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相关名词解释

(一)温岭

温岭,浙江省台州市所辖县级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的南翼,三面临海,东濒东海,南连玉环,西邻乐清及乐清湾,北接台州市区,地理坐标东经121°9'50″~121°44'0″,北纬28°12'45″~28°32'2″,是一座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滨海城市。全市陆域面积926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079平方千米,大小岛屿170个,海岸线长317千米。截至2016年年末,温岭市有户籍人口121.6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91826人,乡村人口624905人。全市辖太平、城东、城西、城北、横峰5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温峤、城南、石桥头、坞根11个镇,829个村、96个居(社区)。其中太平街道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温岭市中部,是温岭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料来源:《温岭年鉴(2017)》, http://www.wl.gov.cn/web/zjwl/wlnj/nj2017/201808/P020180829315150483863.pdf。据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温岭全市共有常住人口136.68万,其中男性71.07万(52.00%)、女性65.61万(48.00%),男女总人口比为108.32(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就年龄分层而言,0~14岁人口为18.24万人(占13.35%),15~59岁人口为99.67万人(占72.92%),60岁及以上人口为18.77万人,占13.73%。温岭市统计局:《温岭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http://www.wl.gov.cn/web/zwgk/tjxx/tjgb/201307/t20130711_86986.shtml。

温岭陆域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和西南向东渐倾,西部和西南部为海拔100~250米的低山丘陵,大多系北雁荡山余脉,北部、中部和东部为平原。境内主要有金清水系和江厦港、横坑溪、横山溪、大雷溪等4个自成一体的水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影响明显,表现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呈现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再加上丘陵区森林植被的“林荫效应”,温岭的大部分山区气温比市区平均低3℃~4℃,具有显著的避暑消夏功能,为开展海滨生态度假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气候环境。

温岭文明起源极早,在夏、商、周朝时曾为东瓯地。据明嘉靖《太平县志》卷之一记载,“太平,古东瓯地,为南纪山河之终”;“太平,故黄岩县南壤,其在《禹贡》为扬州之域”。此处所指太平即为温岭。据专家考证,市内所存最古老遗迹乃是战国时期的徐偃王遗址。同时,温岭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如东晋被称为“中兴三明”的蔡漠、人称“豪情壮采,直逼苏轼”的宋代江湖派诗人戴复古、著有中国第一部植物学词典《全芳备祖》的宋代植物学家陈泳、被誉为“博远古雅,当代宏秀之宗”的明代儒学家宗泐、主编《英宗实录》的明代国子监祭酒谢铎等。

温岭市为浙江省内综合性农业经济区,是省内重要粮产地之一,古谚云“黄(岩)太(平)熟,(台州)六县足”。其中的太平即为温岭旧称。同时,温岭三面环海,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滩涂资源以及潮汐开发等产业发达。改革开放以后,温岭轻工业以及服务业发展迅速,股份制企业星罗棋布。

(二)吴语温岭话

吴语是中国官方定义的七大方言之一,又称江东话、江南话或吴越语,拥有国际语言代码ISO/DIS 639-3:Wuu。它从周朝开始至今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底蕴深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约1亿。从历史、文风、语言特性分析,吴语极近中古雅言,继承了中古汉语的整齐八声调和三十六字母框架体系。在语音上,现代吴语保留了全部浊音和平上去入的平仄音韵,同时具有更多古音因素,字音及语言要素与古代《切韵》《广韵》等韵书高度吻合。吴语的词汇也尤为独特。“渠”(第三人称单数)、“角子”(硬币)、“衣裳”(上衣)等1000多个特有词语是江南人思维方式和文化涵养的集中体现。其特殊的句型,例如定语后置(“鲜花个娇艳欲滴”)、宾语前置(“明朝上海去”)和状语后置(“他来快了”)等也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差异明显。

由于吴语内部差异明显,对于吴语的分区问题,学界一直没有定论,比较常见的有三种分类,即两分法、三分法以及六片的多分法。两分法指将吴语分成南、北两区。太湖片吴语为北部吴语;太湖片吴语以南的其他吴语因互通度不高所以被笼统地称为南部吴语。南北吴语的两分法并非语言学的概念,而是人们的一种习惯性称呼。三分法指将吴语分成南、北、西三区。北区指太湖片,主要分布在江苏省、上海市,以及浙江省的杭州、绍兴、临安、宁波等地;南区吴语主要分布在浙江丽水、台州、东瓯、金华和江西、福建等省的相邻县市;西区吴语主要分布在安徽和福建的部分县市。六分法是对三分法的细化,主要指太湖片、台州片、瓯江片、婺州片、处衢片和宣州片。三种分法的根本分歧在于分区层次上的差异,相比较而言,六片的多分法更适合吴语的现状,但是在观念和术语的使用上,吴语的南北对立并没有彻底消失,学者总是有意无意地将某一方言做一个“非南即北”的阵营划分(阮咏梅,2010:13)。

温岭话,即俗称的太平话,主要分布在温岭、路桥南部和玉环的北部及乐清湖雾南部的部分地区。温岭市主要有两种语言,分别是汉语普通话和当地方言即温岭话。其中温岭话属于南部吴语的台州片方言,以太平街道(温岭市政府所在地)为代表。温岭话内部存在细微差异。临近黄岩区的泽国镇温岭话由于受到黄岩话的影响,在某些词的发音上与太平温岭话有所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影响两地人沟通,且泽国话和太平话存在语音上的对应关系。例如太平话中的流摄开口一等侯韵母/ou/在端组、泥组和精组声母前发成洪音/γ/,在帮组和见系声母前则发成细音/io/,而在泽国话中侯韵母/ou/则全部发成细音/io/(阮咏梅,2012:51)。

温岭话的文字创新和改革,近代历史上曾有两次尝试(黄晓惠,2007)。一次是在1938年,受“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影响,两位温岭学者林超夏和王之景成立温岭新文字研究会,订定了《温岭话新文字(草案)》,出版了《温岭话识字读本》和会刊Shgimong。1949年时,陈伦和陈开一两位学者又成立了温岭县新文字学会,并出版了《温岭话新文字课本》,但该课本只印制了几百本,在社会上影响力有限。目前在电视媒体上,只有一档温岭话固定节目,即温岭电视台2套开播于2010年的《看温岭》栏目,每周一至每周五19点首播,时长20分钟,是一档立足百姓生活的新闻类节目。温岭的广播电视主管部门也会不定期举办一些方言类的歌曲演唱比赛、讲故事比赛等。

(三)语言生态

语言生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Haugen(1972)提出,其概念已经超出了隐喻的含义,发展为一种语言观。语言进化论者往往把语言当作一种生物现象,因为语言的起源、发展、衰退和消亡与生物的生老病死极为相近。但是生物的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现象,语言的兴衰则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语言的消亡也不能简单等同于人的死亡,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具有特殊性。其后,也有学者把语言当作一种结构,或把语言当作一种工具,但Haugen(1972)认为,对语言的观察需要采取一种生态的隐喻视角,语言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描写上,还应该重视语言赖以生存的环境,要重点关注语言研究中使用该语言的人的因素。因此,他将语言生态定义为“语言及其环境之间的互动”,并呼吁对语言的研究要从语言与语言的关系、语言与人的关系等角度展开。基于此,Haugen(1972)认为,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议题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等存在重叠,并将其分解为4个层面,分别是语言学、(自然)环境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本研究对于语言生态的论述主要从这四个层面展开,具体如图1.1所示。

图1.1 语言生态内涵图

在Haugen有关语言生态的定义中,主要包含了三个要素,分别是语言、语言使用者和环境。语言作为一种客体,本身并没有主观能动性,它与环境的互动需要语言使用者(人)才能发挥效应,因而在语言生态研究中,语言本体和语言使用者的互动处于中心和基础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语言使用者作为参照,将语言所处的环境细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指语言使用者基于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感受来形成经验的现实,又可细分为群体的生存环境和话语行为的情境语境。前者指的是语言的自然环境,关注的是语言的符号功能,即语言使用者如何通过创造语言符号来认知客观世界。后者指的是语言的社会环境,关注的是语言的交际功能,即语言使用者如何通过语言来施行话语行为进而满足交际需要。内部环境指的是语言的心理环境,即语言使用者基于语言在现实中的使用来形成对于语言的现实评价,它更多关注的是语言的评价功能,又可细分为语言的现实评价和群体文化的心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