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摆地摊

三月末四月初的广州,太阳虽然还没有很毒辣,但室外气温已经维持在22度以上了。因此,吴向东在报亭的售卖效果不理想后,再加上报亭气温的升高,终于大胆地把凉茶摆上了路边销售。

当然,这是全市乃至全省的重点监管路段,巡警、便衣及城管执勤的频率是非常高强度的。

但吴向东灵活啊,以凉茶的实际功效及低声的“疫情有效”的语言,打动了执法人员,得到网开一面的资格。

无非就是一些低成本的药汤而已,一天送几百份出去,根本不算事。

不过,执法人员也有话说,准确地说,吴向东不算无证经营及占道经营,人家的店铺就在旁边,只是为了方便顾客领取,才出来送货而已。

不管路人信不信,反正吴向东及执法人员是深信不疑的!这样的良心商家,为方便顾客提供送货服务的高质量服务态度,就是值得支持和保护!

而且在目前板蓝根都要卖到几十元一袋还断货的情况下,这样一杯消暑祛湿凉茶才卖十元一杯,简直就是大大的社会良心,有没有!

通过这些执法人员的私底下传播,吴向东的地摊生意明显人潮涌动了起来,进行到七天后,销售数量就从平均的一天五百杯左右攀升到了一天一万多杯的幅度。

而且相关的购买群体,大多为公检法系统的员工,然后销售量最多的一天,居然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十多万杯。

这可把后台熬药的吴有朝给忙疯了,只能紧急在酒店聘请了后厨小工,帮忙烧火起灶,才陆陆续续在下晚班时分,完成了所有的订单安排。

不过,这只是工作量的开始而已。

于是,吴有朝只能通过联系“广州白”制药厂,签订了日产三十万杯的代工合同,经过生产线调试等准备阶段,在吴向东售货的十五天后,终于完成了从手工作坊到机器批量生产的重大转变过程。

而且有了稳定的采购量后,外包装也实现了订制款,还采用了吸管模式。

虽然说,工艺水平提升了,但成本却并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毕竟占成本比例最大的药材原料,采购价格被大型药企打压到了极限。

虽然只是“广州白”药企的代工产品,但人家依然给吴向东享受了药企的原料进货渠道及价格优惠。

吴向东原先在药店采购的药材,是市场零售价。在零售价与药企的批发进货价之间,巨大的成本压缩,即使是增加了物流、包装、租赁等各项费用,但依然抵不过药材成本降低带来的极大利差空间,这还是吴向东在进行了大量的免费赠送的前提下。

基本上,药厂员工是免费随意领取这些药汤的。这也是一种尊重。更何况每人每天几份、十份的数量,并不算负担。

还有,执法人员及闻讯而来的重症室医生,也是可以免费领取药汤的。毕竟这些重症室医生,带回去的药汤就是病人的救命良药。作为深受社会资助长大的吴向东,这一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

更何况,不到万不得已,这些深受教育的专业医生,是不会接受社会上未经验证的药物治疗的。

当然,吴向东也不会承认这些药汤的特殊功效,只是一口咬定,这就是民间的清热解毒祛湿传统凉茶。

这个社会并不缺乏“看破不说破”的人物,尤其是高层次人物之间。

所以,即使吴向东实现了日进百万金的计划,但社会上却依然波澜不惊。

只是,私底下,有任何人来找吴向东,吴向东都把自己的药方上交了出去。这些来访人群,有医院代表、有外省市的公职人员,更有防疫站的科研人员。

不过,在吴向东的一口咬定下,吴向东的凉茶配方,即使已经进入了实际的治疗阶段,也没有对外公开宣传过。

把一切功劳归功于医疗机构及科研机构。

不过有了这份药方的启发,相关特效药物的研究进展,也正式获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开始公开造福世界受难人民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吴向东的凉茶销售规模。进入五月后,尽管疫情已经基本消失,但人们发现,这款凉茶的清热解毒功效,比某罐凉茶更强。于是,广州市民有了新的清热降火良药及口号:怕上火,喝明镜。

而此时,吴向东的地摊累计总收入,早已突破了五千万的净利润额度。

其中,正常地摊销售约有两千万元,净利润约为一千八百万元。

剩余的资金,约有两千万元是各地医疗机构的无偿捐赠。很明显,吴向东不要这些机构的回报,只是单纯想把药方赠送出去。

但对方也有坚持,认为不应损害吴向东的利益。

所以,全国范围内的求助机构,最终都或多或少给吴向东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也就形成了这笔收益。

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周边各企事业单位、公职单位,给吴向东支付的团购费用。至于盈亏,没法统计和核算。

反正,本来不收费的事情,结果又形成一笔额外的收益,且还收获了一大堆的好评。

吴向东的筹款额度完满达到目标,就想把凉茶铺关停了。至于剩下的库存及交付药厂代工的药方,吴向东也不想麻烦,浪费时间,计划直接永久授权交由药厂自由处置算了。

事实上,如果没有官方机构插手的话,这类大型的药厂,是不会如此高效及基本不提什么额外要求,就会调整生产线为吴向东生产凉茶的。

吴向东就是想把这份药方作为一份人情,算是感谢对方及幕后人物。

现实中,如果吴向东没有得到系统的支援,吴向东宁愿辞职,也不会放弃凉茶铺子的生意的。打工,一辈子、几百辈子都不可能赚到如此多的钱!

但现在,吴向东有了系统助力和未来世界的记忆,视野、境界及能力,都不再局限于一隅之地。

甚至,如果不是养殖行业赚钱更轻松、更快捷,吴向东都不想再从事养殖业发展。

但是吴有朝直接否决了吴向东的决议。认为,凉茶铺子虽然占用人力及日后的生意会陆续恢复平淡,但对于已经形成消费惯性的市民及良性发展的个体店,还是有存在的现实意义的。可以采用与药厂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转型。

吴有朝的建议是,首先,授权药厂可以无条件使用药方,放弃所有收益及权利。但有一个条件,就是保证凉茶店的正常营业及负责派人管理、经营。并且把零售价格降低至与行业均价等同(非疫情期间,均价约为五元一杯)。

二、除了店铺的租赁费用及营业人员的工资发放、代工成本等所有支出外,把剩余的所有净利润汇总到个体凉茶店的对公帐户内。

吴向东可以定期把这笔收益,一部分向孤儿院进行捐赠,另一部分向帮助过他的社会慈善机构进行捐赠。

三、与报亭结对成立志愿援助站,在帐户内定期拨出部分专项经费,委托报亭进行专款专用。专门帮助在附近遇上困难的外地旅客。以饮食、车票、衣物、少量现金、招待所暂住、免费长途电话等援助形式,传扬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及发挥人道主义援助精神。

用吴有朝的话来说,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凉茶店日后就作为吴向东名下永久的慈善公益项目来运作。若大家合作良好,那就一直维持合作下去。若有一方违约,出现不好的现象,那就收回授权,自己聘请人员或组织生产线,进行自营。

吴有朝的建议,令吴向东万分佩服。不得不说,这个战略规划师,布局长远,层次分明,且在运营、监管、防范等应对预案,实在是现阶段的吴向东望尘莫及的存在。

因为,这可是不再需要吴向东投入任何精力与时间就能运转的刷好感度的神器,没人不喜欢。尤其是广州市政,这可是提高城市形象的宣传利器!

接下来的几天,吴向东赶紧把这套方案整理成一份策划书,并打印了两套正式的合同范本出来,分别赴药厂及报亭,与负责人进行沟通。

由于这是纯公益项目,且不说吴向东给予的实际利益大小,只在主观意愿上,大家都不愿意拒绝这件事的执行。

所以,大家很痛快地签署了正式的合作合同。也代表着,各自准备、安排完毕后,自七月份起,吴向东终于彻底从凉茶行业中抽身而出了。

吴向东知道,目前的销售火爆现象,是利用了民众的恐慌心理造成的。当社会恢复稳定后,日销量能够达到一万杯,就是奇迹,就算是五千杯,那也是天降橫财,更多的可能销量,基本就是维持在一千杯以下的平均幅度左右。

这还是前期庞大的民众基础及市场认可度、市民好感度、广州火车站、气候等诸多条件,才形成的销量。

至于其他凉茶经营店?一天能有五十杯的生意,老板就衣食无忧了;达到一百杯的话,老板就锦衣玉食了。

所以,日后每天流水大约在五万元左右,月均流水150万的幅度,才是比较合理的预测。

这点钱,做些小慈善足够了,但想支撑起吴向东日后的项目和作为现金奶牛项目,那还是远远不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