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区域干旱演变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
- 张和喜 杨静主编 王永涛 周浩副主编
- 1054字
- 2021-04-09 18:29:3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现象明显增多,水旱灾害发生趋于频繁,每年的旱涝灾害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全球性水资源危机使得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改善的重大课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干旱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对干旱特性、发生规律等进行深入研究。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第二阶梯大斜坡上,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贵州省分属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降水总量大,但时空分布不均。在贵州省农业发展进程中,因干旱和旱灾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越来越严重。近60年以来,贵州旱灾发生经历了多个起伏,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2001年至2013年的13年中,贵州发生了2001年夏旱、2004年西部春旱、2005年夏旱、2006年西部春旱和黔北特大夏旱、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夏秋连旱叠加冬春连旱的罕见特大干旱、2011年的特大夏秋连旱和2013年的夏旱。随着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由此产生的干旱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干旱和旱灾已成为影响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贵州喀斯特地区干旱发生的特征、规律进行分析和科学的预测,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及时制定防旱抗灾措施,将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本书选取遍布贵州省全省的40个气象站点51年的气象数据,介绍了干旱致灾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及变异规律,通过对过去50年来的气象要素变化过程的模拟与分析,揭示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等变化环境下区域水资源演变规律,以及喀斯特地区旱灾灾变规律;开展基于Palmer指标、Z指标及降水距平百分率三种指标的区域干旱特征分析,建立区域干旱灾害综合预测模型,对研究区域干旱灾害的变化情况做出预测;针对干旱灾害,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干旱解决对策,逐步实现旱灾高效管理,尽可能地降低和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为贵州省旱灾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
本书由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张和喜、杨静、王永涛和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周浩编著,参加编写的还有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王群、商崇菊、刘开丰、付杰、雷薇、周琴慧、王菲玲、刘浏等,贵阳学院刘敏,沈阳巍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袁枫。
由于编著者的水平、时间和经费所限,本书介绍的成果仅是贵州省相关地区干旱演变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中的主要方面,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同行、学者批评指正。
张和喜
2014年5月于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