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大黄肉桂汤治疗痢疾

【专方来源】
江育仁.有益的回忆[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2,6(1): 17-22
【药物组成】
大黄15g,肉桂6g。
【治疗方法】
不用煎煮,麻沸水浸泡3小时。
【功效主治】
温通并用。主治久痢。
【验证举例】
例1:潘某,男,26岁,2003年2月13日初诊。诉晨起大便急迫,欲便不能,大便溏泄,每日3~4次,至今已2年,伴纳呆,倦怠,肠鸣。病初起时大便赤白夹杂,日泻10余次,曾至内科诊治,经大便常规检查,诊为痢疾,然按痢疾治疗少效。视其体形消瘦,精神疲惫,舌质红而苔白干,脉之沉细。大便常规检查为慢性细菌性痢疾,遂处以上方,嘱用麻沸水浸泡3小时,滤取药汁。另用柴胡、当归、白芍各10g,防风6g,煎取药汁。两药汁混合后分2次服。2月19日复诊,大便常规已正常,但大便仍不成形,每日1~2次,予参苓白术散加前仁、葛根、藿香等,5剂。2月24日复诊,大便质软,色黄,舌已不红,续予前方5剂而安。
例2:甘某,女,42岁,1998年11月27日初诊。诉有痢疾史,现因饮食不慎而复发,腹泻每日10余次,腹痛,恶心,肛门坠胀,伴头昏倦怠,苔黄而干,脉弦细。经大便常规检查证实为痢疾,处以上方2剂。11月29日复诊,诉自觉肠中舒服,精神好转,知饥欲食,每日腹泻3~4次,守方3剂。随访药后已愈。
【运用体会】
1.本方实由大黄附子汤演变而来,寒温并用,温通泻下则愈。彼治寒积胃肠,大便不通,脘腹冷痛,恶寒肢冷等症,故助以细辛温散寒结。本方则治邪积留于大肠,大便泄泻,此乃其异。后者因病致虚,非因虚致病。故虽见一派脾胃虚弱之象,然又有大便泄泻急迫,里急后重等实邪内留之症,故治疗时不用攻补,而以温通之法者,恐参、术碍脾之运,且阻大黄通下之功。因而以大黄攻下实邪,以肉桂之性温厚肠胃,兼制大黄之苦寒,且得脾阳之鼓舞,而助大黄推荡之力,攻下而不伤正气,补脾而不致留邪,达到相辅相成之功。构思之巧妙,考虑之周详,实非临床经验欠佳所能也。
2.本方妙在不用煎煮,而以泡浸,不欲其味之厚重,乃取其气也。可见名老中医的片言只语,确为临床经验之总结。我辈不可忽视之。
3.药仅2味,经验证确有疗效。有方简效宏的特点。
4.例1笔者用四逆散加减另煎取汁,是为了不妨碍主方的作用,以助疏肝行气之功,其法可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