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孩子倾听你,你就要用心倾听孩子

孩子在每次考试结束之后,老师都会带领他们针对试卷做分析,帮助孩子们找出自己的强项和短板,然后就这些短板进行强化练习。

在上一节的“倾听值测试”中,虽然不知道大家的答卷具体是什么样的,但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得分点都不尽相同。现在,我们也带领大家做个“试卷分析”。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分析和反思,才能找到突破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提高我们的“倾听值”。

第一题,“孩子说话的时候,我能做到边做事情边听他讲,效率很高”。这道题在提醒我们是否陷入倾听的第一个误区—不专注,也就是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心里想着其他事情,或者手上做着其他事情。倾听意味着专注于孩子的话题,不去想洗衣机的衣服还没洗、明天的聚会穿什么……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回到家里有那么多事情要去想、去做,我不可能停下手上的活儿,去听孩子说的每一件事情。”这的确是个现实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形来处理。

当我们手头的确有重要又紧急的事情需要去处理,可以这样和孩子说:“妈妈现在要处理一件紧急的事情,大概需要10分钟,你看到钟表的长针走到这里的时候,妈妈就可以过来听你说话了。”或者“妈妈现在要做饭,你愿意妈妈一边做饭,一边听你讲,还是愿意等妈妈做完饭,然后再听你讲?”

“倾听”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要求父母随叫随到,孩子需要学习等待。

第二题和第三题,“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保持同一个姿势来表示对他说的话题感兴趣;我不干扰他并用同一个面部表情来回应他”。这两道题旨在提醒我们,当孩子表达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身体语言来回应他。

心理学家发现,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对结果产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表情和动作,这些身体语言占55%(占的比例最大),语调语速占38%,内容只占7%。

倾听,不光是用耳朵,我们的整个身体都在给孩子传达着信号——“我想听下去”,还是“我已经没有耐心听你说了”!很多时候,我们嘴上没有说,但是整个身体和面部表情已经在告诉孩子:“你怎么还没说完?”

用“眼”倾听,一方面用目光的关注来鼓励孩子表达,另一方面,通过对孩子的眼神和“微表情”的观察,读到他语言背后的故事。比如:当他说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两眼放光,说明这件事情让他很兴奋。如果皱眉头,表示这件事情让他不悦或者为难。

此外,通过面部表情表示出我们对孩子情绪的共鸣:当他表达难过的时候,用难过的表情回应他;当他表达遗憾的时候,用惋惜的表情回应他。总之,“幸福着他的幸福,痛苦着他的痛苦”。

所以,孩子在说话的时候,我们尽量用眼睛看着他;用点头、身体前倾等肢体语言,表示对他说的话题感兴趣,并随着他的讲述,用微笑、皱眉等面部表情来回应他。

第四题,“对孩子描述的事情,我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快速给出判断和结论”。这道题描述的是大多数父母最容易走进的误区之一。通常我们会觉得孩子还小,基本上他一说什么,我们就能根据经验判断出是怎么回事了。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想法让我们没有办法用开放和公正的心态来听孩子说。

我们不必用成人的经验来做判断,“他肯定是…”,“当时一定是…”,我们没有亲临现场,不能完全预设当时的情况,所以需要用“空瓶子”的心态来听。因为我们心里一旦有了预设,那么之后的谈话都会“选择性倾听”,只选择听符合我们判断的信息,而过滤掉其他信息,最终影响对事情客观的判断。

所以,对孩子所描述的事情,轻易下结论会让我们错失很多信息。

第五题,“如果不同意他的想法、做法,我会直言不讳地指出来”。这种情景对父母来说,也常常是个不小的挑战。英文中有句俗语“agree to disagree”,通俗地讲,就是“同意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我们需要允许孩子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做的不是急于去反驳,而是先听。因为当我们想要反驳和争论的时候,我们的耳朵也同时关闭了。

所以,即使不同意孩子所说的,我们还是不要急于反驳,认真地听他背后的感受、想法、诉求,他已经做了什么,他将要做什么。

第四题和第五题都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走进“选择性倾听”的误区,不要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价值观、喜好,带着预设甚至是带着成见去倾听,这样会损失掉很多重要信息。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父母常常不解:“我在听孩子说话呀,可是孩子还是觉得我不理解他!”

第六题,“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我能很快给出可行性建议”。这道题是提醒父母,在孩子面前忍住自己好为人师的习惯。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忍不住告诉他答案或提建议,却经常忘记:孩子在叙述和表达时,就是梳理自己思路的过程,很多时候,孩子在厘清感受和想法之后,自己就找到了解决办法,或者他们只是希望找到能听自己倾诉的人,并不想得到任何建议,而父母急于给建议反而会打断他们的思路。

所以,我们可以等孩子希望我们给建议或反馈的时候,再提供给他们(参见第二章中“表达力测试”第三题“忌急于提建议”的解读)。

第七题,“在孩子讲述的时候,我不会发出任何声音来回应他”。第八题,“孩子描述的事情,我几乎都能听明白。他说完之后,我不需要再确认。”这两道题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是“合宜”的回应:孩子在说话的时候,父母用简单的词语“嗯”“哦”“是这样啊”“我明白了”来回应他,表示“我在听”,并且鼓励他继续说下去。等孩子说完了,父母做简单的总结和确认,“哦,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保证我们没有理解上的偏差,确认我们听懂了,也让孩子感受到我们重视他所说的内容。另外,我们总结孩子所说的内容,能帮助孩子梳理思路,抛开细枝末节,把问题看得更清楚。

这样的分析帮助我们看到“倾听”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关于“听”的俗语很多:“画外音”“听话要听音”“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听而不闻”……可见“听”不是个简单的动作,而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而这正是爱的具体体现。

我们有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就是要多看、多听、少说。