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

由此我们逐渐接近我所提出的问题的中心。为何那样一个充满危险与不安的岛屿,却使得人们不惜再度辛劳,携妻带小、呼朋唤友地前往呢。我认为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个理由,那便是为了那些珍奇的“宝贝”[50]。在秦始皇时代,在铸造铜钱以作货币使用之前,中国人将“宝贝”视为至宝,其中,被称为“shipurea moneta”的闪着金黄色光芒的“子安贝”成为了一切欲望的中心。直到今天,“子安贝”的产地都为数甚少,一直到远东地区,在我们的同胞所居住的群岛周边的珊瑚礁以外和附近的地方,都没有发现“子安贝”的产地。尤其是在大陆沿海地区,北至朝鲜半岛,南到马来西亚和印度的尽头,都未听说有捕获“子安贝”的先例,长久以来,人们都只能前往远方的海岛寻求此贝。除了暖流的影响之外,还因为这种贝只能在岩石较多的浅滩存活。至今仍有人自以为是地称其产自南海,然而不用说古代岭南的陆路并未开通,也绝非只要入海捕捞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子安贝”的光芒堪比金银财宝,使人认为其必定价值连城。再加上捕获的机会十分渺茫,则更使得它拥有以今日之眼光所不可想象的尊贵地位。

我相信,随着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今后会逐渐扎实起来。殷商王朝插手中原的背后势力就在东方。在所谓的东夷的海洋生计中,如今基本可以确定存在的,就是“宝贝”的供给。它究竟是在呼应西方的指示,还是独立发展的一种流行,虽然还难以断定,然而毫无疑问的是,它在某个时代伴随着巨大的偶然性,打开了一个狭窄的入口。然而,它就是位于东南方一处群岛的、离大陆最近、气候也最为适宜的“八重之汐路”的一部分这一事实,因属于中国典籍管辖范围之外而极少有人关注,而在我国也因为大家都想象着那种美丽的贝壳无论在中国南海的哪一处沙滩上都遍地都是,也未曾被考虑。虽说普遍认为“子安贝”分布于日本洋流所能到达的地方,即太平洋沿岸至茨城县福岛县,日本海沿岸则止于富山县,然而种类极少且品相欠佳,涌上海滩的大多是中空、腐烂的贝壳,能够在海中活捉此贝类并不容易。三十二年前我前往冲绳旅行时,有幸鉴赏了已故尚顺[51]男爵令人叹为观止的收藏品,才得知这里的近海出产所有种类的“宝贝”,于是第一次感受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最近,又从出身于国头郡北部村庄的崎滨信行君那里得知了当地贝类的食用和捕捞方法,以及曾经一无所知的它们的生活习性等。此外,十多年前,又从游历了西南诸岛的大森义宪[52]的游记中发现,宫古岛是尤其需要关注的中心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