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络排毒瑜伽瘦身就要这样练
- 矫林江 丹丹
- 7356字
- 2021-03-19 14:26:46
六 美人须知,人体经络大解密
两千多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
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以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沟通脏腑,加强表里经的联系。
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外行支脉,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奇经八脉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余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
此外,在经络的外部筋肉也受经络支配分为十二经筋,皮部也按经络的分布分为十二皮部。
手太阴肺经
中府穴:胸骨旁开6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
天府穴:横膈膜下3寸。肺开窍于鼻,能够防治过敏性鼻炎。
尺泽穴:肘横纹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是用以清肺的穴位。
孔最穴:腕横纹上7寸。穴位较深,是个会聚的穴位,主管所有毛孔。
列缺穴: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治疗感冒咳嗽、颈椎病、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
经渠穴:桡骨茎突内侧,腕横纹上1寸。治疗咳嗽的要穴(主肺热)。
太渊穴:很深。位于腕前,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极好,是大补穴。脉的会穴还可治静脉曲张和心血管疾病。
鱼际穴:治疗热性病,如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少商穴:大拇指末端桡侧。治疗咽喉痛(外感风寒或虚火上升)的要穴,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总结:手太阴肺经主治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
1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沿伸。
2 穿过膈肌,属于肺脏。
3 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穴、云门穴)。
4 下循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手厥阴经(天府穴、侠白穴)之前。
5 下过肘中(尺泽穴),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穴)循行。
6 进入寸口,至桡动脉搏动处(经渠穴、太渊穴),上行至大鱼际部,沿其边缘,出于大拇指末端(少商穴)。
7 胸部支脉:从手腕后(列缺穴)走向食指内侧(桡骨),出于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穴:食指指甲角0.1寸,用指甲掐捏,可缓解便秘。
合谷穴:为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疼痛、牙痛等。
温溜穴:人体的阳气聚集于此。寒凉时在此艾灸补阳,燥热时刮痧泻火。
曲池穴:屈时,位于肘横纹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此穴是大肠经的合穴(合穴主脏腑,治腹部疾病),很多皮肤病都和大肠有关系,曲池穴还是个极好的排毒穴位。
肩髃穴:把手臂伸平后,肩峰前下方有个窝,此窝即是。肩髃穴容易受风寒,久之诱发肩周炎。
迎香穴:此穴可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总结:主治感冒、支气管炎、发热、头痛和其他头面部疾病,例如面神经炎、面瘫、耳鸣、耳聋;还能治疗神经性皮炎、经脉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
1 起于食指末端(商阳穴),沿食指桡侧,出第一、第二掌骨之间(合谷穴)。
2 进入两筋之间(阳溪穴),沿前臂桡侧(偏历穴、温溜穴、下廉穴、上廉穴、手三里穴)循行。
3 进入手肘外侧(曲池穴、肘髎穴),经上臂外侧前端(手五里穴、臂臑穴)。
4 至上肩,出肩峰前缘(肩髃穴、巨骨穴),向上交会于颈部(会大椎穴)。
5 下入缺盆部(锁骨上窝)。
6 络于肺部,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7 颈部支脉:由缺盆部上行至颈旁(天鼎穴、扶突穴),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于夹口旁,交会于人中部。通过面颊,上夹鼻孔旁(口禾髎穴、迎香穴),接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四白穴:治疗眼袋、黑眼圈,是给眼睛供血的穴位。
天枢穴:在肚脐旁边2寸处。可改善大肠功能,治疗慢性结肠炎、便秘、腹泻。
梁丘穴:在髌底上2寸处。可治急性胃痛、急性乳腺炎。
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是强壮穴及长寿穴。治疗慢性胃痛,增强人体免疫力,补虚养血。
上巨虚穴:足三里穴往下3寸,可治疗大肠疾病。
下巨虚穴:上巨虚穴下3寸,可治疗小肠疾病、小腹痛。
丰隆穴:下巨虚穴旁边,外踝尖上8寸,旁开二横指。可降血脂,是一个化痰穴。
总结:可治疗胃肠疾病,如腹泻、胃下垂、胃痛、胃胀和头面疾患,如头痛、眼痛、牙痛、面神经麻痹;还适用于白细胞减少症、中风偏瘫后遗症。
1 始于鼻旁的迎香穴。
2 交会于鼻根中部,旁边会太阳经(会睛明穴)。
3 向下沿着鼻外侧(承泣穴、四白穴),进入上齿槽中,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穴),环绕口齿(会人中),向下交会于颊唇沟(会承浆穴)。
4 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穴),再沿下颌角上至耳前,沿发际至额颅中部(会神庭穴)。
5 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穴),沿喉咙。
6 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处)。
7 通过膈肌,属于胃,络于脾。
8 从锁骨上窝向下,经过乳中,向下夹脐两边,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的气冲穴)。
9 从胃口向下,沿腹里循行。
10 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外行者会合,由此下行至髋关节前,至股四头肌隆起处,向下膝髌中沿伸。
11 沿胫骨外侧(足三里穴、上巨虚穴、条口穴、下巨虚穴),下行至足背,进入中趾内侧趾缝,出次趾末端。
12 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丰隆穴),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13 从足背部分出,进入大趾趾缝间,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
隐白穴:主治鼻出血、月经过多,艾灸即可止血。
太白穴:足内侧,足大趾本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是通过脾来补肺的穴。
公孙穴: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为重要穴位,连心脏,可促进肠蠕动,对治疗消化不良、胸部憋闷、过度饮食效果明显。
三阴交穴: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可治腹泻、腹胀。
血海穴:掌心放于膝盖上,拇指的位置为敏感点,气血聚集于此。可治血症,如出血、贫血、血淤症。
总结: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便秘、痢疾,还可治疗妇科病,如痛经、闭经、附件炎、盆腔炎;还对周身不明原因的疼痛、关节炎有疗效。
1 始于大趾末端,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穴),经核骨。
2 上向内脚踝前边(商丘穴)。
3 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穴、漏谷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
4 上膝骨内侧前边。
5 进入腹部(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会中极穴、关元穴)。
6 属于脾,络于肺。
7 通过膈肌,夹于食管旁。
8 连舌根,散布舌下。
9 从胃部分出,上过膈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极泉穴:在腋窝顶点正中处。可由此穴探查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并可预防心血管早期的疾病。
方法穴:用拇指点按极泉穴,然后拨动一下小筋,有电麻感代表血管畅通,痛而不麻表示血管有淤阻,不痛不麻表示供血不足。
少海穴:屈肘,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是心经的合穴,对心脏功能的调节极佳;可减缓心律、降低血压。
灵道穴: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腕横纹上1.5寸。贴着骨头揉,可防治心脏早搏、心动过速、心烦上火、慢性心脏病,可减缓心律、安定心神,对患有慢性心脏病的人极为重要。
阴郄穴: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腕横纹上0.5寸。可治疗手脚心发热、出汗。
神门穴:于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穴位较深。用拇指指节揉捏,即可安定心神、提高睡眠质量。
少府穴:在感情线上攥拳,小指指尖对的地方即是,少府穴是心经的火穴,可直接调节心脏功能。
少冲穴:小指内侧指甲旁。可治疗发热、癫狂、昏厥症,并有开窍醒神的功效,能放血、祛热。
总结:可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亦可治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如失眠、健忘、神经衰弱;还可治疗经脉所过的肌肉痛。
1 由心脏开始,属于心系。
2 下过膈肌,络于小肠。
3 从心系向上,挟食管旁,联结于眼睛与脑相连的系带(目系)。
4 从心脏系带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腋下(极泉穴)。
5 沿上臂内侧后缘,走手太阴经、手厥阴经之后。
6 下向肘内,沿前臂内侧后缘循行。
7 至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后边(少府穴),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少冲穴),接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穴:此穴可治疗热证,通常以刺血方法治疗咽喉痛、发热、牙肿。不适宜按摩。
后溪穴:找到掌纹末端凹陷处,往上推,推到骨缝。此穴位深,是八脉交会的大穴。一可治疗后背督脉上的病,二可治疗落枕、肩膀疼痛。
养老穴:前臂背面尺侧,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处。可治疗眼睛昏花、耳聋、耳鸣、高血压。
支正穴:阳谷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是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穴位,具有治疗扁平疣、脂肪瘤的特殊功效。
小海穴: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用手指一弹敲即会麻。常拨动小海穴能增强心脏力量和消化功能。
天宗穴:小海穴往上,在后背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天宗穴是个大穴,可防治乳腺问题,还可治疗肩痛、心血管及肺部疾病,缓解肩膀酸痛。
听宫穴:耳屏前1厘米,下颌骨髁状的后方,张口时的凹陷处。可治疗耳部疾病,如耳聋、耳鸣及听力下降。
总结:可治疗五官疾病,如中耳炎、眼痛、头痛、扁桃体炎、失眠、落枕、肩痛和腰扭伤。
1 始于小指外侧末端(少泽穴),沿手掌尺侧(前谷穴、后溪穴),上行至腕部。
2 出尺骨小头部(养老穴),沿尺骨下边(支正穴)直上。
3 出于肘内侧,在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沿臂外后廉向上。
4 出肩关节部,绕肩胛,交会于肩上。
5 进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心,沿食管,通过膈肌到胃部,属于小肠。
6 颈部支脉:从盆缺上行沿颈旁(天窗穴、天容穴),上向面颊,至外眼角,弯曲向后,进入耳中(听宫穴)。
7 两颊面支脉:从面颊部分出,上向颧骨,靠耳旁内眼角(睛明穴),接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穴:使眼睛明亮,消除眼疲劳。位于眼内角的外上方凹陷处,鼻根与眼角的中间点。此穴不仅能通络明目,还能治疗腰部、膀胱的疾病。
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用点按,哪个穴位敏感就多刺激哪个穴位。按摩、拔罐、针灸、刮痧均可。
厥阴俞穴:治疗胸闷,预防心肌梗死、冠心病。
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是治疗腰痛的要穴,对腰膝酸软、肢体浮肿、月经不调等有疗效。
委中穴:腘横纹中点。“腰背委中求”,其能治疗腰背酸痛、腰肌劳损,还是排毒的出口,可用刺血疗法排出毒素。
承山穴:足上提时,腿肚子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可治疗腰腿痛、痔疾。
飞扬穴: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治疗慢性腰痛。
昆仑穴:经常拨动可以降低血压,增强大肠的蠕动,辅助治疗便秘,对治疗腰痛也有很好的效果。
申脉穴:外踝直下方凹陷处。治疗腰痛效果显著。
金门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和急性头痛的要穴。
至阴穴:小脚趾外侧指甲旁。艾灸可治胎位不正。
总结:是最大的排毒通道。
1 始于内眼角(睛明穴),上行额部,交会于头顶。
2 头顶部支脉:从头顶分出到耳上方。
3 直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络却穴、玉枕穴;会脑户穴、风府穴),复出顶部分开下行。
4 一直沿肩胛内侧,夹脊柱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旁肌肉处。
5 络于肾,属于膀胱。
6 一支从腰中分出,夹脊柱旁,通过臀部,进入腘窝中。
7 背部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
8 经过髋关节(会环跳穴),沿大腿外侧后下行,会合于腘窝中(委中穴)。
9 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出于外脚踝后方。
10 沿第五趾骨粗隆,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
涌泉穴:于脚底前掌前1/3凹陷处,每晚按摩100次可引血下行,调节高血压、失眠、头痛、头晕、咽喉肿痛等。
① 按摩时无弹性,体质虚寒的人可用艾灸的方法。
② 肾火旺、肾阴不足者,可多揉涌泉穴。
太溪穴:脚内踝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肾经的原穴、补肾的大穴,起着向外输送经脉气血、滋阴补肾的作用。
大钟穴:太溪穴下面,肾经的络穴。可治疗慢性疾病、咽喉痛、失音,本脏以外循经走向联络到的其他经上的问题都可治疗。
复溜穴: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可贴着跟腱去按,能治疗淤血症,要预防静脉曲张,一定要多按摩复溜穴,能治疗腹泻、腹胀、腿肿。
阴谷穴: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是肾经合穴。能治脏腑及肾经的主要疾病,通膀胱,女性阴道瘙痒、不孕症以及男性阴囊湿疹均可治疗。
俞府穴:前正中线旁开3指处。可调动肾经的气血。
总结: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可治疗人体骨骼方面的疾病。肾开窍于耳,肾之府为腰。
1 从足小趾下边开始。
2 斜向脚底心(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穴、照海穴、水泉穴),沿内脚踝之后(太溪穴),分支进入脚跟中。
3 上向小腿内,出腘窝内侧,上大腿内后侧。
4 通过脊柱,络于肾,属于膀胱。
5 上行主干:从肾向上,通过肝、膈,进入肺中。
6 沿着喉咙,夹舌根旁。
7 肺部支脉:出于肺部,络于心,流注于胸中,接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天泉穴:于腋前横纹头下2寸处。可治疗胸痛、心悸、臂痛等。
曲泽穴:在肘横纹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可治疗很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调节心腔血液供应。
郄门穴:曲泽穴与大陵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是急救穴,可治疗突发性的心绞痛。
内关穴:可治疗因心理压力大引起的失眠等症状,还能调节心率。
大陵穴:处于腕横纹的中点处。可治疗因压力引起的头痛。
劳宫穴: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下。劳宫穴是一个大补穴,揉这个穴可使心情放松。
中冲穴:于中指末节尖端,是泄心火的要穴,可治口疮。
总结:手厥阴心包经始于天池穴,终于中冲穴,由胸走手,刺激身体左侧效果最佳。
1 始于胸中,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经胸部、上腹、下腹,络于上、中、下三焦。
2 胸中支脉:沿胸内出胁部。
3 当至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到腋下。
4 沿上臂内侧,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
5 进入肘中。
6 进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
7 掌中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于末端,接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穴:于无名指外侧指甲旁。揉捏此穴可预防晕车。
液门穴:在小指、无名指交界处,无名指这一侧骨缝当中。可治疗口干舌燥、夜里口渴的症状。
阳池穴: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的尺侧缘凹陷处。刺激阳池穴能激发人体阳气,用艾灸改善虚寒怕冷的体质。
支沟穴:阳池穴与肘尖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能治疗肋间神经痛、气郁不舒等症状,按摩支沟穴还有通便的作用。
翳风穴:在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治疗急性耳聋、耳鸣、牙痛,有极好的疗效。
丝竹空穴:在眉毛外侧凹陷处。此穴可防治黄褐斑、鱼尾纹的产生,女性朋友应学会利用。
总结:手少阳三焦经主内分泌失调,主情志。多按摩右侧效果会更好。
1 始于无名指末端(关冲穴),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
2 上行沿手背,出于前臂伸侧尺骨与桡骨之间。
3 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通过肩部。
4 交出足少阳胆经之后。
5 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穴(纵隔中),散络于心包。
6 通过膈肌,广泛遍布于上、中、下三经。
7 胸中支脉:从膻中穴上行,出于锁骨上窝。
8 上向颈旁,系于耳后。
9 直上出耳上方,弯下向两颊,至眼前。
10 耳后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过上关前,交于面颊,至外眼角,接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
瞳子髎穴:目外眦旁,眶外侧缘处。主治眼疾,对青光眼、眼压过高、眼睛胀痛等有治疗作用。
率谷穴:在耳尖直上3~5厘米,略微凹陷处,可治偏头痛。
风池穴:枕骨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可治疗眼睛酸涩、头部眩晕。
肩井穴: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主治痛症,对头痛、眼痛、肩膀痛、乳腺痛、牙痛等均有缓解作用。
京门穴:侧腰部,章门穴后1.8寸,当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方,刺激京门穴可起到调节肾气的功效,对肾虚腰痛有缓解作用。
带脉穴:侧腹部,章门穴下1.8寸,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可治疗肥胖和预防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
风市穴:位于大腿处侧,腘横纹上7寸。是可治疗一切皮肤急症的要穴。
阳陵泉穴: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即是。对中风、脑血管后遗症等病有治疗作用;还能预防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儿多动症。
光明穴:在外踝尖上5寸处。可防治眼疾,经常按摩可使眼睛明亮。
丘墟穴:足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可治疗和预防腿痉挛的症状;对治疗颈椎病、胸肋胀痛有极佳的效果。
总结:本经穴主治头、耳、目、胸胁、咽喉等疾病以及神志病、发热病等。
1 始于外眼角,上行到额角,下至耳后,沿颈旁,行手少阳三焦经之前
2 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
3 进入缺盆(锁骨上窝)。
4 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走于耳前,至外眼角后。
5 眼部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会和手少阳三焦经至眼下。
6 下边盖过颊车穴,下行颈部。
7 会于缺盆(锁骨上窝)。
8 下向胸中,通过膈肌,络于肝,属于胆。沿肋骨里部,出于腹部沟动处,绕阴部毛际,横向进入髋关节。
9 从缺盆(锁骨上窝)下向腋下。
10 沿胸侧,过季肋,向下会合于髋关节处。
11 由此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外侧,下向腓骨头前,直下到腓骨下段下出外踝之前。
12 沿足背进入第4趾外侧。
13 足背部支脉:从足背分出,进入大趾趾缝间,沿着第1、第2跖骨间,趾端,回转后通过趾甲,出于趾背毫毛间,接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
行间穴:第1趾和第2趾趾缝之间。配合太冲穴向行间穴方向推,可起到消除肝脏郁积的作用,使肝血源源不断地供到心脏。
太冲穴:足背,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揉太冲穴可以增加心脏供血,对情绪压抑有宣泄作用,是肝经的原穴。和行间穴一起按,效果最好。
蠡沟穴:在内踝穴上5寸处。可治疗阴道瘙痒、月经不调、白带不调、阴部湿疹等妇科病症。
章门穴:是人体八大要穴之一,在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敲打它可疏肝健脾,防治乳腺增生及其他妇科病,帮助减肥。
总结:本经穴位主治肝病、妇科病、前阴病和胸闷、恶心呕吐、便秘、遗尿等。
1 始于大趾背毫毛部(大敦穴),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离内踝尖1寸,上行小腿内侧,离内踝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脾经之后。
2 上膝腘内侧(曲泉穴),沿着大腿内侧。
3 进入阴毛中,环绕阴部。
4 上至小腹,夹于胃旁,属于肝,络于胆。
5 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
6 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
7 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8 目部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唇内环绕。
9 胸部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阳肺经。
督脉
督脉始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沿着脊柱里面,上行到项后,进入脑内。上至巅顶处,沿着额头下行到鼻柱,止于上齿龈。可主治腰骶部、背部、头颈等部位的局部病症以及相应的内脏疾病。
任脉
始于中极下的会阴部,向上到阴毛处(曲骨穴),沿着腹部内侧,上出关元穴,向上沿前正中线到咽喉部。继续上行到下颌、口旁,沿面部入至目下方。可治疗与腹部、胸部、颈部、头部、面部相关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