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然棄官從商

韋:王先生先在政府任職,其後從商,各十七年光景。先問現場觀眾:要是大家在政府任職多年,高薪厚祿,且為政界的明日之星,會否毅然棄官從商?放棄鐵飯碗,以及三千呎的政府宿舍,的確是一大犧牲。

陳紫鳴:我會選擇繼續留在政府工作,前景較為明朗;轉戰商界,變數會很多。而且,我不想放棄政界明日之星的地位,再從低做起。

盧瑞貞:我認為可以趁年輕闖一闖,即使失敗了,也可以重新再來。況且機遇並不常見,應該好好把握。再說,從事政府工作十多年,應有不少積蓄,可以在商界大展拳腳。至於三千呎大單位,我認為與一千五百呎的分別不大,只要丟掉一些雜物,應該仍很寬敞。(眾笑)

EMBA同學盧瑞貞發言

文振球:王副主席在1992年離開政府,當時正面臨「97危機」。大家都不清楚「新主人」中央政府會如何安排政府的新班子。王副主席及早籌謀,高瞻遠矚,確具備CEO應有的素質。

韋:王先生當年為何作出棄官從商的決定?

王:這是個艱難的決定。我曾任副公務員事務司,上司說我一定可以順利過渡97,對我辭職的決定也大惑不解。當時,我已做了十七年政務官,對政府運作相當清楚,我實在不想在退休前的二十年重複做相同的工作。另外,我出任工業署副署長之時,曾多次到內地參觀,並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深感鼓舞。我想,要是我繼續留港,將無法參與中國的經濟改革,實在可惜。從商的話,則有機會踏足中國,海闊天空,世界豁然不同,所以最後我還是決定從商。

這是很重大的抉擇:政府宿舍面積三千呎,位於深水灣,質量相近的房子都價格不菲,我唯有搬往較小的單位。最終,我們搬到一間一千五百呎的單位,我向太太承諾,終有一天,我們會搬到更大的單位。

韋:你對這個選擇沒有後悔吧?

王:現在事業上了軌道,當然沒有後悔!不過以前也曾後悔。出任高級官員是很舒服的。比方說,出訪外地時有職員為我搜集資料,撰寫演講辭,陪我出訪。到達外國後當地官員會接機,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從商可不同了。我剛加入私營公司時,碰巧鄧小平南巡,表示要開放上海,讓上海成為像深圳一樣的經濟區。我的上司要求我到上海尋找商機,我一口答應了。老闆在上海沒有相識的人,我只能靠自己闖。當時站在上海機場,人地生疏,真的不知從何入手,就開始埋怨自己放棄了舒服的政府工作,自討苦吃。而1992年的中國改革開放尚未完善,我曾乘坐內陸螺旋槳飛機,從上海到成都商議發展項目,旅途顛簸得很,我只能在心中祈求:我是一個好人,不會出意外。(眾笑)然而,這些全是寶貴的經驗,讓我知道只有付出才有收穫。結果,我很快就在上海紮穩根基,並取得不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