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科学服用维生素,重在细节

一枚铁钉就可能毁灭一个国家,一个小数的失误也可能导致一次航天计划的失败,这正应了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俗话——细节决定成败。是否注重细节,也决定了人们补充维生素的“成败”,而这里的成败,指的就是效果的好坏。生活中,我们在服用维生素时,一定要注重细节。

日常适量补充维生素很必要

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关于各种维生素的作用和维生素缺乏会引起的疾病,我们在其他章节都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加赘述了。这里要讲的是,日常生活中适量补充维生素的必要性。有些人认为,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丰富,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维生素摄取量能够满足身体的需要,无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补充,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

维生素能够在人体内协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素转化成能量,被人体所利用。若维生素摄入不足,会引发维生素缺乏,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引发疾病,而维生素摄入过量也可能会引起中毒或其他疾病。因此摄取维生素应该适量,但在维生素过量与不足这两种情况中,还是维生素不足的情况更普遍一些。这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结构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人体每日摄入食物所提供的营养成分应当和日常活动中所消耗和流失的营养持平,由于人类在活动中要消耗各种各样的营养,因此我们应当保持摄入营养的平衡,合理搭配食物。但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却不是这样,虽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人们摄取食物的单调和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同时不科学的食品加工和烹饪会造成食物营养成分的流失。此外不明白营养相克的原理和某些药物与维生素的相互作用都会使得人体中的维生素含量不足。从种植、养殖到采摘、宰杀,从菜园、养殖场到餐桌、厨房,从烹饪到食用,食物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大量消耗其中的维生素,因此即使我们饮食合理,搭配得当,还是可能出现维生素缺乏的现象。即使在医学和科技高度领先的发达国家,人们也会出现由维生素缺乏引起的某些疾病。因此,任何人群,适量补充维生素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有一点需要说明,那就是维生素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问题。有些人认为,摄入的维生素能够长时间在人体内发挥作用,一次性摄取足量就不会存在维生素缺乏的问题了,这也是对维生素认识中的一个误区。实际上,维生素能够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十分短暂。维生素极易受到氧气、光线、热量、水分的影响。被摄入人体的维生素,除了被人体吸收加以利用之外,还有一部分会损失掉。被人体吸收的那部分维生素,还会随着人的体液如汗液、尿液等排出体外,造成维生素的流失。所以一次性补充维生素并不能解决维生素缺乏的问题,维生素应当在日常生活中适时适量予以补充。

一般来说,人们对维生素的摄取基本上有两个途径,一是从食物中摄取,二是服用维生素制剂。当人们无法从食物中获得充足的维生素时,就需要服用维生素制剂来解决问题,但也不能把服用维生素制剂作为补充维生素的主要方法。总的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补充维生素,要以合理搭配饮食为主,服用维生素制剂为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维生素摄取的合理健康。

维生素要在饭后服用

听朋友说“用综合维生素取代早餐不但能均衡营养,也不用担心体重的问题。”正想减肥的小静自以为找到一个减肥的绝佳办法。她早晚都空腹服用一颗综合维生素取代早餐和晚餐,中午的饭量也较少。这样坚持了几个月,小静确实瘦了下来,不过身体素质极差,动不动就感冒、发烧。经医生检查后,发现她长期空腹服用维生素,造成人体吸收能力下降,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生活中像小静这样,为了追求“美”而走入健康误区的人不在少数。读者朋友,你可千万别空腹服用维生素,以免步小静的后尘。

生活中由于人们在饮食中摄取的维生素不一定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这时就要靠服用维生素制剂来解决问题。维生素制剂不是不能服用,但一定不能空腹服用。专家建议人们在饭后1小时服用维生素,这是有科学根据的。饭后1小时服用维生素,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营养吸收及代谢;而空腹吃维生素不但吸收的效果不好,连带着会影响消化,不能吸收,吃了也等于白吃。如果你的早餐清淡无油,更不可空腹服用维生素。而且,综合维生素中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都有,水溶性维生素可以溶于水,身体可以自然分解,但脂溶性维生素则不然,它必须溶于脂肪内,如果空腹食用,身体里没有油脂可以溶解及吸收脂溶性的维生素,那么我们所吞服的综合维生素效果自然减半。

基本上,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及身体基本代谢都需要热量,组织修补、维持免疫力则需要蛋白质,维生素只是人体运转、代谢时的辅助因子,并不能提供热量来源。而维生素制剂的设计只是作为营养摄取不均时的补充品而已,并不能长期当饭吃。如果你把综合维生素当成“主餐”,而非“辅助食品”,你对饮食的理解就本末倒置了,这也就将你的健康和疾病本末倒置了。所以,补充维生素不能空腹补,一定要吃了饭才能补。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维生素不宜空腹吃,一些食物也不宜空腹吃,比如大蒜、柿子、番茄、山楂、橘子等食物,一些饮品如茶、牛奶和豆浆等也不宜空腹饮用。

选购优质维生素有妙招

老张的孙子被查出缺维生素,他去附近的私人小诊所给孙子买了一大堆维生素补品。当医生的儿媳回来一看,这些维生素补品许多是小厂家生产的不合格产品,如果服用可能对身体产生毒副作用,大部分都被丢掉了。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当今社会,保证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身体健康又与维生素的适量摄取密切相关,许多不法商家为了谋利,不惜以伤害他人身体为代价,生产一些劣质的维生素补品,不知情的人服用之后,不仅不能起到维护身体健康的作用,还有可能会因此中毒,从而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若长期服用这些不合格产品,更会给身体带来不小的伤害。那么面对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的维生素补品,如何才能选到合格又优质的维生素呢?下面我们就来告诉你这其中的小诀窍。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这只能是电影中的一句搞笑台词。要知道,贵的不一定是好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不论是选购维生素保健品,还是其他种类的营养补充剂,人们不仅要根据自身的需求,还要注意一些选择维生素的小细节。只有这样才能买到合格又优质的维生素,及时给身体注入维生素的活力。接下来我们主要介绍选购维生素的四点要素。

一是要抓住身体真正的需求。在购买维生素之前,一定多了解健康资讯、多搜集相关商品资讯,要较为详细地了解该类产品的效用和市场情况,最好是听听医生的建议,明确了解自己究竟缺乏什么维生素,再行购买。此时就不会因道听途说而买回一堆“维生素毒药”。

二是要检查维生素补品上是否印有国家药监局相关字号。不论是剂量比较低的“食品”,还是剂量高的“药品”,都要有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国食健字”或“国药准字”字号,这才算有了质量保障。

三是产品资讯要标示清楚。合格的维生素产品在说明书上都详细标明了品名、成分、适用对象、使用方法、保存方式、禁忌、容量、有效期限等信息。一些进口商品都有详细的中文标示。尤其是选购维生素E时,要仔细看标签上的成分标示,若是真正的天然维生素E,会标示为“d-alphatocopherol”或“d-alpha tocopheryl”;而合成的维生素E则是“dl-alpha tocopherol”或“dl-alphatocopheryl”。

四是要关注厂家的售后服务。在选购营养补充食品时,可以先拨打产品标示上的客服电话,多询问一些产品的相关资讯,包括:原料来源、制造方法、检验或分析数据……越是能提供完整且详细资料的厂商,他们所生产的产品才越有保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药物的保质期都有限,要在服用前仔细阅读保质期限。通常片剂在干燥的情况下最容易氧化分解失效,鱼肝油滴剂及贝特令(儿童用鱼肝油软囊滴剂)等尽管采取了相应措施,但开封使用前的时间最好不要超出两年,否则效应将锐减。

吃鱼肝油防治佝偻病要多加注意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骨骼疾病,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我国小于三岁的儿童佝偻病发病率为20%~30%,部分地区已高达80%以上,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之一,因此卫生部将其列为儿童保健四种疾病之一。

为防治小儿佝偻病,首选的药物就是维生素D。鱼肝油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常用来防治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症。每1克鱼肝油中含维生素A应为标示量的90%以上;维生素D应为标示量的85%以上,因此鱼肝油有时会被用来治疗佝偻病。但用鱼肝油治疗佝偻病时,有一点一定要多加注意,那就是在服用鱼肝油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时切忌过量。

人体需要维生素A的量极微,从食物中摄取,已足够生理需要。目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营养不断丰富,维生素A缺乏症已较少见。只有在人体患某些疾病,如肝炎、胰腺炎、腹泻等;或在长期发热、怀孕、授乳时,由于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才会出现维生素A缺乏症。鱼肝油中所含维生素D的量,小于维生素A约10倍,如果用鱼肝油来防治佝偻病,在维生素D达到治疗量时,维生素A已远远超过了需要量,这样就可能产生维生素A蓄积中毒。维生素A中毒会对人体造成很大损害,当人体出现鱼肝油中毒现象时,应该立即停止服用,并去医院诊治。对于患佝偻病的小儿来说,长期大量吃鱼肝油,既非营养的必需,又存在一定危害性。这是年轻父母们一定要注意的。

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脏,尤其是海鱼的肝脏中。另外,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作用下也能转化成维生素D。人体主要从日光照射和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D。所以,鱼肝油并非小儿获得维生素D的唯一来源。因此,治疗佝偻病不一定要选择鱼肝油,在日常饮食中获取维生素D或服用维生素D制剂也能解决这一问题。

了解维生素的用量标准

人们经常会在关于维生素的书籍或说明中看到这样的字眼“必要量”和“需要量”,很多人认为这两个词指的是同一个概念,但这些说明中给出的同一种维生素的必要量和需要量居然是不同的,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就来为你答疑解惑。

(1)维生素的必要量:维生素的必要量指的是健康的人为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避免患上维生素缺乏症而必须摄取维生素的量,是维生素发挥最低生理功能时所需要最少限度的数量。维生素的必要量是在人群调查和试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

(2)维生素的需要量:维生素的需要量不等同于维生素的必要量。维生素的需要量指的是维生素的最小必要量加上安全量。每个人由于受各自不同的身体情况、生活环境以及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

除了维生素的“需要量”和“必要量”,还有一些关于维生素的用量也是我们必须了解的,比如维生素的“药用量”和维生素的“保健量”。

维生素需要量与维生素药用量和维生素保健量的关系:维生素的药用量是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所需要摄取的维生素的量,这个量一般要远远大于维生素的需要量。维生素的保健量是指能够保持人体最佳健康状态的维生素使用数量,这个量一般大于维生素的需要量而小于维生素的药用量。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维生素用量的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该按哪种维生素用量标准来摄取维生素呢?这就需要根据你的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了。如果你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维生素缺乏症,就应该依照维生素制剂的药用量来进行补充,如果你仅仅是为了保证维生素的日常摄取,那就另当别论了。如果你不清楚自身的情况,正面对这么多的维生素用量标准不知所措,那么咨询医生无疑是你当下最好的选择。

如何确定维生素计量单位

小李、小张、小王三个人是好朋友,有一天,她们聚在一起聊天,不知不觉就聊到维生素A每日的摄入量上去了,小李说:“成年女性是每天每人摄入1.2mg。”小张说:“不对!不对!应该是每人每天1200μg。”小王就更疑惑了:“不是每人每天4000IU吗?”三人各执己见,争执不休。

她们中到底哪个人是正确的呢?其实啊,她们三个人都没说错,她们之所以会产生争论,是因为对维生素的计量单位不够了解。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购买维生素时被不同的字母缩写折腾得头昏脑涨、晕头转向,那么这些让我们困惑的字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来为你全面讲解一下这些关于维生素计量单位的知识。

首先讲讲“mg”和“μg”。mg和μg都是质量单位里的两种符号,mg代表毫克,μg代表微克,g(克)也是一种常见的质量单位。有时候,微克也用MCG表示,这是英文“microgram”(微克)的缩写,但它的国际通用符号为μg。

再说说国际单位“IU”。国际单位IU,是国际单位“InternationUnits”的缩写,它是以国际认可的标准品的效价单位作为确定其他药物效价的比照基础,在国际上起到统一标准的作用,简单地说它是用生物活性来表示,是某些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及抗毒素量的药学单位。而维生素一般所用的计量单位为国际单位IU。

经过以上的讲解,你是否对这些表示维生素计量单位的缩写字母不再感到陌生了呢?下次再谈论维生素时,你就可以为你的朋友们答疑解惑了,熟悉维生素的计量单位不仅仅能帮你增加谈资,更可以在选购维生素的时候,解决你的大麻烦。

市场上出售的维生素剂量都在安全范围内,没有特殊疾病的人群每天只吃1颗综合维生素就可以了。如果你同时服用多种维生素,就需要好好计算一下每天每种维生素的摄入量总和,以免一不小心吃过量,造成身体的不适。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出产的综合维生素,成分比例多少会有点差异,购买之前最好看清楚建议摄入量及营养标准,以免摄取过量。

你只有弄清楚了这些,才可以无障碍地挑选和服用市场上那些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制剂。

知晓维生素间的单位换算

了解了维生素的计量单位,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尽管我们知道了维生素都能用哪些单位表示,但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不久前小赵就遇见了这么一件麻烦事。小赵去医院看病,被医生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症,医生告诉他应该每日服用400IU的维生素D,小赵急匆匆地去药店买回了维生素D制剂,回家仔细一看说明可傻了眼,原来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一栏上,全都是用的“mg”作为单位,没有一个关于“IU”的字眼,面对有着详细说明的药品,小赵却一筹莫展,不知所措。如果我们遇到小赵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正如我们去买菜,有的商家会标出这种商品1千克10元钱,而另外的商家则可能标出此种商品1斤5元钱,其实它们的价格是一样的,只是用了不同的质量单位而已。同样,维生素也可以用多个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表示,而它们彼此之间是可以相互换算的,只要掌握了维生素不同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小赵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下面就来讲解一下维生素间的单位换算。

1.“g”“mg”“μg”之间的单位换算

1g=1000mg.

1mg=1000μg。

2.“mg”“μg”和“IU”之间的单位换算

不同维生素mg、μg和IU的单位转换比例不同。

以维生素A为例:维生素A0.9mg=900μg=3000IU。

以维生素C为例:维生素C1mg=1000μg=1.36IU。

以维生素D为例:维生素D0.001mg=1μg=40IU。

当我们购买维生素或是翻阅维生素相关书籍时,总会遇到这些的字眼,“mg”、“μg”、国际单位“IU”。如果这篇文章里给你说“mg”,那本书里讲“μg”,又或者某种维生素说明书上是以国际单位“IU”的字眼出现,以往你是不是觉得很混乱呢?对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转换关系感到疑惑?现在,听完我们的讲解之后,你就可以摆脱困惑,准确地换算维生素的单位了。

补充维生素C禁忌多

杨洋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一天,他和妻子约好去某海鲜酒楼吃饭,庆祝他们结婚十周年纪念日。夫妻俩都嗜好吃虾,适逢当天酒楼推出一套以虾为主打的特色餐,他俩就专门点了这个套餐。等到虾一上桌,二人大快朵颐,吃得极为高兴。在这顿浪漫晚餐快到了尾声的时候,杨洋突然口吐白沫,昏倒在地。这可吓坏了他的妻子和酒店的服务人员,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抢救,总算保住了性命。医生说,这是因为杨洋在饭前服用了大量维生素C,而大量维生素C加上大量海鲜就等于砒霜。如果你也嗜好吃海鲜,而你又有补充维生素C的习惯,那你就要小心自造砒霜中毒事件发生。

如此可怕的例子在生活中却常常出现,有时候两种物质单独食用都有益于身体健康,碰到一起却成了能够威胁人们性命的剧毒物质。人体对维生素C的大量需求可能会使我们对维生素C进行额外补充,单独服用维生素C只是用量大小对身体的影响,但是维生素C和别的药物或者食物在一起同吃,轻者会让服用的维生素C白白浪费,不能起到养生的功效,而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危及生命。那么有哪些情况是我们在补充维生素C时应该注意的呢?

维生素C与动物肝脏同吃等于白补。在众多食物中,猪肝也是维生素C的潜在杀手,足以让维生素C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成为“无用功”。这是因为维生素C是很容易被氧化破坏的物质,尤其遇到铜离子时,即使微量存在的铜离子也足以使维生素C的氧化速度加快1000倍。而猪肝是含铜最丰富的食物,每100克猪肝中含2.5毫克铜。如果你在服用维生素C时,还吃了猪肝。你只能心疼你那些买维生素C的钱都打了“水漂”。

大量维生素C与大量海鲜同吃等于服毒。你知道吗?虾、蟹、蛤、牡蛎等海鲜食物都含有化学元素砷。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加剧更是导致海产品中砷含量的大大增加。更可怕的是,当五价砷遇到大剂量的维生素C(一次性摄入维生素C大于500毫克),它们的结合会产生可怕的三价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极易导致中毒甚至死亡。所幸,这二者要数量庞大才能合成砒霜,一般正常的饮食不会导致这种情况。

维生素C和维生素B2同食会使维生素C的效用降低。维生素C与维生素B2不宜同食,这是因为维生素C在碱性环境中易被氧化,而维生素B2具有生物碱作用,当两者合用时维生素B2就会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而使其失效;而维生素C的还原性使维生素B2效能减低。建议,你可以在午餐后服用维生素C,而其他维生素放在早晚两次餐后服用。牛奶的维生素B2含量较高,也需要避免和维生素C同时食用。

此外,维生素C应“避而不见”的药物还有阿司匹林、钙、氨苄西林、维生素K等。因此,凉拌生食黄瓜、胡萝卜的时候,不能与含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番茄、鲜辣椒等搭配,以防“克”掉其中的维生素C。也可多放点醋,起抑制酶活性的作用。还有就是可与含其他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搭配,如海带丝等,这些酶对它们毫无办法。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疾病患者服用某种药物时不能服用维生素C,否则会影响疗效,或发生危险,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比如白癜风患者不宜服用维生素C,恶性贫血患者不宜服用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尿路结石患者不宜长期或大量服用维生素C,服用氨茶碱等碱性药物的患者不能服用维生素C。

维生素C树敌过多,人们在平日的饮食中一定要注意维生素C的敌人所在,避开“雷区”,尤其是在尝试制作新菜色时,一定要考证其中的维生素有无禁忌之类,以免滋养的美食成为伤身的毒药!

别拿鱼油当鱼肝油补

生活中总有些事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人们对鱼油和鱼肝油的误解就是这样,只是因为“一字之差”,给很多人带来了种种误会和不便。其实,鱼油和鱼肝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绝不能相互替代。那么鱼油和鱼肝油到底是什么,它们又分别有怎样的功效呢?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

鱼油是鱼类身体内的全部油类物质包括鱼的体油、肝油和脑油,它是鱼粉加工的副产品,是鱼及其废弃物经过蒸、压榨和分离等工序而得到的营养品。鱼油的主要成分有脂肪、磷甘油醚、类脂、脂溶性维生素以及蛋白质降解物等。鱼油中所含的磷脂是人类脑、神经组织、骨髓、心、肝等多种器官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还有助于脂的消化吸收、转运和形成,是生物膜的重要结构物质。鱼油的功效有很多,它含有大量的EPA和DHA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鱼油能够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预防血小板的凝集,防止血液凝固,有预防血栓的作用;它还能预防老年痴呆症,给大脑提供营养,有效地提高记忆力;保护视网膜,改善视力,预防和治疗老花眼也是它的功效之一;它还具有预防关节炎,缓解由关节炎引起的肿痛和缓解通风、哮喘的功效。

鱼肝油和鱼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常温下的鱼肝油外观是一种黄色至橙红色的澄清透明液体,微有特异的鱼腥臭,但无败油臭。鱼肝油是从鲛类动物等无毒海鱼肝脏中提出的一种脂肪油,在0℃左右脱去部分固体脂肪后,用精炼食用植物油、浓度较高的鱼肝油或维生素A与维生素D3调节浓度,再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制作而成的,狭义的鱼肝油只是指由海鱼类肝脏炼制的油脂,广义的鱼肝油还包括鲸、海豹等海兽的肝油。正常情况下,每1克鱼肝油中含维生素A应为标示量的90%以上,维生素D应为标示量的85%以上。国际上鱼肝油生产的传统原料有鳕鱼、大菱鲆鱼等,而中国主要用鲨鱼、鳐鱼、大黄鱼、鲐鱼及马鲀鱼进行加工生产。鱼肝油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它具有维持机体正常生长、生殖、视觉,保护上皮组织,提高免疫力,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磷的吸收和促进肾小管对钙磷重吸收等功效,常常被用于防治由维生素A缺乏和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皮肤干燥、毛囊角化、干眼病、夜盲症、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等。

鱼油和鱼肝油,尽管都取之于鱼,用之于人,却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用途功效,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如果你把鱼肝油当成鱼油服用,或把鱼油当成鱼肝油补充,不但不能对身体起到有益的效果,反而可能引起种种不适甚至造成中毒。因此,读者朋友们在进补时可千万要当心,不要混淆了鱼油和鱼肝油,造成“费力不讨好”的不良结果。

维生素不仅能内服,也可以外用

维生素是我们身体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成分,当我们的身体缺乏维生素时,我们就会服用维生素制剂加以补充。可是你知道吗,维生素的妙用绝不是仅仅如此,除了内服,外用维生素也能治大病!那么有哪些维生素可以外用,它们的效果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外用呢?下面就分别以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外用为例,详细地讲解一下关于维生素外用的问题。

外用维生素D能够治疗皮肤病。维生素D是一种固醇类衍生物,有抗佝偻病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作抗佝偻病维生素。它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磷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可以维持人类骨骼的强健,它原本是用来治疗骨质疏松和软骨病等骨类疾病的,那么人们是如何发现它对皮肤病的特殊疗效的呢?科学家在让病人内服维生素D以治疗他们的骨质疏松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同时患有骨质疏松和银屑病两种疾患的病人在服用维生素D制剂之后,不仅骨质疏松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连银屑病的症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经过探索和实验,科学家们终于确认了维生素D对治疗银屑病也具有很好的效果,并进一步发现了,维生素D对其他一些皮肤疾病也有一定疗效,于是他们研制出了维生素D软膏来治疗银屑病。

维生素D为什么能治疗银屑病呢?这是因为维生素D能够促进正常细胞分化,抑制细胞不正常增殖,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调节免疫力。治疗银屑病时维生素D与环孢霉素同时使用可取得更佳效果。与传统药物相比,维生素D的副作用较小,不会引起皮肤萎缩、血管扩张及紫癜等不良症状,使用它治疗银屑病不易反弹,不会在短时间内复发,因此在治疗皮肤病上维生素D有很大优势。由于长期服用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维生素D中毒,影响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因此外用维生素D是治疗银屑病的最好选择。除了能够治疗银屑病之外,维生素D还对治疗脂溢性皮炎、毛孔性红色糠疹和鱼鳞病等皮肤疾病有一定作用。

外用维生素E好处多。与外用维生素D的单一效果相比,维生素E可以称得上是个多面手。维生素E能够保护皮肤,防止皮肤受摩擦损伤,用含有维生素E的油脂擦手,能够治疗皮肤红肿受伤,因为外用维生素E能够快速渗透至皮下组织,发挥其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改善患处的循环,缓解不适症状。

维生素E还能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为新生儿冻伤,又被称作新生儿硬肿症,这种病可能由新生儿受寒、早产、体重轻、窒息或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当新生儿患上这种疾病时,体温会降低、皮肤硬肿、多器官功能损伤,患儿的具体表现有哭声低微、反应能力差、肤色青紫、四肢发凉、心率减慢等,这种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很高,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死亡率,给无数父母带来了难言的痛苦。治疗新生儿冻伤可以将维生素E胶丸液涂抹在患儿皮肤的硬肿部位,以患病程度决定用量多少,轻度患儿每天用药3次,中度和重度患儿每天3~5次,疗程3~5天,一般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维生素E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美容,它可以协助清除机体内存在的自由基,保护红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不被氧化破坏,大剂量使用维生素E还可以改善循环,能够维持酶的活性和组织正常的新陈代谢。用维生素E制作面膜可以使脸部肌肤光滑细腻、白皙滋润。使用维生素E涂抹睫毛、清洗头发可以使毛发顺滑有光泽,浓密滋润。

当然,除了维生素D和E可以外用,还有一些其他的维生素也可以外用,大家具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咨询营养专家或医师,以把维生素外用的效果最大化。

颜色帮你判断蔬菜中胡萝卜素含量

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多彩的世界,争奇斗艳的百花,绚丽多彩的画布,五颜六色的彩虹,我们似乎被色彩包围着,就连我们的食品,也是如此的多彩,红辣椒、绿豆角、紫甘蓝、白萝卜……当这些食品带给我们用餐时的视觉享受时,你是否想过它们的其他用处呢?其实这些蔬菜的营养成分与它们的色彩是息息相关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通过观察色彩来判断蔬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吧!

蔬菜颜色深浅不同,维生素含量也不相同。一般来说,颜色较深的果蔬中的维生素含量要高于颜色较浅的。当黄绿色蔬菜中既含有叶绿素又含有胡萝卜素时,蔬菜中的绿色越浓,所含胡萝卜素就越多。黄绿色的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等,有益肝脏,能够辅助治疗高血压及失眠等疾病,有助于糖类转化为脂肪。光合作用的色素叶绿素带给了蔬菜绿色,它虽然不直接成为维生素,但它的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伴随着它的生成,绿色蔬菜体内的其他营养物质也会相应增多,因此我们能够根据绿色的深浅判断蔬菜中胡萝卜素的含量。

不同颜色的胡萝卜胡萝卜素含量不同。同一种蔬菜或同一棵蔬菜的不同部位,由于颜色不同,其中维生素含量也不相同。比如深绿色的芹菜叶比浅绿色的芹菜叶含有更多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D,大葱的葱绿部分比葱白部分含有更多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两只颜色不同的胡萝卜由于光照条件或其他生长环境的不同,其所含胡萝卜素的量也是不同的,如红色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高于黄色胡萝卜,所以凭颜色来挑选含有更多胡萝卜素的胡萝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可以凭借蔬菜的颜色来判断其中某些营养元素的含量,但是,这样的规律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一种果蔬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维生素,颜色较深的果蔬中的某种维生素含量可能高于颜色较浅的果蔬,但它所含的另外一种维生素的量可能较低。一种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蔬菜中,另一种营养成分不一定也同样高。人们食用蔬菜的目的是获取多种营养,不能只挑选含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食用。所以,选择蔬菜时要得当,才给你的眼睛和身体配出一桌颜色齐全、深浅相间、营养丰富的“美丽大餐”。

保留营养不浪费,饮用牛奶技巧多

牛奶中的营养丰富,是为人们所喜爱的健康饮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也早就成了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饮品。中老年人、青年人、少年儿童,婴幼儿,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在牛奶里找到自己需要的营养成分。但你应该了解的是,饮用牛奶的方式不当可能会造成牛奶中营养成分的极大浪费!下面就为你讲述一下饮用牛奶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当你加热牛奶时,不应该使用铜锅等铜铸的容器,因为铜锅不仅能够破坏牛奶中的维生素C,还能对牛奶在加热时产生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使得牛奶中的营养成分迅速流失。

牛奶不宜冰冻,炎热的夏天,人们喜欢把牛奶制成冰冻的奶制品加以食用。窝在舒服的沙发里,吃上一根牛奶冰棒,别提多爽了!可殊不知,这样做是十分不科学的。因为冰冻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离,影响人体对牛奶中营养成分的吸收。

牛奶不能与茶水一起饮用,因为茶水中所含的鞣酸会阻碍人体对牛奶中一些营养成分如钙的吸收,浪费了牛奶中的营养成分。

冲奶粉的时候不宜使用温度过高的水。除了鲜奶,奶粉这种奶制品也因其方便食用和贮藏的特性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在奶粉中添加钙、铁、锌等营养强化剂成为一种补充营养的好办法。但以沸水冲泡牛奶会导致牛奶中的蛋白质在高温状态下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使得牛奶中出现沉淀,影响了牛奶的品质。

另外,储存牛奶时最好使用不透明的容器盛装,并将其放置于阴凉避光之处。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光照会使这两种维生素加速流失,不利于牛奶营养的保留。饮用牛奶时还有一点要多加注意,那就是牛奶不宜空腹食用,因为空腹食用牛奶不宜于人体对牛奶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并且可能对人的肠胃产生一定影响。

生吃鸡蛋会影响生物素吸收

鸡蛋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许多人没有时间制作早餐,这时候,很多人就会选择比较便捷的方式来应付早餐,比方说一片面包、一个煎鸡蛋,认为这样吃方便又营养,但他们不知道,即使是富有营养的面包和鸡蛋,如果食用方式不当,也会大大浪费其中的维生素。在吃早餐时配上一个煎鸡蛋,被许多人认为美味又营养,这种认识本来没有什么错,可是随着人们口味的改变,许多人爱上了食用半生不熟的鸡蛋,“溏心蛋”“单面煎”成了现代人的新欢,甚至有些人还吃起了生鸡蛋,殊不知,这样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发现生蛋清会对白鼠产生不利影响,当蛋清被加热凝固后,不利影响就消失了。这是因为生蛋清中有一种蛋白,它能和B族维生素中的一种生物素相结合,使之不能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生物素又叫维生素H或辅酶R,属于水溶性维生素,也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生物素是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能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正常代谢,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维生素。

如果食用生鸡蛋或半生不熟的鸡蛋过多,就可能会影响人体对生物素的吸收和利用,造成生物素缺乏,引起精神疲倦、食欲不振、皮肤发炎、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吃鸡蛋时把鸡蛋做熟,这些不良反应即可渐渐消失。另外,生鸡蛋中可能存在一些病菌和抗蛋白酶因子,经常食用会损害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吃鸡蛋还是吃熟的好。

食用精炼油容易缺乏维生素E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越吃越精了,精米、精面、精炼油,食用经过精加工的食品已成为一种饮食潮流,但是你是否知道,这些食品在精加工过程中会导致许多营养成分的大量流失呢?

有专家指出,未经精炼的植物油中所含的维生素E可以防止胡萝卜素、肾上腺素、性激素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的氧化破坏。维生素E在精加工食油的过程当中,会大量流失,因此精炼油中的维生素E含量很少,烹饪时不利于对其他养分的保存和吸收,因此应该减少食用。

另外,油脂精炼后会被氧化,尽管不易腐败,却也没有什么营养价值,人体过多食用这种油脂会造成肥胖,引起心脏病等疾病。所以选用食油进行烹饪时,应当尽量选择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而不应选用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类。过期的、有异味的、有絮状沉淀的食油都应该丢弃,不能用以烹饪食品。

常喝软饮料会导致维生素缺乏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放着好好的凉开水不喝,偏要去购买软饮料。软饮料指的是那些酒精含量低于0.5%的天然的或人工配制的饮料。软饮料又被称作清凉饮料、无醇饮料,它以其良好的口感和购买的便利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可是你知道吗,长期饮用软饮料会偷走你体内的维生素B1。因此,爱喝软饮料的人,你要小心了。

为什么饮用软饮料会使我们缺乏维生素B1呢?这是因为软饮料中一般都含有大量的砂糖,我们从砂糖中吸收了糖质,而人体在代谢糖质的时候需要耗费大量的维生素B1,如果长期饮用软饮料,就会导致人体内的维生素B1不足。但是常喝软饮料一般情况下却不会引起维生素C的不足,这是因为大多数软饮料中都添加了维生素C,在饮用时能够被人体吸收。

经常喝软饮料除了会带来人体对于维生素B1的消耗之外,还会带来一些其他害处。从软饮料中摄入的糖分不仅会使人体内的维生素减少,还会使人体血糖升高。过多饮用软饮料,还会造成人体缺乏蛋白质,这也是因为代谢糖质而消耗了大量的蛋白质。另外,过多的软饮料还可能使制造精子的必要物质锌缺乏,造成男性精子过少。过量饮用软饮料,其中含有的磷酸盐还可能加速衰老。软饮料中的碳酸饮料还可能会使人体缺钙,患上骨质疏松。

黑面包比白面包含有更多维生素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中西方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彼此文化、习俗的了解也更加深入。西方的饮食文化,同样对国人产生了很大影响,面包原本是西餐中一种常见的主食,现在也更多地出现在了中国人的餐桌上。

好多中国人不仅爱吃面包,而且经常食用面包。可是你知道吗?面包也有白面包和黑面包之分。白面包一般是由精制面粉制成的,而黑面包又被称作麸皮面包或全麦面包。它的制作的原料并不光是精面粉,还混合了小麦在磨粉过程中被碾下来的皮层、胚芽等麸皮,比白面包更具有营养价值。黑面包分为两种,一种是酵母发酵的,一种是用面包发酵粉发酵的。所以一种吃起来很硬,一种比较松软。白面包的口感一般都比较好,且多有甜味,而黑面包则不是甜的,口感反而有些酸。因此许多人喜欢吃白面包而厌恶吃黑面包。

其实黑面包中的营养含量包括维生素都要高于白面包。白面包中的维生素含量与白米饭中的维生素含量大致是相等的,而黑面包中的维生素含量高于白米饭。另外,由于裸麦中的B维生素含量远远多于小麦粉,即使在一般的白面包中添加麸子,它的维生素含量也无法达到黑面包中的维生素含量。

除了维生素含量的不同,从其他方面来比较黑、白面包,黑面包依然是占有优势的。白面包尽管美味,但长期大量食用白面包可能会危害人类心脏,增加人们患上致命疾病的概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常食用白面包还可能使他们血糖快速升高,对身体造成损害。而经常食用黑面包对人体则是有益的。黑面包中的食物纤维能加速排便,使致癌物质远离肠壁,对大肠癌有着良好的预防作用。

因此,为了你的健康,吃面包时尽量选择黑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