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创新经典丛书·三螺旋创新模式:亨利·埃茨科维兹文选
- (美)亨利·埃茨科维兹(Henry Etzkowitz)
- 768字
- 2021-04-02 22:23:22
技术中心与产业政策:
美国国家干预情形的出现
研究中心的发展在美国有着更广泛的政策背景,该背景的标志是从联邦和地区层面的非干预到干预的企业政策的转变。这些变化是怎样影响研究中心以及它们和产业的关系呢?
根据美国高校内联邦研究基金的流动情况,美国议会精心制定了一项隐秘的产业政策。这项规定旨在管理由这些经费而产生的知识产权,以将学术与工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议会希望通过这两者的结合将更多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并注入企业中。学术的使命不再仅仅是高校研究和培养活动,更由此延伸到了为工业发展做贡献。
在美国大学中建立技术中心是推出这项公共政策的另一因素。产业代表通过参与科技中心顾问委员会的工作来帮助规划学术研究的议程。由于政府能力不足,无法直接作用于产业,因此他们只能通过大学间实施产业政策。
通过政府、产业和学术这三者关系的重建,科学政策已经成为了产业政策的一部分,这种转换的最终结果将会形成混合经济。无论是在微观和制度层面,还是宏观和货币政策层面,政府都需要担当一个明确的角色,指明经济转变的过程和方向。
当然,近几十年来,在制度层面上,政府参与了对美国经济发展方向的规划,但这主要是在军用经济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有过一段二元化经济时期:民用经济虽然带有很强的寡头趋势,但是或多或少还是被归类为市场经济;而军用经济实质上受制于政府的控制。军用经济和民用经济在“冷战”之后一直在进行调整,并逐渐将政府实验室和美国大学推上产业政策的舞台。产业政策正在由隐秘、间接变得公开和直接。
政府的角色已经从为学术——产业关系构建合法体系,演变成安排政府管理实体——国家实验室承担产业研发的责任。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计划建设一个工程研究中心(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s),这一计划开创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美国产业政策的出台起到了媒介作用。类似的事情在其他国家也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