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效力兩位老闆

韋:從第一部份的節目內容,足見王先生是一位很自信的領袖,而自信對把握機遇是否不可或缺?

王:我相信人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挫折,例如在金融海嘯中,大家都有金錢損失,我也不例外。當然,沒有金錢損失就代表沒積蓄吧!(眾笑)不過,我們還有賺錢能力,只要抱着「輸了錢,就要努力工作,把錢賺回來」的心態,就可自我開導。在人生路途上,跌倒了不要緊,最重要懂得重新站起來。沒有人是一輩子一帆風順的,即使有這樣的人,他們在遭受挫折時會跌得更慘,尤其是年紀漸長,事業到達高峰時,一摔下來,後果嚴重。因此,我們要學會從逆境中站起來,樂觀地面對人生。自信源於對自己能力的信任,源於判斷是非、駕馭時局的能力。這些能力都是訓練而來的,並非與生俱來。

陳:當年,你一邊在新昌公司工作,一邊處理李先生的發展項目,新昌公司的老闆能接受嗎?

王:這真是要靠彼此互信。當時,羅康瑞先生邀請我到其公司工作,李先生則表示若我在新公司的發展前景較佳,他也會同意,但條件是要我繼續擔任合資公司的總裁,因為合資公司的業務都跟政府有關,李先生找不到接任人選。羅先生知道合資公司不會再開發新項目,故也不反對我繼續處理舊公司事宜,只是叫我好好分配時間。結果,我在瑞安公司工作的七年期間,仍繼續擔任該合資公司的總裁。我認為做事最重要是用心盡力去做,只要我做事快,把工作處理妥當就行了。老闆對我的信任就是盡力做事的回報。

韋:這也是你的實力所在。你在瑞安房地產工作七年,當中遇到甚麼難關?

王:新天地並不純粹是房地產項目,而是時尚的生活模式,我們看準上海對新的生活模式有需求。因為這是全新的概念,我們要多做宣傳推廣,每年在這方面花費超過一千萬元,幸好老闆也認同這種做法。後來,新天地漸漸有名,我們就開始在新天地設置屏幕和廣告牌,為其他客戶賣廣告,以彌補推廣開支。第一年,我鼓勵同事嘗試在廣告費賺取四百萬回報,結果他們還賺了五百萬呢!第二年,我要求他們賺取一千萬回報,起初他們覺得難以置信,但最終還是成功了,可完全彌補我們的推廣開支。我並不是胡亂訂出目標的,我計算了每項廣告的應有回報,打了五折,才定目標。所以,這目標是應該是可以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