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有助于找到规律

2010年,我第一次意识到复盘可以用在工作中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改善工作绩效。

那时候,我刚从管理咨询行业回到出版行业。

说是回到出版行业,其实跟新人差不多。我以前在出版行业的经历,不过是6年前在一个出版公司短暂做过文字编辑,并没有对图书策划有真正的介入。而图书策划,才是出版的关键,这个职位相当于是一般公司的产品经理。读者在市面上看到的各种图书,就来自于图书策划编辑的思考。

回到出版行业后,也策划了几本书,不过效益并不好,销量离自己的心理预期比较远。因此,那段时间心心念念的都是如何找到好的选题,策划出一本畅销书来。

正是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一篇关于柳传志和联想的文章。文中柳传志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联想之所以在自己出山一年多时,就能够从2008年的亏损转变为2009年的盈利,其中有个重要的做法就是复盘。

复盘本身是围棋中的一个术语,是棋手用来提升自己棋力的一种方法。

这样一个体育领域的术语,怎么就被用到企业管理之中,而且还取得了扭亏为盈的效果?这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一番搜索之后发现,柳传志已经多次谈论过复盘,复盘是联想三大方法论之一(联想三大方法论:极强的目的性、分阶段实施、复盘)。按照联想的说法,复盘在联想成为中国计算机市场第一、击退戴尔的冲击、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等各种大小事件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既然复盘在联想的发展中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我准备在自己的工作中进行实践。

根据联想提炼的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和总结规律的复盘步骤,对自己以前策划的书和市场上卖得好的书进行了复盘。

一段时间之后,我得到了策划图书的三条原则。

第一条,要符合社会情绪

这条是受读客的启发。

读客当年算是出版界的一股洪流,仅成立3年多,就推出了《藏地密码》《东北往事》等一系列畅销图书品种。只要是他们出版的图书,号称是本本都畅销。单品销售平均20万册,是行业的33倍。

一时间,读客在行业里面刮起了旋风,成为大家瞩目、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而读客不待大家的研究,自己就进行了总结复盘。他们曾经有一份如何操作《藏地密码》的案例复盘,里面详细叙述了操盘的整个过程,如何从书名、封面设计、宣传语等方面下功夫,将一篇网上仅有900次点击的帖子,变成了总销售量过300万册的超级畅销书。

更方便的是,他们除了具体的案例复盘之外,还将操盘背后的理论支撑点也总结了,品牌寄生理论、符号理论、货架理论、像卖牙膏一样卖图书的观点等,在出版界让人耳目一新,将图书策划和操作,从模糊的经验层面推进到了精确理性层面。

有理论就好办,因为这意味着可模仿和复制。任何人只要掌握了这些理论,就可以在自己策划的书上进行操作实践,效果姑且不论,至少是有了支撑。不过编辑们很快就发现,这些理论更多是操作层面的,易学,但如果书稿本身没有市场,这些做法,能起的作用也并不大。这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底子如果不好,靠化妆一时蒙蔽,终究还是会露出本来面目。只有书稿本身是有市场的,用这些理论去指导,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什么样的书有市场呢?

或者说,策划做选题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呢?

读客也有总结,不过这个总结注意到的人不多。读客的提法是符合“中国文化主流的潜流”。

这句话比较拗口,但并不难懂。

主体是“中国文化主流”和“潜流”这两个词组。这样一分,意思就很清晰了。“中国文化主流”,这保证关注的人多,也就是潜在市场足够大;“潜流”,这保证时机快出现了,如果加以引导,就会变成潮流。

按照读客的说话,在“中国文化主流的潜流”上放一本书,这个“潜流”自然会推着书往上走。

可我不是做文化图书策划的,我策划的书主要是知识类的。这个“中国文化主流的潜流”我并不能拿过来用。

但我找到了另外一个词—“社会情绪”。

所谓社会情绪,大概意思是说,在一段时间内人们的主观心理体验和感受。这种体验和感受,要得到表达和发泄,人们才会觉得满足。按照我当时粗浅的理解,放在知识这块,就相当于有了一个知识缺口。

人们有了知识缺口会怎么办呢?会想方设法弥补缺口。如果能够帮助他们弥补缺口,自然就会得到他们的选择,从产品的角度来说,就是销售出去了。

后来市面上卖得比较好的书,比如《不抱怨的世界》《正能量》《异类》《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等,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与当时的社会情绪契合。

而知识方面的社会情绪,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逻辑去把握。更重要的是,这个情绪虽然也有过时一说,但影响并不严重,最多从畅销书转变成长销书。这样策划的压力就小得多。

举个例子。

《异类》是一本很畅销的书,很多名人都推荐过。里面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一万小时定律。

大意是,一个人要想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做到比较高的水准,必须在该领域有1万小时的积累,也就是有5~10年的沉浸。当然,这个1万小时并不是确定的数。

刚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很多人的内心是热的,1万小时就可以成为专家或者权威,那我也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啊。

但慢慢的人们发现,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如果只要1万小时就能成为专家,那不是专家满街跑了吗?很多人都在一个领域做了5~10年,好像也并没有多大建树。而且,如果时间长就有效,那为什么有3年经验的人比有10年经验的人做得更好。

这个怀疑一出现,就相当于出现了一个知识缺口:怎么1万小时定律就不灵了呢?

如果能够弥补这个缺口,那书自然就会畅销。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本《刻意练习》。这本书在2016年11月出版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销售量已经过10万册。

人们这才清楚,原来指望花1万小时就能成为专家是不现实的,因为很可能这1万小时,你不过是在进行天真的练习,在一个低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那样就是花100万小时,恐怕也不过是起点低水平的徘徊。

真正有效的是要进行刻意练习,要有导师、有目标、有步骤、有反馈等,只有通过刻意练习,人们才能不断进步。

那么,刻意练习之后呢?

我的理解是,人们将会发现,坚持是很难的。如何坚持,恐怕会是下一个知识缺口。据说国外有一本名为《Grit》(坚毅)的书现在销售不错,不知道国内哪家出版社拿到了版权。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所谓符合社会情绪,其实就是把握事物的内在发展逻辑,从而跟进事物的发展趋势。如果放在更大的视野里,这种思维就可以帮助你把握社会的需求变化。比如说,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电视,到现在的房产,从自行车到私家车,从固定电话到手机,等等。这就是雷军所说的风口。

站在风口,猪都会飞。

现在很多编辑也会追逐风口了。但风口很容易赶不上,因为观察确认风口需要时间,找到作者写出来需要时间,写出来之后的编辑印刷发行还需要时间,很容易就只赶上了风口的尾巴,甚至是等书出来,风向已变,那就白忙活一场了。

第二条,找比大牌作者低一点的作者

人人都愿意跟“大牌”合作。

拍电影要大导演,演电视要大明星,体育比赛要王牌运动员,商业活动要大企业家,学术会议要大牌教授。

做书,当然要找大牌作者。

IP自带流量,大牌作者自带销量。

我当然也冲着大牌作者去。

想找到柳传志,看他愿意不愿意出自传;

想找董明珠,看她的工业精神概念是不是成熟到可以出书;

想找周鸿祎,他的“生意就是人性”观点还挺不错的,能不能阐释发挥一下;

想找陈志武,他的量化历史研究概念够新颖;

想找许小年,他对企业的理解还挺深刻的;

想找张维迎,不做官的他似乎思想才放飞;

想找花荣,好像他那一代的操盘手就他还在市场中驰骋,有什么秘诀……

很多大牌,我都有过找他们合作的念头。努力过的,有的找不到联系方式,有的找到的联系方式是助理或者秘书的,直接联系上的,多半一次沟通后就没有下文了。

每次努力之后同事问我:“然后呢?”

然后就真的没有然后了。

事后复盘,我明白了,不是我不够努力没有找到联系方式,也不是沟通话术出了问题别人不愿意继续,而是那个时候,我的能力配不上我的野心。

首先,大牌们之所以大牌,是因为他们都是在自己领域做到顶级的人。于他们而言,时间是最缺乏的,无数的人想占用他们的时间(跟他们合作)。而写书,要跟他们经营企业、参加论坛、做演讲等事情竞争,相比较而言,写书好像是性价比比较低的事情。

其次,即使他们想出书,也还有很多出版社和策划编辑跟我竞争。通常他们总要问问,你们出版社在业内的品牌怎么样,你操盘过什么有影响的书,几个回合下来,近似于出版新手的我自然没什么机会。

明白了这一点,我立刻将我的目标作者咖位下调,放在比大牌低一点的作者群体上,其中,又更注重跟青年作者合作。

这样一来,一方面,书的水准是有保证的,因为这一类作者也是有料的,只不过机缘不到,没有冲上一线;另一方面,竞争没那么激烈,好的出版社和好的编辑都努力想跟大牌合作,相对来说,跟我竞争的策划编辑会弱一点。最重要的是,这一类作者,尤其是青年作者,是有可能和我一起成长的。因为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一类作者往上走,我也往上走,可以保持同步,最后就会变成人脉。我们总是以为人脉就是认识人,但如果“我的朋友克林顿”关键时候不帮我,这人脉还算人脉吗?

当然,很可能这类作者冲到一线后,会跟更大牌的出版社和策划编辑合作,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你们一起共事过,情分还在。你成长后,还是有可能合作的。

第三,文本要扎实

文本是所有操作的脚本,必须要扎实,否则,很容易陷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困境。

面对一个文本,我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判断它是否扎实的:

1.观点要独特

2.逻辑要清晰

3.结构要简洁

4.论述要深入

5.材料要丰富

观点要独特,要能给读者带来新的角度和看法。如果是别人已经说过的观点,炒冷饭效果自然不会好,因为读者的部分需求已经被满足了,空间不大。就像我们已经吃过饭之后,别人再请你吃饭,你也是吃不了多少的。

逻辑要清晰,要让读者很明确地感知到内容之间的关系。结构要简洁,章节结构简洁也有助于逻辑清晰。比如《粘住》,主体内容就是粘住的六条原则,简约而一目了然。论述要深入,是说不能只是泛泛而谈,最好有观点,然后有理论,最后有操作,步步深入。材料要丰富,不能只是提供观点,而是要提供各种材料来做支撑,尽可能涉及主题的各个方面。

一般来说,作者当然做不到这么完美,他们往往有观点,有时候也有逻辑只不过不够清晰,章节归类可能不符合数学的完备定律,论述不够深入。总之,原始的书稿肯定是存在各种问题的。这就需要编辑,能够从作者混乱粗糙的原始稿件中,看到稿件潜在的价值,指导作者修改、打磨之后得到比较完满的状态。

再总结一下选择书稿的三条原则:要符合社会情绪;找比大牌作者低一点的作者;文本要扎实。

三条原则中,作者这条可以放宽一点,只要作者对写作的主题有深刻的认识,以前是否出过书并无关系,这样那些有潜力的新作者就不会被错过了。

这三条原则非常简单,但却可以筛选掉大多数的书稿。而且,这三条原则中,社会情绪是策划编辑可以通过阅读信息去把握的;而文本的修改,则更应该是策划编辑基本功之一。也就是说,三条原则有两条是策划编辑可以努力达到的,无疑增强了自己的主动权。

运用这三条原则,我选择书稿所花的时间少了很多,但书稿的质量却更高了,推出的图书销量比以前高了不少。最典型的是《微反应》系列,销量都近10万册,作者姜振宇更是由此奠定了中国心理应激微反应研究第一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