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贯通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种解读
- 刘召峰
- 1800字
- 2021-03-24 16:32:44
二、现有研究成果缺陷分析与本书的研究主题、研究思路
笔者上面的梳理表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不过,既有研究成果也有不少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性不够。在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初,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可真正有分量的成果不多,特别是进行系统探究的学术专著寥寥无几。有的专著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方方面面,可是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讲深、说透。十多年来,研究者们“偶尔关注”一下的多,进行系统研究的少;提出研究方案的多,拿出后续研究成果的少。
第二,对自己的研究缺乏前提性反思。面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这一重大研究课题,我们需要追问的是:在研究者尚未对马克思主义的各“主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的深入研究与独特把握之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是否可能?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研究者在未正式开始这项研究之前,应进行怎样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三,对各学科相关研究成果的消化、汲取不够。其实,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相关问题,我国学者在其专业范围之内已经有了诸多研究成果。比如,对于“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的“对立”、马克思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关联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已经有大量值得汲取的研究成果问世,可供进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学者们借鉴。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关注者”对既有成果的消化、汲取不够。
为推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本书确立了如下的研究主题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主题
本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涵盖内容非常广泛,不可能由一人在短期内全面开展,因而需要缩小一下研究范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研究”可以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思路
首先,在学科贯通视野中关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对各个组成部分的精到把握,特别是没有对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内在关联的深刻理解,整体性研究就无从谈起。因而,致力于探讨马克思的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在学科贯通的视野中关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次,基于《资本论》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些学者往往将其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合集,罗列它包含哪几条(或十几条)。这是对《资本论》缺乏深入研究,特别是不理解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层次性缺乏清醒认识的表现。我们有必要把《资本论》作为凝聚了马克思的哲学理念、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逻辑的综合性文本,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载体”,下大功夫进行研究。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系建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条目罗列。本书对马克思的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讨论,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研究,对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评析,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思想的反思,对王学典教授关于唯物史观、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的论述的商榷,对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梳理,都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相关论述作为主要理论依据,都力图展示马克思主义的学科贯通视野对于研究具体理论问题的重要意义。
再次,以“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容易出现泛泛而论的弊病,让人感觉空洞无物。为此,本书考察了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演进历程,展示了马克思的哲学、经济学(以“劳动价值论”为例)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具体化”逻辑,从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层次性、学科贯通和过程统一性。本书强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思维路向,不是把具体“归结”为抽象,而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最后,基于问卷分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建议。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已被该学科的众多研究者意识到。然而,研究者们的主体素质距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要求究竟还有多远,是我们亟须搞清的一个“实际”。为此,笔者设计了网络问卷,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