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汉字与对联

对联既是汉语的艺术,也是汉字的艺术;甚至可以说,没有汉字,就谈不上对联。对联是汉字文化的独特产物,也是汉字文化和文学派生出来的产物。

汉语由单音节语素构成。一个音节,写出来就是一个字。可以说,汉语和汉字,从它的产生一开始,就自然而然地给对偶创造了条件。在世界诸多语言文字中,这种独特性质是其他语言所不具有的。

对联的一般要求是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平仄相合。

短的,有一字联,如:

上联:墨。

下联:泉。

长的,如云南昆明滇池之滨大观楼的对联,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赴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一幅长联,上联描写滇池景色。下联咏史述事,追忆云南历史:汉武帝的造船习水,唐玄宗竖立的纪功铁柱,宋太祖的玉斧挥图,元世祖乘皮筏渡江。历代帝王的丰功伟绩,到头来也不过像朝云暮雨那样过去了;就连那纪功的残碑,也只是横卧在苍烟和夕阳之下。只落得,留下古庙的钟声、江中渔火和南飞的秋雁以及深秋的寒霜而已。

对联也有上下句字数不等的,不过这是特殊情况,只是为了创设特殊的效果。

(一)实用对联

明清两代,是对联的成熟时期,特别是有清以来,更是全盛时期。对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逐渐成为综合性的装饰性艺术。亭台楼阁上装饰性对联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对联载体多样,纸、绢、布(多用于挽联)、竹、金属、玻璃等;字体多样,楷、草、篆、隶不拘;修辞手段多样,印章鲜明,装潢考究,服从于建筑整体。可以说,对联本身已成为集诗、书、印、装(装裱或雕刻装修)为一体的汉字文化特有的综合艺术品。从其内容和写法看,堪称百花齐放,是驰骋诗才、运用史笔、发表议论、显示驾驭汉语汉字能力的广袤之地。

从对联的用途看,有春联、应酬联(主要有喜、寿、贺、挽联)、装饰性对联等。

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春联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

五代后蜀末代皇帝孟昶自命笔题: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或“春联”。

下面我们看一下各种各样的应酬联。

清代以来,对联应用极为广泛,已成为人们交际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有喜、寿、贺、挽四种对联。以下举喜联两例:

德门今喜近乘龙;梧桐枝上栖双凤。

千里良缘共贺联姻成大礼;百年佳偶定教偕老乐长春。

挽联是明清以来最常用的一种应酬性实用对联,但是很难写好,原因是要考虑到双方的身份、功绩,以及对家属的抚慰等问题。一般采取的做法是,如果做不到包容涵盖,就取其人一生中一点或数点精彩出众之处。如:

三年奔走空皮骨;万古云霄一羽毛。

装饰性对联中,描述文化名胜古迹的较多,例如: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黄鹤楼

(二)特殊对联

1.合字联

合字联是把对联中的某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对偶,同时内容也蕴含着某种含义。如《三笑姻缘》中,华太师与唐伯虎对句: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当然对联给出上联之后,下联是不固定的,也可以做如下对联: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2.拆字联

拆字联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如: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

3.隐字联

隐字联是有意识地将某些字隐去,从而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如:

南北——没有东西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缺一(衣)少十(食)

4.顶真联

顶针联指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5.回文联

对联的上下联各自倒读和顺读完全一样。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又如: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艳艳红花随落雨;雨落随花红艳艳。

6.集句

集句是集古人诗、词、文、曲,作成一副对联。作来比较困难,需要较高的文学修养。它的难点是以大家、名家的句子自行作对,如杜甫诗对杜甫诗;或者,以水平相当的大家对大家,例如,杜甫诗对李白诗,王维诗对孟浩然诗;又或者,也最好是唐代诗对唐代诗。下举两例:

春秋多佳日;林园无俗情。(集陶渊明诗句)

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分别集杜甫、李白诗句)

此联脍炙人口,但常常忘记他的出处。这是集曲成联,上联出自王实甫的《西厢记》,下联出自高明的《琵琶记》。

7.钟诗

诗钟是文人在短时间内、限定条件下创作七言对联的一种娱乐活动。活动规则一般是在出题以后,把点燃的香系在一根线上,在线端缚一枚铜钱,下面放一个盘子。香燃完后,必然把线烧断,铜钱就会落在盘上,“当啷”一声,犹如钟声,表明时间已到,大家停笔,故称“钟诗”。即古人所言,拈题时,缀钱于缕,系香寸许,承以铜盘,香焚缕断,其声铿然,钱落盘鸣。

钟诗还因不同的命题方法,形成不同的格式。常见为“分咏格”和“嵌字格”两大类。

(1)分咏格。上下联分别将绝不相干的两个字作为吟咏的对象。但只释其义,不能嵌入题字。

如张之洞作过《凉棚·申报》分咏:“阴阳舒卷长绳里,欧亚纵横乱纸中。”凉棚可以随天气阴晴用长绳舒卷顶席,申报是最早报道欧亚新闻的报纸,抓住二者特点,以游戏笔墨张大其词,用阴阳、欧亚大字眼写成此联。

(2)嵌字格。上下联在要求的位置分别嵌入题字。

如林则徐作过《陈·人一唱》:“陈迹浑如牛转磨,人情几见雀衔环。”用陈、人二字嵌在指定的第一个字位置上(称“一唱”),写成工整的诗联,感慨因循守旧,世风浇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