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 陈龙国主编
- 2442字
- 2021-03-11 18:09:11
三、应用型高校学生工作的四个重点内容
(一)重视学生的情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学会团队协作、包容、诚实、守信,具备较高的抗挫折能力。调查研究显示,独立学院学生自律能力较差,情绪管理能力较弱,认识他人情绪能力不足,挫折承受能力较差,这些因素将制约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要重视学生情商教育。第一,鼓励和支持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充分调动学生组织活力,强化学生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第二,丰富班级活动,开展班级素质拓展训练。对于没有机会加入学生组织进行锻炼的学生而言,班级是帮助他们成长的重要环境。当前一些班级的班会、团日活动流于形式,只起到了传达信息、完成任务的功能,而没有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参与性不高。班级素质拓展训练,要求人人参与其中,通过同学们喜爱的小游戏,例如时下流行的撕名牌等活动,提升同学们的个人素质和协作能力。第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
(二)以赛促学,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前针对大学生的各类专业竞赛层出不穷,学生也逐渐从望而却步到重在参与,再到问鼎奖项。由此说明,学生有着巨大的自学潜力。在学校活动中,高校要更加重视专业竞赛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积极参加课内外比赛,借助比赛及时把握自己的缺陷,从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学习专业技能。各个高校要设置符合自身学生特点的竞赛活动方案,邀请专职教师加入到学生活动中,参与学生竞赛活动方案的设计,并指导学生参赛。学校的竞赛要与全国性的专业竞赛相结合,一方面扩宽学生的参与面,另一方面为参加全国性的比赛提供人员储备。通过参加专业竞赛,学生学会进一步巩固知识,改变被动的灌输式学习模式,通过查找资料、讨论探究等方式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落实项目成果,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014年,我国教育部门向社会公开了《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必须不断完善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活动,重视创业创新教育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弹性学制,让有创业想法的在校生可以暂时办理休学、自主创业。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补充完善国内经济发展的“双引擎”,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列入其中。同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必须支持大学生与科技工作者的自主创业活动。“互联网+”,大学生“三创”挑战,“挑战杯”等大赛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诸多机会。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真正有创意、有价值的项目并不多,能够落地实施的更加寥寥无几。另外,学校缺乏创新创业方面的专门指导老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也比较淡薄。因此,第一,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培育,定期或不定期地输送负责学团工作的老师及有意向从事创新创业培训的老师到创新创业工作走在前列的高校去学习、交流,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增强指导老师的专业性。第二,要重视构建完善的创业创新学生社团,以此吸收和聚集有自主创业想法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指导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沙龙、论坛,邀请知名企业家和成功创业的学生、校友参与论坛,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坚定创新创业目标。
(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认清目标更易就业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主体意识,明确目标,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为理想的就业目标而努力。一些高校由于教学资源紧缺,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学生缺乏自主意识,没有职业规划。要想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就要利用好入学教育、主题班会、学生活动以及辅导员谈心谈话等功能。第一,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讲解专业的就业前景,介绍就业时需具备的能力及可以考取的职业证书,让学生认识到大学学习中需完成的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有初步的规划。第二,开展职业规划主题班会。邀请高年级学生分享学习、考证、求职经历,通过身边学长、学姐的亲身经历让低年级学生对职业产生更加具体的认识。会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分阶段制定大学学习、生活规划,逐步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第三,开展模拟求职活动。学校可以开展模拟求职大赛,从大二、大三开始锻炼学生的应聘能力及综合素质。各毕业班可以开展模拟求职面试活动,督促指导学生制作简历,锻炼学生的面试应聘能力。第四,辅导员谈心谈话,开展个性化的职业规划辅导。在学生做好学习、生活规划的基础上,辅导员结合学生日常表现,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校期间积极努力弥补不足之处,进行理性的职业选择。在认清自身条件的基础上,顺利就业更易实现。
参考文献
[1]孔苏.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学院,2012.
[2]文小森.高校转型背景下“训赛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16(11):44.
[3]薛羽.应用型大学转型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学生工作现状及其思考[J].公共管理,2016(9):60-61.
[4]黄春雷,刘诗瑶,高霞.转型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科技展望,2017, 27(8):339.
[5]丁瑾靓.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武夷学院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6,37(10):73-76.
[6]王军胜.创业型大学视角下民办本科高校转型路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7]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1):99-103.
[8]蔡小簪.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广东培正学院为例[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5.
[9]李超.民办高校大学生情商现状的测评与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48-149.
[10]劳逸,杜延波.高校“以赛促学”思想理论与应用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8):129-131.
[11]王嘉毅,陈建海.从研究型大学到创新性大学——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6(12):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