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诞生了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新型的中国古典舞模式

说“中国古典舞”在其创建过程中比较“低调”,其实更为低调的是它的领军人物李正一。《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告诉我们:“李正一从50年代中期开始担任繁重的领导工作,但她从未脱离教学第一线,一直为建立中国民族舞蹈教学训练体系,为开辟中国古典舞的道路而殚精竭虑”(第30页)。这个“殚精竭虑”集中体现为李正一“建立中国古典舞新风格的设想”。《创建发展史》写道:“50年代中期,李正一认为中国古典舞正处于成长阶段。当时从传统戏曲、武术中学习了许多素材,考虑到不能原封不动地搬进中国古典舞教室中去,也不能以原有的风格作为舞蹈的绝对标准,这就产生了如何统一风格的问题。当时的古典舞创作和舞台表演也处在一个探索阶段。这样一来,古典舞教学也应该同时进行中国古典舞新风格的尝试和探索。如何建立古典舞的新风格?它要建立在戏曲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找出民族的运动规律和审美特征,同时要根据古典舞基训教学的需要,按照舞蹈特性来进行发展和吸收……”(第31页)。

如何建立古典舞的新风格?李正一通过教学组合的编排来加以探索。如《创建发展史》所说:“她第一步编《长空》组合,企图借此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加大民族舞姿和它的运动幅度,二是动作连接的流畅性……全身形体的舞蹈化,特别是大幅度的抬腿动作,主要借鉴芭蕾舞这方面的经验,特别是芭蕾双人舞的启发。她通过……《长空》的音乐选择了一些大的民族舞姿,加以流畅的连接,编织成一个恬静、连绵不断、柔美抒情的慢板控制组合。《陕北风光》组合是她的第二步探索。原来课堂中的慢板控制组合,多是几个舞姿的连接,音乐节奏是平均的。为了加强慢板控制的语言性和表现力,必须突破平均的节奏和几个简单舞姿连接的做法……她根据乐曲《陕北风光》,把它处理成一个有一定艺术意境和情感抒发的组合……具体编舞时,她吸收了芭蕾舞中的变身、辗转,吸收了敦煌的手势、舞姿造型,吸收了藏舞的晃臂,也吸收了花鼓灯的‘三点头’等……整个组合民族风格很强,训练难度很大,巧妙地运用武术的动作素材,把它们大幅度地升华为中国古典舞的艺术语言,形成崭新的舞蹈形象……此后,她又在第二种灵巧、活泼的类型上继续试验,编创了《岩口滴水》组合……它是一个训练手、眼、身法和步法灵巧为主的表演性组合,较好地吸收和融合了戏曲手、眼以及细腻传神的表现方法和以腰带身,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段”(第33页—34页)。《创建发展史》指出:“《陕北风光》和《岩口滴水》在当时很有影响。对中国古典舞的教学和创作,具有开创性和启迪性的作用。这是中国古典舞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是50年代的突出贡献……可以说,它们代表着中国古典舞从戏曲、武术中脱颖而出的新中国古典舞风格,标志着一个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新型的中国古典舞模式的诞生”(第33页—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