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轴心时期中国文明的超越性突破

在上述历史总图景中,应该着重看看中国的基本状况。

这600余年的古典中国,可以分作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简要表述。总体上说,这三大历史阶段的中国文明发展,呈现出一幅壮阔而深刻的历史图景。

1.第一历史阶段——春秋时代

这一时期,以西周王国在一场内外勾连的大规模政变战争中崩溃及周王室迁都洛阳为开端,中国进入了王权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社会求变、思想自由发展的社会衍化时代——春秋时期。历经300年上下,春秋社会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已经空前发达。国家文明的历史实践是,西周时期的1000余个大小诸侯国,在战争兼并与竞争融合的交互作用中,已经形成了七个具有完整国家形态的大国,进入了史称“战国之世”的实力大争时代。同时,在七大战国缝隙中,还残留着30余个中小诸侯国。也就是说,这一历史阶段,是中国由脱离王权辖制的诸侯分治状态,迈向统一国家文明的酝酿时期,是重新创造更高阶段的统一文明的第一步。

2.第二历史阶段——战国时代

这一时期,中国在国家文明的综合发展方面的思想理论探索,空前深刻,空前多元,达到了当时世界文明的最高峰。从政治文明方面看,各种变法学说、治国学说、政治哲学喷涌而出。从战争文明方面看,各种用于庙堂筹算的国家战略学说、战场学说、军队训练学说、兵器研制学说、兵器使用学说、军事政治学说,尽皆连绵涌现。从经济民生领域看,商旅之学、治水之学、农耕之学、建筑之学、冶炼之学、百工之学,无不蔚为大观。

从教育与学术方面看,各家私学竞相发展,个体学术著作井喷式涌现。这一时期的大国,都建立了规模不等的国家学宫,聚集天下学者精研学术,激荡自由争鸣,形成了空前的历史奇观。各家教育学说、各家思辨学说、种种神秘文化学说,在短短数百年间接踵比肩。在这样的思想探索大潮中,国家文明的历史实践,则迈出极为坚实、自信、自觉的发展脚步。

最具基础意义的是四个基本方面:一则,守旧则穷弱灭亡的严酷现实,催生出连绵不断的变法浪潮,刷新了每一个处于分治状态的国家制度;二则,变法最为深彻的秦国,领先于历史潮流,成为超强国家;三则,空前深刻的政治文明大探索,渐渐形成了“天下向一”的思想潮流;四则,最为强大的秦国以战争兼并、反击匈奴、整合岭南三种方式,坚实迈向国家统一的历史方向。

3.第三历史阶段——秦帝国时代

这一阶段,因深彻变法而创建了法治文明的秦国空前强大,逐一兼并了其余六大战国,再经反击匈奴、整合岭南,最终以战争方式统一了中国。之后,秦帝国整合碎片分治文明,创建了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统一文明。秦帝国创建的统一文明轴心架构,是五个方面:

其一,以郡县制为国家治理框架,以中央集权制为权力运转模式,创建出新型政治文明体制,对辽阔的国土实现了统一治权。

其二,将秦法体系推行于统一中国,统一法制,废除各诸侯国的旧法体系;尤其注重法律的“必行”性,注重司法公正,开创了中国古典法治社会。

其三,彻底消除国民身份歧视,国民名号实现统一,国民无分战胜国与战败国人口,全部称为“黔首”,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这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创举,超越了当时世界所有国家普遍实行的亡国遗民即奴隶的奴隶制法则。秦帝国之所以是铁器时代的“国民社会”,而不是奴隶社会,是有秦帝国法律为依据的。

其四,统一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统一这些规则所依赖的物质手段——度量衡制、度量衡器标准制式、交通制度、道路建设标准、车马制式、地亩标准、量地步幅、钱币制度、钱币制式,等等,皆以法律形式统一。由此,秦帝国开创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广阔的农耕时代的大国市场经济。

其五,以统一文字为轴心,统一文化思想传播的规则与载体。文字的统一,对于中国民族群具有文明灵魂的意义。在此后的历史岁月里,以“方块文字”为代表的中国文明文化的融合性,展现出强大的历史魅力,成为中国文明生生不息最重要的根基之一。

上述五大方面的统一,构成了中国统一文明的基本框架。

总体上说,在第二历史时期的世界国家文明竞争中,中国的历史跨越幅度是最为显著的。最基本的方面是,中国建立了铁器生产力时代具有坚实稳定性的国民社会与统一文明国家。其时代阶位之高,其政治文明之进步,其地域之广袤,其人口之众多,其经济之发达,其军力之强大,其文化思想之丰厚,其族群对共同文明的认同性之强,都是当时世界绝无仅有的。其所展现的超时代跨越的历史意义是:当时世界进入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文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