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18: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 任保平
- 4778字
- 2020-06-25 06:11:33
1.3 新时代提高发展质量的经济发展方式创新
经济发展的质量取决于经济发展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经济发展方式也需要相应地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思路,先后经历了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再到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在这些思路的转变过程中,通过创新发展方式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思路被突出出来。
(1)创新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试图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解决发展的质量问题,有明显的效果,但不能完全解决质量问题。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要建立在“两个转变”的基础上:一是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目标来看,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外,还强调经济增长的内源性、可持续性和社会和谐,要求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可持续发展。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在坚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展到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内生性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现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趋势,创新驱动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新时代下我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这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成果,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习近平同志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他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2)。我国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现在物质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在此背景下,经济发展需要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就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
(2)实现科学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是对新时代下中国经济发展新特征、新趋势的科学把握,是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思路、新目标的高度概括,对当前以至长期做好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遵循经济规律,实现科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发展中国家在发动经济增长的初期都会实施赶超战略,随着经济发展的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就不能单纯强调数量和速度,而要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方面,要由过去的投资和进出口的带动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发展转变,在强调投资需求和进出口需求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由过去低成本的规模扩张向提高效率方面转变,推进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优化结构中加快发展、提高效益、降低能耗,走自主创新之路、新型工业化之路、农业现代化之路。
第二,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开始是人类屈服于自然,后来提出人类征服自然,与此相应,发展方式产生了一系列不顾资源和环境有限性的约束而掠夺和破坏自然的行为。特别是在进入工业时代以后,人类利用工业化的文明成果——先进的技术对大自然加以索取和掠夺,对整个社会和自然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导致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系统的不可持续性。在新时代下,对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在现代化建设中,不仅要求新的项目不能破坏生态,还要求治理因过去发展对生态所造成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遵循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过去强调经济发展,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使得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所以,在发展方式转变中要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和谐的社会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反之,社会矛盾凸显则制约了经济发展的脚步。社会发展要遵循社会规律,最为重要的是公平性、全民参与共享发展成果的包容性发展。
(3)转向中高速增长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体制转轨红利的逐步消退,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制度供给约束;人口红利的逐步消退,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素供给约束;投资红利的逐步消退,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增长动力约束;资源红利的逐步消退,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资源环境约束;外资与外贸红利的逐步消退,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外部约束。由于这些原因,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仍然能够保持中高速增长却是可能的。中高速增长新时代是现阶段经济增长所要追求的目标,体现了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首先,中高速增长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在供给推动力消退的情况下,要达到长期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需要寻求并尽快形成新的推动力。其次,中高速增长不是降低发展的要求,而是要求增长的速度不是建立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最后,中高速增长必须是可持续的,不仅要求增长速度在长期内稳定,防止大起大落,还要求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所有这些都涉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4)迈向中高端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反映了低收入阶段和发展中大国的特征,处于中低端。中国制造的部分处于价值链低端,由此产生了高产值、低附加值等问题,而且我国高消耗、高污染行业偏多,产业绿色化程度低。我国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产业水准必须实现中高端。其方向除了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比重,在制造业领域的中高端方向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前瞻性地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实际上是培育国际竞争中的产业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目前世界范围内建立在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在兴起。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纷纷着手进行规划,把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积极培育新的新型产业,力争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中获得优势。依据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在新时代下我们要前瞻性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产业体系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般特征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同时,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要素结构来看,主要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因此,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于我国现有的科技基础和产业基础,现阶段应当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切实完善体制机制,大幅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原始创新,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联合攻关,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第二,传统制造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目前大部分新兴产业都不是在传统制造业企业中产生的,而是另起炉灶:有的是由科技创新所孵化的科技企业发展而成,有的是依靠新投资发展起来。传统产业企业有技术改造的动力,但没有创新产业的动力。究其原因,除了创新产业成本和风险大之外,主要是传统制造业企业阻碍对自身的替代性竞争,产生替代性新产业后形成的沉没成本成为其产业创新的阻力。实际上,传统产业创新产业是最为有效的:一方面,在技术上相通,技术转型方便;另一方面,市场渠道已经存在,市场转型的阻力小。因此,传统制造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总体财务成本小、市场风险小,在新时代下我们要重视传统制造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型,特别是传统产业要采用现代最新技术,如“互联网+”“智能化+”、绿色化等进入中高端,改变高消耗、高污染、高产值、低收益的窘境。
第三,全球价值链分工进入中高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其实是全球价值链的竞争。目前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现状是:高科技产品的中国制造部分处于价值链低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环节不在我国的居多,品牌也是用外国的多。所以我国现有依靠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于: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重点是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攀升。一方面,在已有的全球价值链上攀升价值链中高端,通过低端转移,转向高端制造。另一方面,建立以我为主导的价值链。使得原创性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在我国,品牌也是中国的,生产环节“走出去”。
(5)走文明发展道路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因此,文明发展的道路需要把生产、生活和生态联系起来,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具体来说,文明发展道路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走物质文明道路。物质文明是指人类物质生活的进步状况,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反映了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内容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的积累、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衣食住行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并受生产关系、地理条件和人口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第二,走精神文明道路。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精神文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文化方面,包括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的状况,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二是思想道德方面,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世界观、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的状况,其作用是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及政治保障、法律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三,走政治文明道路。政治文明是指在政治领域中所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在政治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由经济基础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所引起的国家管理形式、结构形式的进化发展。在政治观念层面,主要表现为政治价值观、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的更新变化。
第四,走生态文明道路。生态文明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明形态。物质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好坏制约着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发展,会转变人对生态环境的态度,让人承认自然界的权利与价值,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认识。
第五,走社会文明发展道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运用法治思维构建社会行为有预期、管理过程公开、责任界定明晰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另一方面,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统筹好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好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
(1) 习近平.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N].人民日报,2013-09-07.
(2) 习近平.在会见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