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道场行事

道场是修学佛道的所在,负有接引信众学佛的使命;在此前提之下,僧团必先健全,始能发挥弘法度众的功能。是以道场日常行事中,除了举办法会、庆典,其他如禅七、佛七、朝山、讲座,乃至现代的佛学会考、短期出家、夏令营、讲习会等各种活动,提供信徒闻法共修以外,更有许多重要的寺务行政,从中可以看出僧团的组织严谨,制度健全,十分合乎现代化的管理学。

过去丛林在人事方面有所谓“四十八单”[1]职事,四十八单又分为“序职”、“列职”[2]。序职代表的是道德、学问、阶位,大都是老成持重,长于道德修行者担任,虽然有名、有职,但无实权,譬如军队的上将、上校等;“列职”,代表的是行政能力,是职务,譬如团长、总司令等,握有实权。

丛林的“序职”,包括首座[3]、西堂、后堂、堂主[4]、书记[5]、悦众[6]、知藏[7]、祖侍[8]、烧香[9]、记录[10]、参头[11]等;“列职”分别为都监[12]、监院[13]、副寺[14]、维那[15]、知客[16]、纠察[17]、典座[18]、衣钵[19]、汤药[20]、庄主[21]、化主[22]、寮元[23]等。大部分僧众有了序职以后,又领有一份职务,正如军中所谓的上将总司令、上校团长等,亦即序职、列职兼具。

此外,也有专于一务者,如:饭头[24]、水头[25]、菜头[26]、粥头[27]、门头[28]、净头[29]、园头[30]、鼓头[31]、茶头[32]等,这些行单不需要序职即可担任。因此,四十八单职事不一定是四十八个人,有时一人兼具序、列职;有时一个职务有多人负责,例如序职的堂主,多则十几位,少则七八位,而书记则有三五十,乃至百位之多,愈多表示寺院愈大。

序职代表资格、身份、地位,除非违犯清规,否则如同颁授的少将、中将等阶位,是终身荣誉,永远保留,然而职务(列职)则可随时因所需而变动,有其一定的任期。

丛林的任期制度,对于人才的养成与流通有很大的助益。每年一到“期头期尾”[33]职务调动时,凡任期圆满者,必须分别向大和尚或客堂请辞,经过大和尚邀约全山长老开会安排后,完成“请职圆职”[34]的新任命。而住持和尚也有一定的任期,因此晋山住持[35]、传法传贤也是丛林重要的行事与典范。

住持又称方丈、堂头,凡是可以提供“挂单接众”[36]的道场,才能有住持的称谓,否则只能称为当家。住持平日领众熏修、上堂说法,是一寺之主,但是逢到“出坡普请”[37]时,仍须随众作务;乃至进出山门,亦需向客堂“告假销假”[38],此举充分显示僧团平等与相互尊重的精神。

僧团强调和合、清净,僧众平日的生活、修行均应随众作息,遇有特殊情形也必须请假。请假时,如果搭海青、袈裟,即表示要请长假;着海青请假者,是属暂假。除此又随各种“香期例假”[39]而有不同的礼仪规定。

依据中国佛教的传统习惯,出家者必须受足三坛大戒才符合大乘出家僧格。三坛大戒乃中国佛教特有的受戒仪式,也是道场的重要行事之一。戒期有“进堂出堂”[40],从进堂到“封堂”,当中有一段缓冲时间,因为我国幅员辽阔,路途遥远,必须一段时日赶路,所以先“开堂”,让大众陆续报到,到了一个时期才“封堂”。这一段时间先教授部分简单的规矩,等封堂后即不能再随便进出,这时即开始进行正式课程。

戒会圆满下山,称为“出堂”。进堂有进堂的规矩,出堂也有一定的告假方式。戒期当中,受过沙弥戒、比丘戒后,均要“巡寮[41]告众”,巡寮亦即“巡山”,大众一起到方丈室、客堂、库房、大寮等各单位巡示告众,借此认识环境及人、事、物。巡寮告众乃佛陀时代立下的制度,后来中国丛林为恪遵佛制,所以也立下巡寮事项。

道场行事,不离弘法利生,因此不管为信众举办法会活动,或是健全僧团的规矩制度,其实都与信众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僧住则法住”,唯有僧团健全,而后才能驻锡弘化。

【注解】

[1]古代丛林,凡组织系统严谨的寺院,其人事制度有所谓“四十八单”职事。四十八单又分为序职、列职两种;序职有职无权,列职则有职有权。一般参学者如果领到序职或列职,均感光荣。

[2]丛林的人事组织,分序职、列职。提纲祖道、辅翼门庭者,称为序职;为众办事、尽心服务劳动者,称为列职。序职、列职又各有东序与西序之分,位次如下:

(一)序职位次:东序:维那、悦众、祖侍、烧香、记录、衣钵、汤药、侍者、清众、请客、行者、香灯;西序:座元、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藏主、僧职、知藏、知客、参头、司水。

(二)列职次序:东序:都监、监院、副寺、库司、监收、庄主、磨头、寮元、殿主、钟头、鼓头、夜巡;西序:典座、贴案、饭头、菜头、水头、火头、茶头、行堂、门头、园头、圊头、照客。

[3]又称座元、秉拂,可代表大和尚教育说法。

[4]各堂之首,掌理本堂行事。

[5]书记为序职之一,在丛林中地位崇高,大都是青年才俊。

[6]维那之副。此执有数人,若维那不在堂,则由大悦众代管。又朔望查收堂中什物,教初参礼法,一切佛事的唱念,皆悦众之职。

[7]又称藏主,负责管理藏经阁,类似图书馆馆长。

[8]兼理影堂香灯,侍奉先祖,故为序位。凡影堂的洒扫、上供、香灯等,皆为其职。

[9]侍寮的首领。凡住持说法,如上堂小参等,鸣三阵引磬时,出位拈香三瓣,展大具三拜。又上堂、上供、祈祷、扫塔、小参等事,当预烧炉候用,双手高捧齐眉,在住持前行。

[10]外则书记,内则记录。凡遇小参上堂等事,则传牌出门,执杖请拂。方丈说法,则写法语实贴;班首秉拂,则写牌悬挂。此人需性情温和,品格良好,耐劳且谨慎精细,对外文字要工整。

[11]管理所有参学的人,亦是新参学者挂单时的训练、照顾、服务、管理者,相当“新兵训练”的管理者。

[12]又称都寺、都管,负责总管、监察、考核。

[13]又称寺主、监寺等,按寺院的大小设一人或多人,平时辅佐住持管理寺务。产生方式有:一、记别,即以年轻有为的法眷承其衣钵;二、请职,即由聘请而产生的当家。

[14]又称库头、司库,掌理会计出纳者。

[15]为首座执行训导工作;禅堂之内,维那至上,维那之下有悦众辅之。纪纲司法为维那应负的职权。

[16]又称知库、典宾等。“知客”一词,望文生义,就是:“我知道客人。”知道客人是什么人,是什么心理,是什么性格,有什么需要,应该怎样接待他、招呼他、安排他,甚至如何帮助他,这些都懂,就叫作“知客”。“知客”是丛林中掌管迎送与应接宾客的职称,在《禅苑清规》上载:凡官员、檀越、尊宿或诸方名德之士来访,知客皆以香茶迎待,随即令行者通报方丈,然后引见;若为诸山长老、高官、大施主,当鸣钟集众于门迎候。若为普通客人,则于知客寮接待。其职以接待宾客为主,故凡来客的食宿、听法、拜谢等礼法皆由知客引领。“知客”的工作在常住各种职务中列为上首。昔时雪窦禅师在大阳座下,贯休禅师在石霜庆诸座下,都曾任过知客之职。故知在知客行仪中,也能造就出一代宗师。

[17]又称“僧值”,原无实位,取僧众轮值之义。其职为代方丈和尚监察其所不及暇顾之处。

[18]掌理大众饮食者。负责典座者应爱惜常住物,不得暴殄,就厨粥饭,不得异众;粥饭上桶,先望斋堂,焚香拜已,方发过堂,此为典座之职。

[19]方丈室负责人,掌理常住庄严、法器、财务等事。

[20]住持和尚的侍者,视寺院大小需要而定,有汤药侍者、管香侍者、侍状侍者、待客侍者、衣钵侍者、巾瓶侍者、干办侍者等。汤药侍者应时供奉住持汤点,左右应接,佐助衣钵,抚恤行者。

[21]大陆丛林的田地寺产分散于各地,田地出租需要收租金,故有庄主之职,就是专门执行收租之人。

[22]专门出外教化、化缘者,多由老成持重、有德有学的长老担任。

[23]上客堂的堂主,掌管僧众挂单事务。

[24]掌理粥饭者。香到开梆,打粥饭;先盛供,次斋堂、客堂、山寮、园房、塔院、老堂、病堂,此为饭头之职。

[25]禅林中司掌汲水、烧热水供大众盥洗的职称。

[26]禅林中,典座之下,设有管领菜蔬之僧,称为菜头。其职司为拣舍枯叶、蚀叶、菜虫等。

[27]掌理朝粥者,称为粥头。《摩诃僧祇律》中载,粥有十利:

(一)资色:资益身躯,颜容丰盛。

(二)增力:补益衰弱,增长气力。

(三)益寿:补养元气,寿算增益。

(四)安乐:清净柔软,食则安乐。

(五)辞清:气无凝滞,辞辩清扬。

(六)辩说:滋润喉舌,论议无碍。

(七)消宿食:温暖脾胃,宿食消化。

(八)除风:调和通利,风气消除。

(九)除饥:适充口腹,饥馁顿除。

(十)消渴:喉舌沾润,干渴随消。

[28]日夜照应门户,以时启闭。如有夜叩山门,先通同寮而后同开,若为尊宿官员士夫将到,速报知客。值日者看寮,守门不移步。

[29]又称圊头。三时过堂时,关锁后门;四板点路灯,课诵上殿时,挑各处净桶、换洗手水和洗手巾等。

[30]管理园地的栽种及灌溉,收成之物不得先吃,更不可私自送人或变卖。

[31]大鼓为丛林号令之一,与大钟相接。鼓头即担任击鼓之职。凡和尚上堂说法、说戒及早晚开大静,都由鼓头负责。

[32]三板夜巡送灯,烧开水、面汤。粥罢止静,烧开静茶。四支香烧开水,午饭罢烧二板茶,止静烧开静茶。四支足香,烧开水,晚课后烧开水。

[33]丛林职事的调职分期头、期尾。期头指农历七月十五日,属于大调动;期尾指农历正月十五日,属于小调动。

[34]圆职即指任期圆满了要请职或再任一期;请职则是于期头、期尾时的人事调动,代表任期圆满,要向住持辞职。圆职有二义:(一)职务圆满到期(任期之内做完,圆满要辞职)。(二)圆满到期,可以请调,但获常住欣赏肯定,要其再续职留任,也称为圆职。

职务调动时,任期圆满的序职者必须向方丈和尚请辞,列职者则向客堂请辞。因此过去丛林中,每当元月初八、七月初八,由知客师在斋堂禀告宣布:“各位老参上座,各位职事师父,学人有话打诸位的闲岔,今天有三件事情宣布:第一,今天是正月初八,依祖规,所有全寺人等,任期即将届满,应该依祖训向住持请辞。”请辞后,于初九、初十,大和尚邀约全山长老召开会议,详分序、列职者,经长老通过,送至客堂,客堂则挂牌昭告全寺。在牌尚未挂出之前,即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日,大和尚先请圆职者吃饭,委任其下一期继续原有的职务,亦即不调动。未圆职者,经大和尚协调安排新职务后,大和尚也会择期请请职者吃饭。在此期间,约十五或十六日,客堂张贴挂牌:“奉和尚命,请□□法师为堂主兼副寺;请□□法师书记兼纠察”,挂牌以后,当天交接,次日上任。这就叫作“期头期尾”、“请职圆职”。

[35]晋即进,亦即可以进入宝山作主,是升级、晋升的意思。过去丛林有任期制度,大寺院经常更替住持。住持人选必须有德有声望者,其产生方式有:

法子依序:由长老授记收为法子;亦即先物色青年才俊者,认作寺院(法派)法子,可以一次收数法子,依序为:大法子、二法子、三法子、四法子等;若寺院需要住持人才时,依序晋山。常住设有提拔人才、教育人才,令其外出参学、读书、留学等计划。至住持退位时,则将其调回任职。古代丛林出外参学,能被收为名山道场的法子,是表示很有作为,可以光宗耀祖。

诸山推荐:寺中无法子,而住持退位,只有当家,且其无法承担,可由诸山长老推荐。优点是可以建立与某寺的友谊关系。

大众选举:为民主方式,集合序职以上职事,共同选任住持。

抽签决定:大家互推不做住持,或相持不下时,至韦驮菩萨前抽签。

[36]挂单要有单,“单”即指衣单(枕头、棉被、三衣、钵具、头陀十八物等)。到寺院挂单时,必须要等茶房、道人、侍者询问时,才可挂单。如果是想挂单几天,就说:“打扰常住。”想留下来参学,则云:“亲近常住。”挂单后,要依寺院的规矩安单。过去受戒者,都要学习挂单,传统的挂单有一定的程序:

先至客堂挂单,人往东边凳子坐,衣单放在西单门口外。

等候茶房或侍者来问候,办资料,之后通知知客师。

知客师穿着大袍由房间出来,到门口看一看可有衣单,随后即走回门内东单椅子处,此时学人要机警起身,向上,“顶礼知客师父”。知客师答:“问讯。”参僧即问讯。知客师坐下,参僧也随之坐下。

知客师问话:“从何来?”“上下何名?”“来作什么?”此时不可以答上□下□,要直称自己名□□。若是要长期留下,即言:“亲近常住。”若为短期数日,即言:“打扰常住挂单。”

知客师检阅戒牒(有报纸二倍大,有一定折法,不可以折错)。

送单:“礼谢知客师父。”

由茶房、侍者带至云水堂或上客堂,知客师会在此请挂单者先礼佛三拜,再“顶礼寮元师父”毕,寮元师喊:“送知客师回寮。”此刻学人要跟前三四步至门槛目送知客师,直至不见身影才转头,再听寮元师父的吩咐,交待事项及日课行程。

若是亲近常住者,寮元会将其详细的资料送至常住,由常住为其安排;通常是送至禅堂当清众学规矩。来历不凡者,通常半年后即由清众升做悦众,渐渐成为纲领职事,若是一般领行单者,就不一定要经禅堂训练。

[37]禅宗丛林里,从事作务劳役时,普请大众,上下合力,称为普请,今俗称出坡。出坡时,上至和尚,下至各寮行单,除公务外,一概皆到坡场。

[38]佛门中请假、告假、销假,除了要先在殿堂向佛菩萨礼拜告假或销假外,应向住持和尚及知客禀告。丛林中,大和尚外出也一定要向知客(客堂)请假,由侍者代劳,向知客师说:“大和尚请假至□□。”知客闻言要立即回道:“给大和尚送驾。”

[39]即请假的类别。有香假、殿假、坡假、堂假、暂假、长假、事假、病假、参假、私假、公假等。

香假:表示这支香不参加(丛林中一天有十四支香)。

殿假:不参加早晚殿。殿假必须至大殿随大众礼佛三拜,并向纠察师父报告:“纠察师父慈悲,弟子□□□今请殿假。”而后才可离去。

坡假:不出坡。

堂假:不过堂用斋。请堂假要等供养咒念过后,起身到纠察师父面前:“纠察师父慈悲,弟子□□□告假。”

暂假:着海青请假,表示只出去三至五天即回。

长假:请假时需穿海青,披袈裟。

病假:三日不能进食者,方可准病假。

参假:外出参学。

[40]进堂是丛林寺院传授戒法开始接受报名的程序;出堂为下山之义,即戒会圆满,下山归去。过去丛林若是举办一个月的戒期,则提前十日开堂,让路途遥远者陆续赶来报到。

[41]到寺中各单位去巡视,名为“巡寮”;若是看个人的寮房,称为“看单”。新戒比丘(比丘尼)向方丈和尚巡寮,其意义是让大众认识、接纳你。过去公众巡寮,相当于拜访各寺众,让大寮、行堂、客堂等单位知道寺中有此人,否则不会被承认。客堂犹如海关,进出都要报备。其他各堂巡寮,主要在认识环境,自我介绍。在团体中,巡寮是一种礼貌,受过沙弥戒后,就要巡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