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解析
- 廖四平
- 1814字
- 2020-07-09 15:30:04
台静农
拜堂
一、作者简介
台静农(1903—1990),安徽霍邱人,未名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以写乡土小说见长。著作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者》等。
二、解析
(一)《拜堂》写于1927年6月6日,原刊于1927年6月的《莽原》第2卷第11期上,最初收入由北京未名社出版部于1928年11月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地之子》中。
(二)内容梗概
黄昏时,汪二将蓝布夹小袄当了四百大钱,到吴三元的杂货店买了三股香、二十张黄表、一对蜡烛罢,拟在晚上同嫂子拜堂成亲。他虽觉得这样做有些对不住死了才一年的哥哥,但嫂子天天催,加上他与他嫂子相好后,他嫂子肚子一天大似一天,如果不这样,会遭人笑话。汪大嫂觉得虽丢了丑,但总得图个吉利,将来日子长,要过活的,便决定买两张灯红纸将窗户糊糊,还决定找赵二嫂和田大娘牵亲。一切准备好后,汪二和汪大嫂在半夜子时拜堂成亲——点上香烛,烧黄表,给天地、祖宗、不在场的父亲、死去的母亲和哥哥磕头,夫妻相互磕头。第二天,汪二的父亲在茶馆里时,推车的吴三向他道喜,汪父愤然地说汪二与汪大嫂的结合关他屌事。可拎画眉笼的齐二爷却庄重地说:“也好。不然,老二到那里安家去,这个年头?”而当摆花生摊的小金说“好在肥水不落外人田”时,汪父没有听见,低着头还是默默地喝他的酒。
(三)人物分析:汪大嫂
汪大嫂是一个农村女子。她坚强——丈夫死后,面临着被夫家卖掉,日子也实在不好过,以至于有好几次就想上吊而死,但最终还是挺过来了。勇敢——丈夫死后,她尽管也有羞耻感,但也不怕丢丑:不仅与小叔子私自结合有孕,而且天天催小叔子与她成亲;成亲之际,不仅催着小叔子准备香、黄表、蜡烛等,而且亲自用灯红纸糊窗户,亲自找赵二嫂和田大娘牵亲;拜堂行叩拜礼时,比小叔子更主动。乐观、开朗、对生活有信心——丈夫死后,她所想的是将来日子长,还要过活。
(四)主题
小说通过汪二与嫂子偷偷地拜堂成亲之事,表现了古旧乡村中穷苦人暗淡凄楚的生存状态,揭示了他们压抑苦痛的内心世界和求生的意志以及对于命运的苦苦挣扎,也揭示了一个正常人的正常的生活愿望与封建宗法制度下伦理观念的矛盾冲突——汪二与汪大嫂的结合原本是合乎人情常理的,可不论是汪二的爹爹,还是乡亲吴三、齐二爷、小金,没有一个是真正认可的;同时,还揭示底层民众之间存在的相互理解、同情与扶持,如田大娘和赵二嫂义无反顾地为汪大嫂牵亲。
(五)艺术特色
1.以悲写喜,悲剧色彩浓郁
小说题为“拜堂”,内容也是写一对青年男女拜堂成亲,本应是一件严肃而又庄重的事情,也应该充满明朗热烈的情味、喜庆的色彩,可描绘的一个个情景或场景都充满悲凉、凄楚——拜堂是“汪二将蓝布小袄托蒋大的屋里人当了四百大钱”而办起来的;汪大嫂请牵亲过程中所见的景象,如当她与田大娘、赵二嫂一路回家时,在漆黑的帷幕下,灯笼风烛的微光中,只见“柳条迎着夜风摇摆,荻柴沙沙地响,好像幽灵出现在黑夜中的一种阴森森的可怕”;半夜拜堂成亲,不仅没有鞭炮、唢呐,而且是在“陈旧褪色的天地牌”进行的,同时,汪大嫂临磕头时才换下白孝鞋;“不得已将汪大嫂床上破席子拿出铺在地上。汪二也穿了一件蓝布大褂,将过年的洋缎小帽戴上,帽上小红结,系了几条水红线;因为没有红丝线,就用几条棉线替代了”;当要给去世的汪大哥磕头时,“汪大嫂的眼泪扑的落下地了,全身是颤动和抽搐,汪二也木然地站着,颜色变得可怕”,拜堂时的情调,霎时间变得阴森惨淡,甚至“双烛的光辉,竟黯了下去”……给人以一种阴森、寒冷、惨淡、凄苦、伤心之感。
2.采取了以场景展示为主的结构方式
小说采取了以场景展示为主的结构方式——“请牵亲”与“拜堂”情景是小说结构的中心。在情景描写中又融合了点蜡烛、上香、磕头、上黄表等民风习俗以及人物活动与景色氛围的描写等,在短小的篇幅中融进丰厚的内容,结构也从而严谨而又凝重。
3.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
当要给去世的汪大哥磕头时,“汪大嫂的眼泪扑的落下地了,全身是颤动和抽搐,汪二也木然地站着,颜色变得可怕”,这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汪二和汪大嫂内心的愧疚与悲伤。“少顷,她们三个一起在这黒的路上缓缓走着了,灯笼残烛的微光,更加黯弱。柳条迎着夜风摇摆,荻柴沙沙地响,好像幽灵出现在黑夜中的一种阴森森的可怕,顿时使这三个女人不禁地感觉着恐怖的侵袭。汪大嫂更是胆小,几乎全身战栗得要叫起来了”——这些写出了汪大嫂等三人内心的极度恐惧。
4.注重对方言土语的使用
小说使用了“磕头”“下书子”“牵头”“哈”等诸多方言土语,从而带有浓郁的乡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