、陈秋桐,1963:62)这种机器不仅是继昌隆开办时采用的机器,也是当时珠江三角洲其他缫丝厂所采用的机器。最初的蒸汽缫丝车,尽管尚未实现完全蒸汽化,但其效率已大大提高,所产的生丝质量比以前的手工丝也有明显提高。“旧器所缫之丝,用工开解,每工人一名可管丝口十条;新法所缫之丝,每工人一名可管丝口六十条,上等之妇可管至百口”(陈启沅,1876:4)。新法所缫之丝,粗细均匀,色泽洁净,售价也较高(陈启沅,1876;陈天杰、陈秋桐,1963:62)。

另外,根据李长龄的调查报告,在1880年代末,广东的丝厂仍然只是配置了锅炉(机器)和向女工煮茧釜(煮茧铜盆)中同时输送冷热水的装置(冷热水铁喉),使用了由锅炉输送热水和蒸汽煮茧的特有技术,却仍然没有采用由蒸汽动力牵引丝车运转的技术。由此可知,在1890年代之前,广东的丝厂尚未实现蒸汽动力化。进入1890年代后,运转丝车的动力由人力向蒸汽动力转换。到20世纪初,几乎所有的广东丝厂都使用蒸汽动力运转丝车了(Kerr,1904;徐新吾,1990:116;汪敬虞,2001:360;王翔,2002:59)。珠三角丝厂不仅所使用的丝车和蒸汽机是本地改造的,价格低廉;而且其厂房也多由宗族祠堂等改建而成,因而大大降低了固定投资。在18—19世纪,同样面临资本短缺的欧洲企业家,也是采用类似的办法来降低固定资本投入的。“令当代人惊讶的大型多层厂房是非常少见的。大多数所谓的工厂只不过是比较华丽的车间:拥有五六个工人,一两架珍妮纺纱机或者是骡机,一架准备粗纺的梳毛机。这些早期的设备都由操纵这些设备的男人和女人提供动力。阁楼和茅房都为此而进行了改建;后来,人们还有可能在这些临时结构中增加一台蒸汽机。人们不仅将整栋建筑物提供给未来的企业家,而且大工场也将它的厂房分割成小单元出租。这样一来,工业家们事实上只要有一小笔开支即可开张——租下厂房,借入设备和原材料,甚至通过预先签订制成品出售合同来筹集资金并支付工资。”(兰迪斯,2002:281)

珠三角丝厂与传统手缫丝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蒸汽来煮茧,保证了煮茧水的恒温,提高了丝质;同时使用了捻捎装置,更加有效地去除胶质,提高了丝的质量;采用定粒缫丝方法,统一了生丝的条纹规格。长三角丝厂则在这个基础上,还使用铁制丝车,并采用蒸汽动力来牵引丝车,这样丝车更为平稳,所产生丝质量更高且单位产量也更高。

(四)机器缫丝技术的进一步改良

在珠三角丝厂,直至1920年代中期,缫丝技术并无任何重大改进。1910年代初期,日本人在珠三角所做的实况调查显示,“制丝机械为木制,基础工程的煮茧和缫丝两种工作并不分开,煮锅为粗制的陶器”(紫藤章,1911;陈慈玉,1989b:175)。考活和布士维(1925:113)在1924年的调查中仍然发现,“器具虽有破烂者,亦复因循,不甚致意,鲜有修葺为急务者”。因此绝大部分工厂只是进行简单再生产,其所用的技术、器械,十多年来并没有任何变化(东亚同文会,1988a:825)。1920年代末期,珠三角丝厂开始尝试改共捻式缫丝法为单捻式缫丝法,并开始引进立缫车等(黄永安,1929;傅保光,1929;唐耀祖,1929;叶超,1936)。

长三角丝厂在1920年代中期之前亦无任何大的改革,仍然采用1870年代的意大利技术 [《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25-26;日本蚕丝业同业组合中央会,1929:298;缪钟秀,1930:19;徐新吾,1990:138、185]。从1920年代后期开始,部分丝厂开始采用日本扬返式丝车,采用复缫法;并逐渐采用新式立缫机,在提高丝车单位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丝质量;进而开始使用煮茧机煮茧,进一步提高了干茧质量(庄申,1995:946)。如在1936年,无锡共有多条立缫机870部(高景岳、严学熙,1987:335)。

三、机器缫丝技术与手工缫丝技术的效率比较

(一)丝车单位产量比较

诸多文献认为,机器缫丝技术虽有不少优点,但其单位产丝量并不一定更高。如刘大钧就认为:“大多数明末清初的蚕桑手册列举一个缫丝手一天能缫20~30两在本书中,作为重量单位的“两”,32两= 1公斤。生丝,根据丝的粗细而异。20世纪的资料所列家庭缫丝速度比这要低,即每天12~16两不等。”而在丝厂中,每部丝车则最多产丝不超过12两。刘大钧据此认为机器缫丝技术的单位产量还不及手工缫丝技术(刘大钧,1935:116、118、135;李明珠,1996:28)。然而,机器丝车的单位产量实际上并不低于手摇丝车和脚踏丝车。这些比较之所以得出错误结论,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区分丝的粗细差异;而缫制粗丝和细丝,其产量是有很大差异的。如上述比较所列举的手工缫丝单位产量,是指缫制粗丝(可能多至30粒以上的蚕茧合成一绪)而言的。而如果缫制细丝(三四粒茧合成一绪)的话,即使是在湖州、杭州一带,技术优等者一天也就是缫8两丝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人均产量其实是指每部丝车的日产量。在家庭手工缫丝中,一般都是两人共同操作一部丝车:一人踏车理绪添头;一人备茧、添茧入锅及司灶加水等(朱新予,1985:70;庄申,1995:945)。同样,在长三角缫丝厂中,平均每部丝车由两到三人操作。因而丝车单位产量比较与个人单位产量比较的结果,大致相似。(朱新予,1985:142)。

据上海第一家机器缫丝厂怡和纺丝局的记载,刚开始时,不熟练的女工一天工作11个小时,能够缫制细丝6盎司(1盎司= 28.3495231克),即约170克;换算成清末民初的度量标准,即5. 44两。而到了1863年,怡和纺丝局的缫丝女工的缫丝技能和效率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欧洲的缫丝女工了,每天工作11小时,可以产丝300克左右,即10两左右(Brown,1979a:557)。其他文献记载也都与此相符。如刘大钧根据调查得知,在1930年代,每部丝车“每天最多只能缫11~12两,也可能少至8两”,平均也是10两左右(刘大钧,1935:116、118、135;李明珠,1996:28);1933年中华民国实业部的调查也发现,当时上海丝厂每车日产约10两细丝(中华民国实业部,1933b:46)。而在此期间,上海丝厂并没有进行任何明显的技术改良,所使用的技术、设备并没有显著变化。

由此可知,丝厂的丝车单位产量还是要高出手工缫丝的单位产量25%左右;保守估计,起码不会低于手工缫丝的单位产量。

而且,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机器丝车由于不需要缫丝工人用脚踏来转动丝车,因而工人能够更加专注于添绪缫丝,而其他条件基本相似;所以可以断定,如果是缫制同等规格的丝,丝车的单位产量只会更高。

(二)缫折比较

一般研究认为,机器缫丝技术并不能降低缫折;相反,随着机器缫丝和干茧缫丝法的使用,缫折反而提高了。所谓缫折,是指缫制一定量的丝所需的干茧(或者鲜茧)量,一般以缫制100斤丝所需的干茧量来衡量。因而缫折衡量的是单位原料的出丝率。本书统一用缫制一单位生丝所需的干茧量(或者鲜茧量)来表示缫折。

在1930年代的长三角地区,手工缫丝法的鲜茧缫折是10~13,机器缫丝的鲜茧缫折一般是18(改良种是12),显著高于前者(乐嗣炳,1935:27)。这一方面反映了蚕质的恶化,因为机器缫丝厂所用的蚕茧都不是自己养的,是从蚕农那里买来的,而那些不打算在家缫丝的蚕农对蚕质是不那么关心的(李明珠,1996:28)。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机器缫丝对蚕茧的要求更高,丝厂有专门的挑茧选茧部门,质量不合规格的蚕茧被挑出来作为下脚料。另外,在发明杀蛹烘茧技术之后,机器缫丝厂都用干茧缫丝,而利用干茧缫丝本身就会产生更多的耗损——因为烘茧过程会损坏蚕茧外部的丝质。但是,那些质量较差的蚕茧以及在缫丝过程中所产生的下脚料,同样具有经济价值,并可以在市场上售卖。从这个角度来说,丝厂的缫折虽然较高,但这并不一定就构成经济损失。因此并不能简单地说丝厂的缫折比家庭手工缫丝的更高。

(三)效率比较

除此之外,丝厂所生产的是一种更加符合国外丝织业新的质量标准(如粗细均匀、标准化)的生丝(李明珠,1996:28)。与土丝相比,厂丝条份粗细均匀,粗糙、断头、硬胶、丝片紊乱,以及丝片长短、阔狭、轻重、大小不一等缺点都显著减少(朱新予,1985:142)。因为质量更好,所以厂丝的售价也更高,且在生丝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也越来越大。

根据光绪年间《南海县志》的记载,处于半机械化的继昌隆缫丝厂最初(1874年前后)出产的生丝,“比用手更细滑光洁,售价亦贵三分之一”(桂坫,1910,卷26:56)。珠三角白厂丝的出口价格基本上都要高于本地白土丝的出口价格。在长三角,经由上海出口的白厂丝的价格普遍比白土丝价格高出50%以上,甚至是后者的2倍、2.5倍;从1894年到1936年,前者的价格平均是后者的2倍左右(见图1-5)。

图1-5 白厂丝与白土丝的价格比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海关关册》(转引自徐新吾,1990:688-711)资料绘制。

乐嗣炳(1935:45-46)对1912—1932年间全国白厂丝、白经丝一种经过复缫的生丝,其质量要优于未经复缫的土丝。和白土丝价格的考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乐嗣炳通过调查发现,平均而言,白厂丝的价格,除1932年外,总是白土丝的价格的1. 5倍到2倍,甚至更高;即使是跟白经丝相比,白厂丝的价格基本上也维持在其1. 3倍左右(见图1-6)。

图1-6 全国白厂丝与白经丝、白土丝的价格比

资料来源:乐嗣炳,1935:45-46。

此外,厂丝几乎是全部出口的;而土丝中只有质量高的才出口(如辑里丝),质量稍差的土丝则因没有国际市场而只能内销。考虑到这一点,厂丝与土丝的平均价格比只会高于上述比值。

综合考虑丝车单位产量和生丝价格,可以肯定地说,在机器缫丝技术下,丝车和缫丝工人的单位产值,起码要比家庭手工缫丝的单位产值高出50%以上——且其原料成本应该大致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