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初中生必读古诗文(上册)
- 锺华 何雁妍
- 1800字
- 2021-05-13 10:54:32
戰城南
《樂府詩集》
【引言】
戰爭,彷彿是人類的原罪,從古到今都沒有停止過。但當我們認真地閱讀歷史,或在古代詩人的筆墨中,感受戰爭所帶來的傷害。以古鑑今,這會否讓我們更堅決、更努力地阻止這些事繼續發生?
戰城南(1)
《樂府詩集》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2)。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3)!
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4)?」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5)。
梁築室,何以南?何以北(8)?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11):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12)!
【注釋】
(1) 《戰城南》:見於《樂府詩集·卷十六·鼓吹曲辭一》。和《十五從軍征》一樣,《戰城南》本身沒有標題,後人取首句「戰城南」作為詩歌題目。
(2) 郭北:外城以北。郭:外城。野死:戰死在荒野。烏:烏鴉。
(3) 為:代。我:詩人自稱。謂:對別人說。且:暫且。客:指代死者。豪:同「號(hou4〔毫〕háo)」,放聲悲哭。古人有為死者招魂的習俗,招魂時邊哭邊說,叫做「號」。
(4) 諒:料想,必然。安能:怎能。去:離開。子:你,指代烏鴉。這幾句的意思是:替詩人對烏鴉說:「烏鴉呀!你們先為死者哭號吧!死在野外的戰士料想也沒人安葬他們,他們腐爛的肉體又怎可能從你們的口中逃走?」
(5) 激激:水清澈的樣子。蒲葦(pou4 wai5〔葡偉〕pú wěi)冥(ming4〔明〕míng)冥:指戰爭後到處荒涼。蒲葦:一種生於水邊的植物。冥冥:深色幽暗的樣子。
(6) 梟(hiu1〔囂〕xiāo)騎(gei6〔技〕jì):即驍(hiu1〔囂〕xiāo)騎,英勇的騎兵,指戰死的英雄,也就是上文的「客」,下文的「良臣」。
(7) 駑(nou4〔奴〕nú)馬:劣馬。
(8) 梁築室:在橋樑上興建兵營。梁:通「樑」,橋樑。何以:怎能夠。南、北:這裏作動詞用。這幾句的意思是:戰事頻繁得連橋樑也用來興建兵營了!人們怎能夠向南走?怎能夠向北走?
(9) 禾黍(syu2〔鼠〕shǔ):泛指糧食。黍:小米。這句的意思是:壯丁也被徵召去打仗,不能生產糧食,君主可以從哪裏得到食物呢?
(10) 願為忠臣安可得:指人人都捱飢抵餓,即使他們想成為忠臣,奔赴戰場,又怎能做到呢?安可:怎能。得:實現,做到。
(11)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想到你們都是良臣,良臣的確令人懷念。第一個「思」指想起,第二個「思」指懷念。子:你們,即戰死的士兵。誠:的確。
(12)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早上,你們這些良臣還出城打仗,夜晚卻看不見你們回來。朝:早上。攻:打仗。暮:日落,指晚上。
【解讀】
這是漢樂府詩中一首描述戰爭慘烈、痛斥戰爭和勞役,並為死去將士悼亡的經典詩歌。全詩以描述大戰之後屍橫遍野的畫面作開首,給讀者極強的視覺衝擊,讓讀者感受到戰爭的慘烈。接着詩人與烏鴉對話,希望烏鴉在啄食陣亡將士屍體之前先為他們號哭。此外,詩歌還描述了戰場四周荒涼的環境,給人沉痛壓抑之感,表達出陣亡將士們無人關注和善後的淒涼和悲慘,也藉此道出戰爭的殘酷,痛斥戰爭的無情。
至於詩歌第二部分,則通過描寫人民被在位者勞役的慘況,在位者寧願要百姓在河橋上建立軍營,阻礙交通要道,也不讓他們返回耕地務農,君王既得不到糧食,百姓也餓死於勞役之中,即使有保家衞國的願望,也不能實現,就算真的實現了,也只能白天出城,晚上卻不得歸……詩人不但控訴在位者濫用民力,更控訴他們好大喜功,經常發動戰爭,使百姓生活不得安寧,惶惶不可終日。
【文化知識】
鼓吹曲辭
前篇說到《十五從軍征》乃屬於漢代軍樂中的「橫吹曲辭」,而本篇《戰城南》則屬於「鼓吹曲辭」。所謂「鼓吹」,是吹打樂器的組合,是指漢代的短簫鐃(naau4〔撓〕náo;古代軍中敲擊樂器)歌,以及魏國至唐代的鼓吹曲辭,同屬軍樂,也是從朔(sok3〔索〕shuò;北方)野輸入的胡樂。
那麼其餘的曲辭,所指的又是甚麼呢?例如郊廟歌辭,就是指祭祀用的歌辭;燕射歌辭,就是宴會用的歌辭;相和歌辭,就是出自中原街頭巷尾的歌謠。
【練習】
(點擊鏈接查看參考答案)
❶ 分辨下列畫有底線單字的詞性,把答案填在橫線上。
A)戰城南,死郭北。 __________________詞
B)何以南?何以北? __________________詞
❷ 分辨下列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把答案填在橫線上。
A)腐肉安能去子逃? _____________
B)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 ___________
C)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 ___________
❸ 為甚麼詩人請求烏鴉在啄食戰士屍體前,要為他們哭號?
❹ 下列哪一項並非本詩要表達的訊息?
○A·控訴在位者濫用民力。
○B·同情戰死沙場的將士。
○C·刻劃戰爭的殘酷無情。
○D·描寫烏鴉的麻木不仁。
❺ 你認為《十五從軍征》還是《戰城南》的感染力較強?為甚麼?試簡單說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