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智库评价研究报告2019
- 荆林波主编
- 771字
- 2021-01-05 12:28:00
美国智库研究报告
美国智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运动”时代,一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机会窗口,一批大企业、大城市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但另一方面,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国家治理制度的缺陷形成了突出矛盾,各种政治、社会问题激增,改革呼声强烈。这样的时代背景催生了现代智库的雏形,持不同观点和分立不同意识形态立场的有识之士纷纷发起并建立不同的社会团体、研究机构,针对各种社会问题向国会和政府提出解决方案,推行自身的政治主张。至今全球知名的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1910年),政府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Government Research,1916年,系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前身),胡佛研究所(The 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Revolution,and Peace,1919年),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1921年)都是在这一时期发端[1]。
发展至今,综合各方面指标,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智库强国,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美国智库无论在数量、类型、地域、资金流向的分布,还是在单个智库的规模、人员结构、研究领域和运营模式等方面都基本趋于稳定,研究美国智库势必对国内新型智库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黑天鹅事件频出却导致对智库作用的质疑声四起,美国智库无疑首当其冲,借此反思智库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在国内智库研究和建设的热潮中回归冷静。
本报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美国智库近五年的研究和发展概况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全球智库综合评价AMI指标体系”对智库代表性的运行特点进行了归纳;第二部分对美国智库有关中国研究的代表性机构、学者等进行了概括和评价,并遴选出了35位美国智库中的“知华派”学者;第三部分对美国智库近年来关于“一带一路”主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其中代表性的观点和成果进行了归纳和介绍;第四部分是通过对美国智库的研究提出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展的启示;第五部分是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