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译者序
太阳能与核能:自主技术还是依赖技术
1 太阳能应用遭到抑制
2 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3 学习曲线
4 补贴
5 自主或依赖技术?
6 结论
参考文献
学院中的创业科学:一个范式转变的案例
1 有学术功能的经济发展的崛起
2 转变中的大学
3 讨论
参考文献
从知识中获利:组织创新和学术规范的演化
1 推动经济发展是大学的职责
2 迈向一个新的大学理念
3 制度创新
4 大学老师作为企业家
5 大学研究中心
6 研究园
7 高校管理的改进
8 寻找一个新的平衡
9 展望
参考文献
源于科学的企业:基于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起源
1 大学与企业的关系
2 技术大学
3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开端
4 基于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起源
5 风险投资公司的创立
6 运作中的风险资本公司
7 知识的资本化
8 源于科学的企业
参考文献
技术中心与产业政策:美国国家干预情形的出现
1 政府政策的变动
2 研究中心与企业
3 研究中心与大学
4 学术—产业的关系
5 国际化发展
6 隐秘的产业政策
7 转向开放政策
8 结论
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麻省理工学院及关于学术专利政策的讨论
1 既是学者,也是发明家
2 知识就是财富
3 从个人专利到组织专利
4 学术专利的起源
5 关于专利政策的讨论
6 结论
7 私营产业企业对学术专利的批评
8 麻省理工学院对专利技术的讨论
9 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利政策:决策
10 专利的管理
11 知识产权的商业开发
12 研究型公司
13 对学术专利的批判
14 学术专利的管理标准
15 许可证
16 平衡专利政策以及与产业的其他关系
17 创新政策
18 专利走出校园成为学术使命
19 创业型大学——学术生活的一个新的阶段
20 大学新角色的困境
参考文献
产业政策缓慢的发展:在协助小型创新公司发展的政府举措中美国大学的作用
1 间接产业政策
2 技术转移之路
3 第二次世界大战
4 战后,学术研究与其产业应用之间出现了矛盾
5 在联邦政府资金资助下产生的知识产权的管理
6 合法化的学术技术转移:拜杜法案
7 把实施技术转移作为大学的使命
8 高校技术转移模式到政府实验室的延伸
9 第二个想法:对于学术性技术转移的批判
10 衡量技术转移对经济的影响
11 联邦实验室
12 经济影响
13 结论:向产业政策靠拢
参考文献
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关系:基于经济发展的知识型实验室
1 大学、科学和新经济环境
2 理论框架
3 制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学术—产业—政府”的三螺旋关系:超越“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1 传统的双边动态
2 三螺旋模型
3 创新环境
4 科学范式的转变:大学的作用
5 跨国对比
6 超越“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型
参考文献
美国学术科学的利益冲突和承诺
1 处理教授生涯中的利益冲突
2 定义学术研究的合理界限
3 处理冲突的不同方法:分离和整合
4 一个责任冲突的案例
5 随时间的改变重新起草法则
6 研究型大学的新功能
7 大学在经济发展中只扮演一个角色吗?
8 第二次学术革命
9 结语
参考文献
从零和博弈到增值策略:美国各州知识产业政策的兴起
1 一个新战略:基于科技的经济发展
2 以知识为基础的地域经济发展的起源
3 州科技政策的战略、结构和偶发性
4 产业政策在美国兴起
5 政策含义:指向州创新政策的尺度
6 结论:从零和博弈到增值策略
参考文献
创业科学的规范:新的大学产业联系的认知效果
1 引言
2 方法和数据
3 从旧式联系到新式联系的转变
4 知识资本化
5 企业家精神对学术文化认知的效果
6 创业科学家
7 与产业互动的类型
8 结论:大学的产业化半影(the industrial penumbra of the university)
参考文献
永无止境的转变: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螺旋”关系
1 大学的第三使命
2 科学范式的转移
3 三螺旋模型
4 超越线性模型
5 科学的未来合法化
6 永无止境的转变
参考文献
失败和成功: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产业政策命运
1 引言
2 内部和外部的发展战略
3 拉丁美洲的科学和技术政策:以巴西为例
4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战略
致谢
参考文献
公共企业家:美国科学、技术和产业政策的发展轨迹
1 新型产业合作流程
2 自下而上的计划
3 集权分散
4 线性模型的持久性
5 政策发展轨迹
6 总结:公共企业家
参考文献
创新动力学:从国家体系和“模式2”到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螺旋关系
1 引言:从无尽的前沿到无尽的转变
2 三螺旋结构
3 创新的三螺旋理论
4 无尽的转变
5 创新的非线性模型
6 未来科学的合法化
7 三螺旋模型的影响
8 主题的组织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创新网络:科学、技术和发展的三螺旋时代
1 引言
2 无尽的转变
3 发达国家中的不发达
4 社会资本缺口
5 美国的欧盟模式?
6 组织性“技术转让”
7 第三世界的创新
8 创业型大学
9 结论:创新网络
参考文献
孵化器的孵化:创新作为大学产业政府网络的三螺旋
1 孵化的动力和障碍
2 创业型大学
3 三螺旋模型
4 方法和命题
5 孵化的起源
6 当代孵化器模型
7 孵化的规范
8 大学的双边演化
9 孵化的步骤
10 孵化器是一系列交易的源泉
11 从线性孵化到交互式孵化
12 孵化器和区域发展
13 结论:未来的大学
参考文献
在创新中创新: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三螺旋
1 三螺旋的出现
2 三螺旋的起源
3 三螺旋的发展
4 三螺旋的支柱和机动性
5 间接产业政策
6 三螺旋和国家创新系统
7 创业型大学
8 大学的相对优势
9 综合进行学科建设
10 一个交互模型
11 无尽的转变
12 结论:创新的三螺旋
参考文献
风险资本的复兴:针对反周期模型
1 引言
2 反周期的风险资本
3 风险资本模型
4 风险资本的发明
5 私人风险资本
6 改造的风险资本
7 风险资本功能的内在化
8 公共风险资本
9 结论:风险资本的复兴
鸣谢
参考文献
创新区域:面向以知识为基础的区域发展理论
1 引言
2 目的和范围
3 三螺旋的领域
4 创业型大学的产生
5 从学习区域到创新区域
6 方法
7 发展知识密集型环境——林雪平案例
8 创新区域的来源
9 创造性重构
10 无尽的转变
致谢
参考文献
有关巴西“元创新”的探索:孵化器的演化和三螺旋的出现
1 引言
2 作为三螺旋发展战略的孵化
3 结论:巴西元创新系统的探索
参考文献
新兴的有形的手:科学的辅助线性模型及创新政策
1 两种悖论
2 迈向三螺旋发展模型
3 线性模型的起源
4 新的有形的手:一种辅助线性模型
5 打破壁垒;搭建桥梁
6 结论
参考文献
高科技发展和革新中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向波士顿与硅谷学习
1 引言
2 分析框架
3 128号公路和硅谷:是差异模式还是一般模式?
4 波士顿区域
5 硅谷
6 区域发展与革新
7 结论:统一性和多样性
参考文献
或许他们可以做到?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能成为区域成长动力的研究
1 引言
2 背景及概念
3 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
4 实证研究
5 TTOs是区域发展的引擎吗?他们可以做到吗?
6 来自复杂区域创新的政策影响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当代经济危机下反凯恩斯主义视角的创新:重新审视“挑选赢家”
1 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兴衰
2 政府行动的依据:从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和演化经济学到三螺旋模型
3 挑选赢家:从过去中学习
4 干预机制和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结束第二次大萧条的创新战略
1 引言
2 超越凯恩斯:塑造知识型社会
3 创新性地应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4 创建一个三螺旋区域
5 打破国家层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
6 战后的美国创新体系
7 奥巴马政府创新政策中的一个新倡议
8 以知识为基础的战略来应对经济危机
9 结论:面对第二次大萧条
致谢
参考文献
三螺旋集群:基于学术—产业—政府的边界渗透的区域创新策略
1 “边界渗透”的意义
2 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创建学术界和新兴区域创新战略之间的跨界合作
3 斯坦福大学和硅谷:内源性科技园的起源和发展
4 北加利福尼亚和三螺旋:建立外源性科学园
5 英国东北部:通过“实践教授”的实验增加渗透性
6 结论和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超越经济资本概念并处于发展中的风险投资体系
1 风险投资类别
2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且处于发展中的、当前的风险投资体系
3 三重底线和扩展的风险投资理念
4 超越经济资本理念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误将黎明当黄昏:对数量分析的热衷及对技术转移分析中数字命理学的崇拜
1 错将黎明当黄昏
2 挖掘潜在的学术创业潜力
3 热衷数量分析和对数字命理学的崇拜
4 向基于知识的社会转变
5 结论:追踪三螺旋:定性和定量的科学计量学
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21-04-02 2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